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车让人"一周年后 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西安新闻网讯(西安晚报记者 袁玥 西安日报记者 冯晓瑞)2017年5月12日,西安在全市范围开展文明交通“车让人”行动。对很多西安人来说,在这一年里,感觉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斑马线前的人车和谐相处。秩序、礼让,让出了尊重,让出了安全感和幸福感,让出了一座城市的文明。“车让人”固然值得推广提倡,但造成个别路段的拥堵是否亦有良方?
市民、游客点赞西安“车让人”
5月10日上午10时许,文艺北路与明胜路交会处的斑马线上,一位60多岁的阿姨扶着一位大爷过马路,大爷腿脚不是很方便,左腿上栓着绳子,阿姨在前面一手扶着大爷,一手不停靠拽绳子牵动左腿向前迈步,看起来很着急,但依旧走得很慢。虽然这个路口没有信号灯,但南北方向的车都自觉停在斑马线前,没有鸣笛催促的声音,“别着急,慢慢走!”一位公交车司机探出头对两位老人喊。直到30秒后,老人过到对面人行道上,等待的车辆才重新起步。
像这样“车让人”的温馨画面,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距离“车让人”一周年前一个星期,记者连续在环城南路、长安路、友谊路、含光路、未央路、咸宁路、劳动路、西关正街、兴庆路等多条道路进行走访观察,发现90%以上的机动车都能做到“车让人”,仅有个别车辆司机会无视站在路边的行人。
“这一年里,西安的变化太大了,马路更干净,厕所也更干净了,但最让我惊喜的就是‘车让人’了。”市民刘女士说,以前都是“人怕车”,在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过马路得靠勇气见缝插针,不然就别想过去。现在,司机们都变得彬彬有礼,看到有行人赶快停下,这种被礼遇的感觉很好。
“以前过马路,抢的最凶的就属公交车、出租车了,现在颠覆了,公交车、出租车都是带头礼让的。”陈师傅告诉记者,以前说起“车让人”,大家想到的都是杭州,毕竟杭州用了十年之功,而西安在一年里就能实现“车让人”的局面,他特别自豪。
在日本工作的西安人小马也对西安的“车让人”高度评价。“最近和我的日本同事来西安出差,在曲江过马路的时候,车辆都纷纷停下来,我还有点不知所措,后来跟朋友聊天时才知道西安正在推广‘车让人’。”随后的几天,每次过马路都被车辆礼让,连我的日本同事都不停夸赞‘西安不只是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还很有人情味,连市民的素质都很高!’”。小马说,不少没来过西安的日本人对这里的印象都只停留在“古都”和“黄土高原”上,西安推行的“车让人”太令人振奋了。
个别路段“斑马线前的拥堵”令人烦恼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曾经说过:人生道路上能谦让三分,就能天宽地阔。缓缓减速停车和礼貌微笑致谢,构成了城市无价的文明与和谐,“三分谦让”助推了城市的海阔天空。西安开展文明交通“车让人”行动以来,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不过,这流动的风景也有前进中的烦恼,“车让人”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
市民龚女士向记者反映,南门盘道与环城南路交会处每天高峰期都特别拥堵,“罪魁祸首”就是没完没了过马路的行人。5月9日下午5点多,记者驾车沿环城南路向南门行进,刚过了振兴路丁字路口,前方就排起了长龙,排队车辆甚至挡住了走南门下穿隧道的车,记者跟随着车流向前缓慢挪动,快到路口处,才发现车辆是在礼让过马路的行人。三三两两的行人几乎不间断,前车找到空隙刚起步,就又有行人走到斑马线边,过不了两三辆车就又得礼让。从振兴路到南门盘道这短短二三百米的路程,足足走了7分钟。
在南门盘道与环城南路东侧交会处,过街行人导致的拥堵现象更明显,从环城路汇入的车辆和长安路汇入的车辆都被堵在狭窄的两车道路口。南门本来就是人流量非常大的景区和商业区,再加上环城南路口就是公交车站和世纪金花商场,行人络绎不绝。有的游客可能不知道“车让人”,过马路时还在慢悠悠地聊天、玩手机。最长的一次,前后有37人经过斑马线,车辆等待时长超过一分钟,后续车辆已经排起了长队,有的司机迫不及待,时不时按着喇叭催促行人。而经过斑马线后,道路就恢复了畅通。在“西安交警”app智慧出行的实时路况地图上,南门盘道与环城南路交会的两处斑马线附近,也显示为“红色”(拥堵)。
像这样“斑马线前的拥堵”在西安其实并不少见。含光路省人民医院门前,此段道路中间是绿化带,行人需要先穿越半幅斑马线后再穿行另半幅。这里一边是医院一边是商业区,人流量也非常大,过马路的行人一拨接一拨,而此处斑马线仅距离含光路友谊路十字不到50米,“车让人”导致含光路的通行效率大大降低。不少司机虽然礼让,但却表示很无奈。
不合理斑马线能不能调整
