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二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龙城镇第23届桃花节见闻


  4月1日上午,我市第二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龙城镇第23届桃花节开幕。在明媚的春光中,郾城区龙城镇的千亩桃园花枝招展、争芳吐蕊。来自我市及周边县市的游客徜徉在无边花海,流连忘返,尽情享受美丽的乡村风光,领略民俗文化的魅力。
以花为媒,打造乡村生态旅游平台
“我们一家人十多年来每年都要来春游,龙城的桃花百看不厌,不看感觉就像少点啥似的。”4月1日上午,来自市区的市民常青带领父母和妻儿,来到龙城镇十五店村西的桃园里,赏花观景,品尝美食,玩得很开心。
“炒几天凉粉,快赶上我种几棵桃树的收入了。”在自家桃园路边卖炒凉粉的张大娘高兴地说,虽然忙些累些,可这些天感觉比过年还高兴。
“大家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出门踏春旅游已成为再平常不过的事情。”郾城区龙城镇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桃花节期间,来龙城赏桃花的游客都在50万人左右,在提高龙城镇知名度的同时,也给当地餐饮等服务业带来不菲的收入。
正因为看到乡村生态旅游未来的光明前景,我市因势利导,大力引导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郾城区紧紧围绕“中原水城、生态绿城”建设,突出文旅结合、农旅互动,在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上下功夫,在节会经济和旅游品牌上做文章,成功培育了沙河湾、石磨家园、花桂庄园等一批精品乡村游园,打造了龙城桃花节、新店草莓采摘节等享誉周边的休闲品牌。
我市通过整合国家级传统村落裴城村、孔子传教圣地化身台兴国寺、孔沈邓村等历史人文资源,以及西湖果缘、伊人黑玫瑰庄园等现代农业资源,与沙河风景区连景成链,于2016年开通了漯河市“幸福乡村游1号线”,2017年开通了幸福乡村游2号线,依次把沙澧春天生态园、贾湖遗址、金河湾、沙河国家湿地公园、马湾水库、山陕会馆、清代当铺串联起来,把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融为一体,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漫步休闲的好去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补齐短板,让乡村文化游更有魅力
远近闻名的龙城桃花节,让人们欣赏美景、品味美食,感受乡村文化魅力。但是,由于受到交通、场地和村民爱惜桃树等因素的影响,也让许多游客感到一些不便。
“找不到停车场,路边都没地方停。”4月1日上午10时,西平县人和乡的赵先生驾车到桃园赏花,体会到人多车多的苦恼。“虽然路上有交警指挥交通,可是人太多,大家都想把车开到桃园附近,造成处处堵车。”
记者采访中看到,从进入龙城镇政府所在地的十五里店村,一直到村西桃园,由于没有专用或临时大型停车场,绵延近三公里的道路两边停满了车辆,给交通繁忙的道路增添不小压力。
桃园里,开满粉色花朵的桃树下,游人往来穿梭。记者看到,来自市区的志愿者在桃树上悬挂爱护树木的温馨提示,在桃树下也设置了提示板,可是许多游客视而不见,不少家长让孩子攀爬到桃树枝干上玩耍、照相,有一棵桃树上甚至站了三四个孩子。更有甚者,个别年轻人摇动桃树制造“花雨”拍照。
“我桃树下种的生菜被人拽走了,兰花豆也被踩死了。”前来查看自家桃园情况的十五里店村民雷先生惋惜地说,他很后悔没有听妻子的话,也学其他村民,用绳子把桃树围挡起来,或者像别人一样在自家桃园里洒一些粪便,不让游客靠近。“想着大家来看个风景也不容易,就没有做那些煞风景的事儿。”雷先生说。
“这些赏花观景中的不和谐音符以及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从一定程度上给游客带来了不便,也让桃农心里不好受。”郾城区文化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乡村旅游、桃花节日益受到群众欢迎,在发展完善中应补齐短板,营造更加有利于游客的出行、游玩环境。同时,广大游客也应该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比如不乱扔垃圾、不乱停车、不攀折花木、不踩踏农作物等,在游玩同时,展示自身良好素质和文明形象。

陆治原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
截至18时 滨海大道秀英港、南港周边路况正常
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落幕
清江椪柑开园
江油两村民挖土遭遇塌方被埋,警民奋战两小时营救成功
市第二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龙城镇第23届桃花节见闻
民权县委党校打造“五个课堂” 筑牢堡垒增“火力”
“线下研修”构常态 “资源共享”搭平台
五位候选人竞争阿州国家杜马议员职位
滇中新区交出“三岁”成绩单 到2020年GDP将突破1000亿
我市召开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会议
凝心聚力谱新篇——上半年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瑶海区监察委员会挂牌 系合肥城区首家
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逾亿元
“很幸运,我见证了大连改革开放的每段路”
青川县全力冲刺下半年项目投资工作
“把截萝卜”激荡江湖
关于确定贵阳业勤中小企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方案》编制及项目服务”采购中标单位的公告
新版人民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正式出炉
苏州180位“天使”聊职业 护士的快乐你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