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强劲发展活力

  66个省级及以上试点和年度重点改革项目进展顺利,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改革的广度、深度、力度上出实招、鼓实劲、求实效。这是今年以来我市勾勒的改革全景。
  打造活力城,需要改革,需要创新。“勇立潮头就是要善于‘无中生有’。”这是市委书记马卫光9月3日在干部教育培训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对学员提出的要求。
  当我们把焦距拉近,在今年改革内容推陈出新和改革进程披荆斩棘的耀眼画面中,绍兴的改革主线跃然而出:奋力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努力再造体制机制新优势、再创绍兴发展新辉煌,更高水平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最多跑一次,消融“隔心墙”
  “原本不知道要找哪个部门,如今不管哪个窗口,交了材料就行。”10月17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公司经营范围变更业务的李女士,直夸无差别受理模式好,让办事群众省心省力,她这个“甩手掌柜”做得很舒心。
  10月8日起,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运行“无差别全科受理”服务。“我们把进入中心的41个部门的1371个办理事项分成经济发展、商事管理、社会事务、医保社保、公安服务、交运管理6个板块,实行板块内‘无差别全科受理’,工作人员也从原来的‘专科生’变为‘全科生’。”市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高柏雄表示,“无差别”服务彻底打破行政审批事项内部界限,真正实现群众和企业“进一扇门,取一个号,跑一个窗,办全部事”。
  新形势下,如何再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唯有改革!我市选择以政府自身改革为突破口,牢牢抓住“最多跑一次”改革这个“牛鼻子”。今年以来,我市“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向深水区推进,重点推进“一窗办、全城办、一证办、移动办”,涌现出一大批基层实践成果。
  在全省率先实现“中介超市”全覆盖。市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透露,集“实体+网络”于一体的前置审批服务中介机构集中管理新模式正在形成。目前已入驻机构470家,服务时间平均提速30%以上,该举措入选国家发改委《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案例》。
  诸暨市则积极探索“一证通办一生事”,群众凭一张身份证就可办理涉及社保、公安、民政、不动产等13个部门的209项行政审批事项,80%的涉民事项实现“一证通办”,这项改革经验在全省予以推广。
  此外,98项行政审批事项列入“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建立以100天和50天为核心的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服务机制……“最多跑一次”改革不但横扫体制积弊、打破信息孤岛,也消融了企业、群众到政府办事难的“隔心墙”,赢得百姓纷纷点赞。据今年6月省评估结果显示,我市“最多跑一次”实现率居全省第二,满意率居全省第四。
  推改革试点,激活新动能
  改革强市,改革活市,改革兴市。今年以来我市承担了多项省级、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任务,一大批改革试点在古越大地荡起涟漪、佳音频传,成为全省改革发展的瞩目亮点。
  位于柯桥蓝印时尚小镇的绍兴兴明染整有限公司,染料、排单、生产、能源、erp等5大板块均实现智能化控制。公司总经理钟建军告诉记者,同样的产能,原来需要匹配800名一线员工,如今只要160名。下转第2版
  不仅如此,智能生产让产品品质更加稳定,行业竞争力和附加值也更高,企业在产能减少一半的情况下,产品附加值提升了6倍。
  “兴明染整”是我市传统印染产业集聚提升的生动案例。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为契机,我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纺织、化工、金属加工3大传统制造业和黄酒、珍珠两大历史经典产业量身定制转型方案。
  同时,还配套进行3方面改革试点。“一个是开发区(工业园区)改造提升试点,通过3年至5年乃至更长时间,将全市281个工业园区整合为24个;第二个是全市域开展‘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试点,通过上市公司这个重要力量,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第三个是在全市推广新昌县全面创新改革试点,通过全面创新导入创新资源,利用科技来促进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一粒粒改革试点的“金种子”,把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结合、与市场需求结合,就能实现新发展。
  改革如潮,每一次潮头高涌,都蓄积起澎湃的发展动能。今年上半年,全市传统产业完成产值1771.77亿元,同比增长12.8%;利润84.77亿元,同比增长28%。全市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9%、11.5%,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位。
  改革如潮,一方桑田可以见证。在一次次试点、试验中,无数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眼下,一项项改革试点率先突破之后,我市正在谋划如何将成熟的经验转化为成型的体制机制新优势,释放更多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重民生保障,增强获得感
  改革成效如何,群众的获得感是最好的参照。
  近段时间,越城区皋埠镇银春社区居民金兴英逢人就说:“医疗制度改革好!现在连我们乡镇卫生院都能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资源。”
  几个月前,金兴英跟腱疼痛得厉害,不能正常走路。“听说皋埠镇卫生院也能做手术,我就去了。”金兴英说,从接受检查到住院再到手术,只用了两天时间。“这病要在以前,我肯定去市里的大医院做手术,但这次给我做手术的就是市人民医院下派的‘名医’。现在到皋埠镇卫生院看病,和到市人民医院看病没什么区别,而且看病费用的报销比例还要高一些。”
  改革力度有多大,民生红包就有多大。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绍兴老百姓感受到了一系列民生改革散发的暖人温度。
  针对挂号难、看病贵,我市从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到加快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智慧养老,再到构建全市统一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市民的就医体验正悄然发生改变。
  针对要有学上,还要上好学,从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推动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到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向优质公平迈进。
  针对落户难、迁户难,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到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户籍制度改革让异地办身份证、考驾照等更加便捷。
  不仅如此,我市还将这份获得感量化考量,让普通群众和企业直接参与到改革满意度的“考评”中,通过精准号脉,进一步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查出来,把亟待改革的项目选出来,确保改革有的放矢。
  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抓好年度重点改革项目落地见效,坚持把抓改革落实摆在突出位置,按照年度改革工作要点,坚持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探索实行“月初摸排、定期走访、专项督查、适时推广”制度,紧抓改革项目,善抓改革协调,重抓改革督查,确保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我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津补贴发放年限调整
张湾:统筹资源扫黑除恶
望奎第二中学成立“奎星书社”
省林业厅副厅长杜清华莅临洛宁督导国有林场改革工作
市商务局召开2017年度干部年终考核大会
释放强劲发展活力
杜集区委宣传部党员学习“红船精神”
岳麓区又一“散乱污”企业被取缔
市邮政管理局举办业务培训班 加强行业监督管理
省环保督察组向烟台转办第一批31件信访件
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
实施四项清零工程推进徐庄大桥断面首次达标
我市调整和完善职工疗休养政策 今起可赴新疆阿克苏西藏那曲疗休养
南山区卫计局王三杰一行到光明新区考察光明社康医养结合工作
中山交警与华南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助推城区交通提速
2017,一机集团交出这样一份答卷
吴洪甫:“隐姓埋名”三十七年的一等功臣
【萍乡日报·金鳌洲】倚门人去三更月
东港区对区政府南片区改造规划做进一步修改完善
文广新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来常专项督查报刊单位“三审三校”制度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