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新闻网讯(汤绍平实习生周思源)俗话说得好: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在平和县,有两位身患“脑瘫”的儿童在当地爱心协会的牵线下成为了“好兄弟”,两个孩子和家庭结成了“抗瘫”联盟,让“脑瘫”的康复之路不再孤独。
对林健来说,7月23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他要和妈妈一起去见一个同样身患脑瘫的“大哥哥”叶杨林。
下了车,林健拒绝了平和县助残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的帮助,坚持自己走到杨林家。十几米的路,林健踉跄着走了将近十分钟。
叶杨林被妈妈搀扶着下了楼。由于父母缺乏专业的康复知识,叶杨林不仅行动能力较差,并且显得更为内向。他坐在椅子上默默不语。“这孩子不爱动,玩起手机来就什么都忘了,更不会理人了。从小时候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跟他说话他叶不会回应你。”他的母亲叶丽萍说。
林健和叶杨林一样是混合型脑瘫患者。由于林健从小就被妈妈带着到处寻医并且参加各类康复训练,今年11岁的他,已经在坂仔中心小学就读四年级,并且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而15岁的叶杨林是今年5月份才在平和助残志愿者协会的帮助下走上专业的康复训练,在行动和语言沟通上差了一大截。为此,该协会特地组织了这次回访,让两个脑瘫儿童家庭互相交流。
“以前妈妈一直叫我联系走路,我一开始就说‘不会,不会。’妈妈就逼着我学着走,后来我自己去练习,慢慢的就掌握了。”似乎看出来叶杨林有点闷闷不乐,林健主动要求坐到他的身边,并且分享起了自己的锻炼经验。相比林健健谈,叶杨林显得有点冷淡。“走路摔倒了也没关系的,摔了就摔了,反正过几天就好了。”虽然年纪较小,但是林健不厌其烦地鼓励叶杨林要坚强一点,多练习,多与人交流。
林健动情的分享让叶杨林找到了交流的兴趣,他主动提出要跟林健比一比走路。两个小伙伴当即比赛起了走路。
相聚的时光短暂却充满幸福,两个身患病痛的孩子很快成为了朋友,叶杨林也逐渐找回了交流的兴趣。两个家庭还互相留下微信,保持联系。
分别时,叶杨林还执意要走到门口送一送新交的朋友。记者了解到,为了帮助叶杨林尽快掌握生活自理能力,除了让两个家庭继续保持联系外,平和县助残志愿者协会还专门指定一组志愿者进行跟踪帮扶。
郸城十部门下文组织干部职工陆续观看电影《李学生》
信息不准确!应属楼盘“天花板”价格
我市食品产业专题招商推介会在郑州举行
上好“安全锁” 系好“安全带”
【寻访重庆最美女教师】从不给学生“贴标签” 她为每一届学生量身打造学习方案
“兄弟”携手抗瘫 康复之路不再孤单
满园绿色“透”出来荆州不再批准实心围墙建设
稳预期,不畏浮云遮望眼
汝阳工业区“六个重点”做好环保工作
宁德市出台系列新政支持就业创业
市社团局召开公募基金会二季度工作例会
实验二小建校30周年成果展举行
苏仙区领导实地调研清江大桥附近居民出行安全
张晓强在全市重大项目“双进”工作联席会议上强调稳字当头扩投资 多快好实抓推进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9月17日起,303路公交线路调整运行
68元500克『知了猴』高调上市
双休日也可办理公积金业务了
广州味道 | 夏日宵夜必点小龙虾?没有这些广式风味又怎能站稳脚跟!
湓浦街道:组织区政协委员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