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没脱贫,就一刻都不能松懈

王思旭(中)与村干部讨论村中事务  7月27日上午,资中县龙山镇石院村11组村民何源基的老伴迈着极碎的步子,艰难地来到院坝中间,目送王思旭离开。老人因为疾病无法清晰发声,对于这位无数次来家里看望关心自己的“第一书记”,她只能用尚能挪动的双腿表达自己的感激。
  2015年8月,王思旭接受组织委派,到石院村担任“第一书记”。近三年的驻村帮扶工作中,他脚踏实地开展走访,用真情帮扶群众,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情谊,带领着石院村在脱贫奔康的大道上稳步前行。2017年4月,王思旭被内江市委市政府评为2016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办好进村“第一事”
  得到群众高度认可
  2010年,资中县龙山镇元通村与新生村、石院村合并为了石院村。该村距县城30余公里,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1280户、4320人,有贫困户89户240人。合并前的元通村是贫困村,计划于2019年脱贫,如今,处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王思旭,愈发的奔忙起来。
  尽管出生在农村,但到农村工作,对于王思旭来说还是第一次,因而担任石院村“第一书记”,他最初心里有些没底,不过还是迅速转变了角色,进入了状态。
  驻村工作的第一件事,便是全覆盖走访全村,在此过程中,王思旭总结出了元通村的几个特点:主道路畅通,但村内无通组公路;年轻人少,种庄稼的都是些老人,撂荒地较多;村内无规模化、特色产业。
  王思旭为村里人办的第一件实事是修桥。
  石院村4组有一座小桥,联通了石院村3个老村和邻近的三圣村,是村民日常出行、运输物资的重要通道。小桥原为预制板结构,因时间久远和群众运输时造成的磨损,预制板逐渐老化,只能行人步行通过,且面临垮塌的危险,许多村民都希望对其进行修缮。
  王思旭和村两委进行商议,决定通过村民筹资的方式修缮小桥,但经过筹资,依然存在缺口。王思旭立即向其派出单位——资中县第一中学汇报,随后,该校组织学校党员干部捐款2000元,补上了资金缺口,小桥得以顺利修复。
  27日,记者来到石院村4组看到,这座小桥长约4米,宽约3米,为水泥硬化桥面,处在公路的重要连接处。“这座桥修好以后,村民走路或者骑摩托车、三轮车都很方便,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大家都很高兴。”村主任刘衍松说。
  修好了群众日盼夜盼的小桥,一些原本对王思旭态度冷漠的村民也向他竖起了大拇指。有了群众的肯定,王思旭开展起工作来更有动力了。

威海市海洋牧场示范项目达27处
安乡教育局杨成局长莅临三岔河中学视察校园安全工作
宣城市2018届大学毕业生招聘会在职院校园内举行
茅箭区实验学校开展中考体育集训
五莲县实验学校:特色体育运动扮靓春日校园
只要没脱贫,就一刻都不能松懈
我市知识产权贯标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保定市人大常委会任免人员名单 (2018年8月29日保定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郸城中医院:细微服务彰显人文关怀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创新高读懂背后含义
灵湖边看钓鱼,飞来一只鱼钩
锦绣山川
五里店桥拥军路桥下未现积水
我市多家律所多名律师获表彰
江油市召开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淘汰钢铁落后产能、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工作推进会
市国土局督导组到我县督导
出租车公司1小时捡到3宗失物
2018年8月份采用各县(市、区)政府办信息情况
市港口管理局关于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沿江港口经营人的通报
微电影《大唐茶妃》沅陵开拍 “浪漫碣滩”上演超时空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