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走路、坐车还是吃饭、休息,都在低头玩手机;半夜不睡觉,挑灯夜战只为追剧,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刷朋友圈……近日有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变得“一网情深”,甚至成为“网瘾老人”。
在智能手机、电脑十分普及的当下,老年人学会运用网络,能够更方便获取资讯信息、进行沟通联络,当然是一件好事。笔者单位有一位年近六旬的“老网虫”,手机app用得比年轻人都要溜。全民 k 歌、摩拜单车、微信全不在话下,手机自拍完还要美化一下,“人老心不老”的劲头,让后辈都深感羡慕。然而,一枚硬币有两面。老年人一旦过度依赖甚至上网成瘾,则有诸多弊端。从身体方面讲,长时间上网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眼疾等多种疾病。从心理方面看,本打算缓解孤独,却是 “朋友圈越发越寂寞”,反而增添空虚感和焦虑感。近年来,间或曝出的诸如“八旬老翁长时间玩网游,突发脑梗住院”“婆婆迷追剧在家不做饭”等新闻令人唏嘘,引人深思。
网络在老年人生活中的“越位”,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和子女对老年人关爱的“缺位”。许多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的重心逐渐从工作转移到家庭生活中,空闲时间多、独处时间长。如果社区和社会组织能够组织更多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子女家人可以更多陪伴唠嗑,适当安排家庭旅行、老友聚会等社会活动,帮助他们培养书法、唱歌、垂钓等更多兴趣爱好,让他们的生活丰富起来、身心愉悦起来,疏导内心的空虚寂寞,尽享天伦之乐的老年人就会更加理性地看待网络,又怎么会陷入“网瘾”之中?
帮助老年人适应网络世界,不只是防止他们掉进消磨时间的“坑”里,也要提醒他们留意各种不良信息的 “坑”。现在不少网上信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林林总总的“养生秘诀”、形形色色的“经验之谈”、虚虚实实的“钩沉揭秘”,极易对他们 的 认 知 造 成 误导。作为晚辈,应该设法提高老年人利用网络学习和分辨信息真伪的能力,让他们免受违法广告、养生谣言等不良信息的干扰误导。引导老年人平衡线上线下的关系,帮助老年人克服盲从心理、辨别信息真伪,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需要花费年轻一代宝贵的时间,更需要有循循善诱的耐心。在我们的身边,时常能看到有年轻人“恨铁不成钢”,对老人动辄生气乃至呵斥,那种“还不是为你好”的态度,常常适得其反。“有一种孝顺,是带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让老人更好地“触网”是子女的义务,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随着互联网深度嵌入社会生活,老年人正成为上网生力军。2017年, 50 岁以上网民群体所占比例达到 10.6%,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正融入互联网之中。他们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构建独特的上网生活,形成了区别于年轻人的网络文化。发扬亲情孝道、给予社会关爱,帮助银发低头族提高网络素养,他们的网络生活中才能有同样灿烂的夕阳红。
(据《人民日报》)
夹江县:行政审批局“三个强化”组织首批政务服务人员岗前培训
息烽县开展“关爱农民工普法先行动”法制宣传活动
重拳出击严打重处 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难逃法网
2018年6月首开“吉林援疆旅游专列”
丰南区法院多措并举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
给银发低头族更多关爱
双林镇边拆边建打造美丽乡村样板
青川县“三个强化”严把医保基金监控关
市体育总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
蒿慧杰在调研扫黑除恶重点村时强调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精神 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农村发展高质量
临城县组织矫正服刑人员学政策
苏仙区林业系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日活动
宿迁市加快推进洪泽湖宿迁水域“三乱”整治工作
巴东推进杭州对口帮扶项目建设
李丽萍:带着企业跑手续
福州美丽乡村建设即将“一键知晓”
紫色槐花不能吃,有毒? 专家:虽然无毒,但不提倡吃
阳东区:区领导陈里焱到塘坪镇开展调研活动
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新余:“山水美市”是这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