一个“热词”给济南带来的大变化


  首先分享一段我和外地的朋友在除夕夜的守岁“尬聊”:
  友:“外面的鞭炮响了几乎一夜,吵得我在床上百转千回,真真是诚实守岁。”
  我:“心疼你。我家这儿,实话说真的从未有过的安静。”
  友:“你们济南人,生活质量高。真羡慕你们啊!”
  ……
  需要说明,我家就住在市中区乐山小区附近,济南这个春节也的确称得上“静悄悄”。
  济南市民在烟花爆竹置换点,用存放的烟花爆竹置换生活用品
  作为京津冀地区周边重要的省会城市,济南市从2018年1月1日起禁止在核心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禁令发出的同时,济南市还出台配套政策,市民可把家中剩余的烟花爆竹置换为日用品、纪念品等,并在居民社区设置专门服务站。
  从立法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到各大媒体的宣传介绍,再到禁令后设置服务站,对烟花爆竹进行置换,济南市在禁鞭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让禁鞭法令从征求意见到制定实施的每个环节都建立在强大民意基础之上。不怪人民日报、新华社一天中发出多篇报道,关注济南“禁鞭”的良好效果!实践证明,民意才是最大的执政资源,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的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持久!
  相信每个见过今年除夕蓝天的济南人,一定会对老舍《济南的冬天》中说的“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有了切身体会。白天“除夕蓝”的出现不仅是天公作美,更与市民“防霾治霾”意识不断加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密不可分。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民意的有力支撑,禁鞭恐怕是很难执行到位的。
  整个狗年春节,“过年不放鞭”无疑是泉城市民口口相传、亲身践行的热词之一。在全体市民的齐心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济南空气质量的明显改善可谓有目共睹,防霾口罩“失宠”了,呼吸更顺畅了,因为鞭炮致伤的人也少多了。
  延续陈旧过年习俗和维护生命健康孰轻孰重一目了然。狗年春节“不放鞭”的良好实践和效果,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交口称赞。而为了捍卫这来之不易的“泉城蓝”,济南市也是下了大力气,笔者了解到,继春节之后,在大年初五、元宵节前后,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将持续加大对燃放烟花爆竹的督查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让蓝天白云常驻泉城。
  其实,济南人对于“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并不陌生。仔细梳理,济南烟花爆竹燃放方面的法规经历了三个阶段:1994年起济南开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政策实施后遇到不小阻力,依稀记得当时亲朋们的抵触情绪。而依笔者的所见所闻,违反规定私下燃放烟花爆竹的人也确实存在。2004年后,济南烟花爆竹燃放“由禁改限”,如今烟花爆竹燃放又将“由限改禁”。
  关于烟花爆竹燃放的政策、法规24年间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的进步,是济南人生活观念的演变,也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理念在城市治理上的最好佐证。特别是近两年来,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抗霾斗霾,呵护蓝天和新鲜空气已经成为城市治理的首选项。从禁鞭法令实施在内的抗霾治霾行动中,我们看到了泉城市民强烈的大局意识、自觉的社会责任、很高的文明素养,看到了济南的凝聚力、向心力、行动力,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执行力度、向上温度、包容气度。
  欣喜于新年新风,静悄悄的春节依然韵味十足。虽说朋友圈仍有“没了爆竹声,年味也淡了”的观点,私以为此观点站不住脚,烟花爆竹不过是传统春节的载体,而所谓年味,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爸一句“今年不买爆竹,省了五百多块”让我印象深刻,而环卫大哥一句“今年可以提早收工吃饭了”更让我感到质朴的温度,我乐于看到烟花爆竹淡出人们的春节记忆,我更乐于看到,新时代下,人们对更美好健康生活的追寻。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愿这样的观念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原标题:一个“热词”给济南带来的大变化

雨花区举行宣传思想文化系统2018年新春联谊会
市财政局在全市“当好主人翁 建功新时代”演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张中于主持召开云溪区委五届第33次常委会议
元方:巩固扩大教育品牌优势努力建设全国教育强市
瓯海基层政务公开试点成效初显
一个“热词”给济南带来的大变化
万亩桃林娇似锦 满园俱是赏花人
独臂小伙沈洲:从“快递哥”到“电商老板”
四川部分高校新生大数据出炉—— 川大“00后”占72%
岳塘经开区预计一季度将完成税收1.2亿元
省委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王忠志一行到嘉兴市调研督查信访工作
双峰举行就业创业政策“五进”宣传月启动仪式暨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
临空港青年城一期预计下月9日对外出售
“闲书”里也藏着你的人文素养
郴州市国税局推行工作“限时办结”机制
易大集团: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
假期出境游 这些用卡安全常识您需要了解
开沃新能源汽车“三电”项目落户南京高淳
苏州中学学霸夺亚洲物理奥赛金牌 保送北大物理学院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视察我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