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委落实代表建议推动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


“今年,安徽的药业公司把我们种的300亩药材都收购了,销路问题解决了。来年,咱们得在技术上下功夫,种好苗、得好果。”进入冬天,农事渐少,本溪满族自治县南营房村种植金花葵和丹参的几户村民聚到一起,唠起在“科普之冬”种植业结构调整专题培训班上学到的中药材种植新技术,一位农妇笑着说。
在今年初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多位市人大代表提出,受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因素影响,传统农作物价格下滑,农民收入“打折”。代表们结合我市的生态环境和产业基础,建议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道地中药材。
收到建议后,市农委结合实际认真抓落实,先后调减玉米种植面积近3万亩,调减部分主要用于种植中药材、山野菜、食用菌等北药和特色作物。同时,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项目为依托,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打造有规模、有影响、有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市道地中药材种植基本实现了市场主导、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
在促进中药材种植业发展过程中,我市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全市经济作物种植比重不断加大,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增长,今年又新发展9292亩。其中,明山区下牛村、桓仁满族自治县八里甸子村、本溪满族自治县城沟村等8个村种植各类中药材5244亩。市农委将这8个村选定为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村,引导和带动我市北药种植产业发展。
我市积极延长道地中药材种植产业链,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培育壮大了辽宁好护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溪龙宝(集团)参茸有限公司等一批现代化、高附加值的中医药深加工企业。市农委还将目光瞄准域外的制药企业,吸引他们与我市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合作社和农户签订协议,推进北药“订单式”生产。
随着农民意识的转变和种植技术的改进,我市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中药材种植的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今年,市农委为本年度新发展种植30亩以上中药材的农户给予每亩300元补贴,以此鼓励更多农民投身道地中药材产业,推进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北药产业发展。

“生态节能”点亮美丽乡村
丈夫掏首付为"小三"买房 妻子将两人告上法院追回
江苏兴化:“水上森林”画中游
教练车超载,师傅12分都被扣光了
惠州新增49个省级无烟单位 目前全市共172个
市农委落实代表建议推动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
宜宾市民交通通信医疗保险引领7月CPI上涨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
徐良平: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水平
“学创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模拟赛东北石油大学获金奖
湖报记者探访我省普通高考网上评卷工作现场
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阜阳生态园门票价将调至52元
北海工业园区召开安全生产工作暨先进表彰会议
坚守在高温下的城管人
毕业啦!
马鞍山通信管理处顺利完成UPS维修割接工作
合江县九支镇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春季攻势”
马鞍山新增利润居全省首位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184号 提 案 的 答 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