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日报第26期《读者会》走进庄边镇体验采茶乐趣

  莆田新闻网讯 时值春茶上市旺季,5月6日,湄洲日报携手市农业局、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举行第26期《读者会》活动,邀请十余名读者前往涵江区庄边镇上院村、黄龙村的天林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参观茶园,参加莆田市第二届采茶节,探访采茶制茶技艺,体验乡间采茶乐趣。
  上院村是望江山半山麓的一个村庄,平均海拔800多米,风景秀丽,盛产竹林,是新莆田二十四景“望江竹浪”所在地,天林茶园生态示范基地就在村里的山上。当天上午,一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层层叠叠的青山,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沿着村道而上来到天林生态茶园示范基地,500多亩的生态茶园展现眼前,空气中弥漫着丝丝茶香,伴着蒙蒙的山间雾气,仿佛不用饮茶已知茶滋味。一排排茶树在山坡上形成天然的纹理,一山千行绿,纵横阡陌间。近看,茶树枝繁叶茂,茶叶青翠欲滴。这么大规模的茶园,许多读者都是第一次见到,不禁惊叹其壮观,纷纷拿出相机、手机拍照,与未来现场的朋友分享。
  为何人们常说“高山出好茶”,天林茶园示范基地又为何选址该地?现场,不少读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据天林茶业工作人员介绍,光照、土壤、地形、气温和湿度等自然条件影响茶树的生长和品质,地形条件又包括海拔、坡地和坡向等因素。上院村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这对茶树生育有利。而且当地空气无污染,水质清洁、土壤肥沃,对于天林茶这种依托生态种植的茶树相当有利,茶叶达到有机标准,茶叶质量更好。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读者们先后参观了天林无公害基地、有机基地、红茶基地,以及天林茶灌溉水源之一的“十八重溪”,了解天林茶有机肥的使用及生物防控措施等。天林茶园在施肥上采取有机肥基肥方式,便于茶树的吸收。防控病虫害方面,则采用生物药防控,黄板、诱捕器、诱虫灯、除草布等物理防控措施。而灌溉水源则是选择天然山溪水等自然生态的水资源,有助茶树生长。
  随后,读者们又走进黄龙天林茶庄园参观铁观音制作流程,刚踏入基地,氤氲的茶香便扑鼻而来。生产车间里,摇青、摊青、炒青、烘干等一道道工序环环相扣,几位工人们正在机械旁操作,忙中有序。天林茶业工作人员带领读者们一道道工序参观,介绍茶叶制作过程。不少读者现场提问,工作人员一一答疑解惑。“每天都喝茶,但不知道茶叶制作居然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太不容易了。”读者郭燕玉感叹道。
  当天的重头戏“采茶”比赛,是在铁观音示范基地进行。在比赛之前,天林茶业总监郭翠萍向大家介绍比赛规则并传授采茶技巧,铁观音采摘的茶叶要求是“三叶一芯”,是指茶树顶层最嫩的“芯叶”和旁边的三片茶叶,而绿茶采摘则是“一叶一芯”。只见她将拇指和食指分开,从一株茶树上摘下一段,向读者一一示范。
  听完讲解,读者们戴上草帽,背上竹篓,迫不及待地去山间体验采摘。踏着泥土地,读者们穿梭在排排茶树的沟沟壑壑间,采摘新长出的那最嫩的芽尖,一幅春日采茶的美景展现在眼前。20分钟的采摘结束后,大家都满载而归。读者陈智明带着孩子一起参加本期活动,他表示,平时孩子在家也跟着喝茶,通过参加采茶活动,既让他增长了见识,也能在学习之余在田间放松身心,回归自然,尽情享受一场亲子乡村游。
  在活动最后,读者们还将自己采摘的茶叶拿到天林茶庄园,制作成新鲜的绿茶带回家,体验手工炒茶过程。读者李金国带着自己炒制的茶叶踏上归程,他笑着说道“对于爱茶之人,自己炒的茶最是香醇”。
  随着本届采茶节活动的结束,本期的《读者会》也圆满落幕,不少爱茶的读者还相约明年再来参加下一届的采茶节。(本网记者 余静/文 湄洲日报记者 陈斌/图)

我市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农业财政工作绩效考核优秀单位
文化夜市客流量突破百万人次
13万个单位接受地毯式入户清查
市农业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林业和园林局联合开展农业源污染防治督查
小店区人民防空办公室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会
湄洲日报第26期《读者会》走进庄边镇体验采茶乐趣
第29届南昌菊花展“花王争夺赛”落幕
刘家营乡召开班子会议
[伍家岗]316场宣讲让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利州区铺返乡创业路攻贫困劳动力就业难题
只要没脱贫,就一刻都不能松懈
我市知识产权贯标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保定市人大常委会任免人员名单 (2018年8月29日保定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郸城中医院:细微服务彰显人文关怀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创新高读懂背后含义
灌南县李集乡扎实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
济青高铁今年年底开通运营 届时烟台至济南缩到2小时
“政策”给答案 民企有信心
合肥市教育局致信广大中考学生家长
深化金融改革 促进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