斑马线前车辆礼让行人,是西安文明的体现,也和交警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严管斑马线前不礼让的措施密不可分。西安交警除了借助现有的各类监控设施抓拍这一交通违法行为之外,还加大现场处罚力度,在全市设置150个车不让人整治点位,从市局机关及各分局抽调600余警力配合交警支队开展“车不让人”等交通陋习集中整治行动。启动人脸识别技术,在规范车让人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对于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的约束和管理,已经在西华门十字,纬二街十字等全市10个十字路口安装并启用了该技术,警示效果显著。
不少市民认为,“车让人”固然没有错,文明礼让始终应该提倡和推广,但在市中心或人流和车流密集的斑马线前,车辆如果一直停车等待行人,会不会反而成了一种变相的拥堵,交警部门能不能多做一些调查,收集一些市民意见,对不合理的地方做出改善。
“含光路省人民医院门前的斑马线能不能取消?”“像南门盘道和环城南路交会处,玉祥门盘道和环城西路交会处这种人流量大的路口,能不能考虑安装信号灯来调节秩序呢?”“能不能学习杭州,在人车矛盾突出的路口设置一些提示牌,写上‘车让人、人快行’的提示牌,或是‘车流量大,请凑足一拨人过马路’等,毕竟现在除了一些斑马线前写有‘车让人’,马路上并没有相关的提示语。”采访中,不少市民为完善西安“车让人”支招。
重要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与智能科技应用
据了解,“车让人”开展至今全市范围内已累计处罚“车不让人违法行为”60余万例,平均每天查处1600余例。而目前,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300万辆,每天上路行驶的机动车在30万-50万辆之间,找这个比例推算,每两三百辆车之中每天仅有一例“车不让人”违法,这显然不符合实际。“‘车让人’既然要长效推进,就不能只靠倡议,而要靠管理,首先就是要加大处罚力度,加大抓拍设备的投放。”市民胡先生说,他开车时有几次转弯时因为存在视线盲区,没看到斑马线上有行人而没来得及礼让,可查违章时并没有记录,他说,西安很多路段的斑马线并不具备抓拍设备,特别是周边区县,难以对司机形成震慑。
“机动车让行人无可厚非,但像长安路南门到南梢门短短七八百米的路程,中间就有四条斑马线,南广济街朱雀门到五味十字,300多米的路就有三条没信号灯的斑马线,这些不合理的地方确实存在。在主干道上设置这么多斑马线,不仅大大减慢了城区整体交通节奏,也反映了政府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滞后,多修一些人行天桥、地下过街通道其实很好解决。”驾驶员冯先生说。
“有的时候不是不想让人,而是有难度,像高峰期,一个左转灯就那么20多秒,很多车都是排了很久才到,总共也过不了几辆车,如果再让人,路口的交通都会瘫痪掉。”杨先生说,大路口的信号灯还应该智能配时,给一个时间差,解决转弯车辆和行人的过街矛盾。此外,拥堵的情况下,还应该强调“人让车”,只有“人车互让”才是真正的文明与尊重。
有专家表示,西安“车让人”车让人之后,当务之急不是司机与行人互相抱怨行路难,不是司机与行人互怼素质低,而是应从管理上入手,加强惩罚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交警部门也应加大科技投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功能,及时了解市区路况堵情,为科学设置交通信号装置提供决策。

历下“微教育”拧紧党员干部“廉政弦”
两公里梗阻一年半攻坚 看运河"静脉"疏通记
与上海南京同屏出现!芜湖在今天的央视直播里很霸气!
芜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
全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现场会召开
西安"车让人"一周年后 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濉溪县举办迎战“双十一”打赢快递电商协同支撑服务攻坚战誓师动员会
市征管局主要领导陈永青来花山区督查重点项目征收工作
亲子“秋分”手制香包
切实抓好提案办理承诺兑现李宜堂带队到市农业委开展提案督办
海南省定安医疗救助:救助对象每年最高可获13万元救助
西双版纳州到上海市松江区对接帮扶工作
“阜新共青团”头条号获评全国“最具影响力人民团体头条号”
“10个孩子因吃荔枝死亡”的网文可信吗?有一定道理
资溪连续五次入围“百佳深呼吸小城”
“反扒能手”甘春林的日常
泸州举行献礼首届“中国医师节”暨第二届“健康泸州·大美医者”颁奖大会
利州区立根固本抓服务激发“双创”源动力
姚高员督办信访积案化解工作
石家庄城管向乱扔烟头行为开出首张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