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昂首奋进新时代 勇当湛江县域发展排头兵

  
  湛江市域副中心城市、湛茂阳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滨海城市——吴川
吴川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了一批生态宜人、环境优美的新农村。正在建设中的杨赤里村将成为新农村的优秀代表。
吴川贸盛生物能源项目,可将地沟油和炼油皂脚料加以提炼成生物柴油,实现资源再利用和污染零排放。 记者 郎树臣 摄
湛江国际机场征迁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先期工程已动工建设。吴川市正紧紧抓住黄金契机,打造粤西快速立体交通重要枢纽。
吴川市高起点规划建设的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带,已成为粤西滨海旅游的一大品牌。
抓园区、强产业,截至目前,吴川市产业园区累计引进项目37个,总投资55.5亿元。
  从吴川市大山江街道东望,覃巴、王村港两镇得天独厚的海岸线,正在被鼎龙湾国际海洋生态度假区、南海明珠旅游观光体验区、荣基吉兆湾观光度假区等一个个投资巨大的旅游项目抢滩,粤西首个滨海旅游产业集聚区呼之欲出。
  近日,省政府正式批复了《吴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5)》,吴川发展的定位为湛江市域副中心城市、湛茂阳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滨海城市,这为吴川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规划支撑。
  随着湛江国际机场迁建、江湛高铁通车,广湛高铁、机场高速加快推进,致力打造粤西快速立体交通重要枢纽的吴川,连接珠三角和北部湾城市群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
  ……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吴川市委书记全可文表示,面对这难得的发展机遇,吴川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五个魅力新吴川”的目标,着力推进“四大抓手”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实干前行,奋勇争先。今年上半年,吴川经济多项指标增速位列五县(市)第一。
  吴川市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130.77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排十县(市、区)第二、五县(市)第一;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38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排十县(市、区)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28亿元,同比增长51.1%,增速排十县(市、区)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排十县(市、区)第二、五县(市)第一……
  吴川,这座滨江临海的美丽城市,正以昂扬的姿态,展开县域振兴发展的壮美画卷。
  改革迸发新活力 发展激发新动能
  “放管服”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是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极大激发市场活力的战略举措。吴川市市长曹栋表示,加大“放”的力度,强化“管”的能力,优化“服”的质量,管出公平和秩序,努力打造便捷高效政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激发出吴川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吴川市围绕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全力以赴抓改革、推创新、促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调整行政审批事项416项,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20多个部门,涉及151个事项,全部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所有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业务,一次办结;推进“证照分离”“十五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068户,日均诞生17户,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1872户,同比增长12.5%,注册资本279.3亿元,同比增长50.8%。
  城市焕发新面貌 交通呈现新格局
  鉴江岸边的江滨地带,水口渡湿地公园草树烟绵,百鸟翔集,鱼跃其间,成为吴川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走在梅菉街道沿江堤上,江水潺潺,景色怡人……吴川老城正焕发出宜居宜业的青春活力。
  据了解,近年来,吴川市全力抓扩容、提品位,在建城市扩容提质重点项目13项,总投资约109.21亿元。金沙广场、中央公馆、时代广场等一批地产商业项目加快建设;观海长廊、海滨公园等项目有序推进;投入1.68亿元,建成水口渡湿地公园、一城大桥;完成沿江路、同德路改造工程和东风路排涝工程;全面改造敏宁路、克平路等5条道路;全面铺开“双创”工作,大街小巷焕发新面貌。
  “三江六岸”景观芳华初绽,以滨江景观为主题,建设园林、绿地、湿地,形成鉴江两岸十里绿色长廊,与一城大桥、江心岛生态文化公园和同德城商业街相连接,擦亮了梅菉古镇、魅力水城的品牌。
  城市做大做美,道路四通八达。
  当前,吴川市正紧紧抓住湛江国际机场迁建、高铁开通的黄金契机,打造粤西快速立体交通重要枢纽。
  去年来,吴川累计投入资金18.5亿元,新建改建国道、省道、县道101公里、乡村公路506公里。目前,湛江国际机场先期工程已动工建设,滨江路全线加快施工,汕湛高速吴川支线正式动工。火车站站前公路建成通车,总投资6.7亿元的博茂二级渔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公路、铁路、站场、港口、公共交通衔接顺畅的立体交通枢纽已初具规模,形成快速通达珠三角和北部湾城市群的2-3小时生活圈、湛江1小时经济生活圈,区位魅力愈发彰显。
  园区迈出新步伐 乡村旧貌变新颜
