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四大举措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近年来,苏州市司法局着力从提升法律素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帮教特殊群体四个方面,积极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精准普法,提升青少年法律素质。在年度工作要点中明确把青少年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强调重点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江苏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等法律法规;联合市教育局共同抓好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个落实,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中院、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编印《苏州市中小学生法治教育读本》,供全市中小学使用。从全市政法部门挑选1366名专业人才组建法治副校长队伍,参与制定学校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协助学校开设法治教育课程,规范管理、严格考核,着力发挥法治副校长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的作用。在全市中小学、职业学校开展“以案释法”巡回宣讲活动,举办“青少年法治故事会”大赛,开展模拟法庭、庭审旁听等各类“体验式”法治活动,组织新媒体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在建设宪法宣传教育馆和升级法治宣传教育中心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吸引青少年学习、体验。
  预防为主,化解青少年校园纠纷。建立市、县(市、区)、镇(街道)三级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认真履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职责,指导校园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健全受理登记、学习例会、排查分析、信息沟通反馈、重大纠纷联动调处等各项工作制度,规范调解工作程序,建立调解工作台账。目前,全市建成校园纠纷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35个。制定《建立健全苏州市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市、县(市、区)两级全部建立校园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的基础上,各级各类学校均建立信息员队伍,建立健全校园隐患排查和伤害事故预防制度、信息沟通反馈和联席会议制度、突发事件信息上报和重大案件联动处理机制、校园纠纷调处分工协作机制。坚持日常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对于排查出来的校园纠纷,在查明案情、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依法及时、就地进行调解,努力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切实将校园纠纷解决在萌芽阶段。2017年以来,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开展学生在校期间的矛盾纠纷排查200多次。
积极援助,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以市、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为依托,在街道司法所和社区分别设立法律援助站(点),全市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法律援助工作网,实现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网络全覆盖。与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协作,对凡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立即启动快速受理、审查机制,确保未成年人得到及时法律援助。开辟青少年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做到优先审查、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熟悉未成年人特点的律师负责办理未成年人援助案件。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卷作为保密案卷,严格保管,保护未成年人的私隐。提供青少年法律援助优质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监管,先后出台《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受理规范》《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制度》等制度,强化对法律援助咨询、受理、指派、跟踪、旁听、回访、归档等环节的把关和监控。
矫正前置,做好特殊青少年帮教。策划“化蝶—特殊人群关爱”项目、“黄丝带”关爱项目,开展“暖冬”行动、“助学”行动等。2017年,走访排查特殊人群家庭1300余次,与52名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及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形成长期结对帮教关系;开展未成年人团体心理辅导16场次,帮扶194人次,协助帮助2人复学、13人改善家庭关系、7人改善心理问题。目前,全市32名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以及400余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均安全稳定,学习、工作、基本生活有保障。

保护生态环境柴油货车过境太原城区改行新线路
常德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签署湿地保护合作备忘录
临沂全市电梯大检查 查出隐患1435处立案7起
淮安大米·2018淮安名特优农产品新春嘉年华9日开幕
我市14处新型智能公交站牌“上岗”市民公交出行更便捷
苏州市四大举措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王巍院士成立工作站 深入研究春江镇象墩遗址
孩子异地就读,如何转学回滁
公布今年十大重点项目
沈晓明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全省经济工作
黄冈市首届教职工乒乓球比赛在红安体育馆开幕
敖汉旗8个扶贫产业园带动贫困户脱贫
梅县机场:架起梅州走向世界的空中通道
1小时路程半小时开到!交警深夜救助1岁男童(图)
市工商局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喜迎三八节
市民政局召开全体干部大会
环保局:环保部来坛督导调研太湖治理工作
洋坪镇|举办群众广场舞展演(图)
武汉交警发布2018中考交通出行提示 禁鸣、禁停多举措护航
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共谋内江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