  产业园区如今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吴川以“一园三基地”建设为龙头,以“五大产业发展计划”为抓手,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焕发生机活力。
  今年上半年,吴川“一园三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52亿元,创税7778.37万元。华昱产业转移工业园完成工业总产值24.17亿元,同比增长6.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6亿元,实现税收3500万元,同比增长16.1%。佛山富兴废钢项目建成投产,湛江国联水产总部项目预计11月份竣工投产;羽绒基地引进5家羽绒企业,投入资金4.2亿元,形成了水洗羽、羽绒服、羽绒床上用品等产业链;鞋业基地引入6家企业,投入资金3.6亿元,其中全兴鞋业已投产,其余5家预计今年底全部投产;食品基地引入2家食品企业,广东福海食品集团建成投产。截至目前,产业园区累计引进项目37个,总投资55.5亿元。
  凯庆废钢配送中心、贸盛生物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66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4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工业经济成绩斐然,新农村建设红红火火。
  在黄坡镇稳村,当地的番薯成了明星产品,供不应求;每到收获的季节,企业、单位团购的电话接个不停;村里新开的包装加工厂里,一箱箱番薯堆得小山似的,不断发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吴川着力推广“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发展,形成了如覃巴西瓜、黄坡稳村番薯特色果蔬,博铺生态养殖和吴阳、塘缀休闲观光农业等三大主导产业。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05亿元,增加值13.06亿元。
  为打造生态宜人、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吴川投入资金2.28亿元,完成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工程建设,完成306条自然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建了一批如杨赤里村和明村等宜居型美丽乡村。在一个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中,“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和谐稳定、百姓富裕、社会文明”的乡村振兴愿景正逐步实现。
  目前吴川已创建全国文明村4条,省级文明村13条,湛江生态文明镇8个,生态文明村803条。全市实现减贫人口15659人,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1万元,昔日的贫困村华丽变身为新农村示范村。
  旅游集群显优势 滨海魅力逐绽放
  今年4月底正式开业的鼎龙湾德萨斯水世界,仅五一假期就接待旅游人数8.5万人次、收入1035万元。涛声澎湃,滨海弄潮。这个投资600亿元的海洋生态旅游度假区,目前已建成了德萨斯水世界、德萨斯牛仔小镇、滨海风情小镇、18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鼎龙湾度假酒店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成为粤西滨海旅游的一大品牌。
  近年来,吴川抓住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规划建设从王村港至吴阳的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带,全力推进以鼎龙湾海洋生态旅游度假区、吉兆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吉兆湾文化旅游观光体验区南海明珠为主体的省级滨海旅游集聚区建设。塘缀明村燕来生态农牧、覃巴恒安文化艺术大观园、吴阳状元故里、振文里坡“万鸟归巢”等乡村旅游景点成为旅游新名片,吸引粤西、珠三角等地游客携家带口来寻找 “美丽乡愁”。
  今年上半年,吴川市旅游接待241.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87亿元,分别增长44.25%和41.47%。吴川,这一片春潮涌动的热土,正以宽广博大的胸怀笑迎八方来客。
  南海滔滔,润泽芬芳;鉴江潮涌,百舸争流。
  吴川,这座特色浓郁的宜居宜业宜游的江海魅力之城,这座人文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城市,这座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在争当湛江县域发展排头兵和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伟大征程中,正乘风破浪,激扬奋进。
  张蔓莉  苏国松  王裕   曾昭胜  孙华  张锋锋

宿迁召开“思想大解放、改革再出征”推动“六个高质量发展”工作务虚会
殷昭举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监事长杨志华一行座谈交流
我市交警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百日行动”
田文静主持召开岳阳县委第57次常委会
安吉“五联单”联起矿资防护网
吴川:昂首奋进新时代 勇当湛江县域发展排头兵
运营商齐推eSIM业务 手机卡将穿“隐身衣” 手机无卡?
庆阳坝人的“黑茶经”
完善配套政策 提升服务质量黄晓波深入黎川专题调研降成本优环境工作
全市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召开 马承祖谢来发提出要求
第五届潮汕民俗文化节民俗表演轮番上演
全县新建杂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培训会召开初步做强做大阳新柑橘产业
陶佼如出席开福区税企座谈会
江苏2017年薪10万+行业增至7个 平均工资南京第一
云安消防官兵慰问困难学生
高校无偿献血活动第二站 百余名热血学子积极献爱心
大数据助力沈阳整治各种“坑老”体验店
16日至20日盐城多雷阵雨 可能伴有强对流天气
我市获省农发办下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补助1.47亿元
湘潭市平安校园建设:“三位一体”织牢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