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强化改革推进 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


  2018年以来,寿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要求,结合国家级政务联动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创建,以“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为目标,以“标准化、智能化”为抓手,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智能审批改革,不断强化政务大厅现场管理,审批效能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
一、强化改革推进,促审批效能提升
(一)探索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在学习借鉴青岛平度、威海荣成、江苏盱眙和江阴等地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寿光实际,趟过改革深水区,寻求改革突破点,以商事经贸、建设项目、涉农事务、社会事务等四大事项类别为主体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以“合理化、便捷化、规范化”为原则整合审批局窗口。按照“应转尽转、分批实施”原则,梳理涉及 25个部门(单位)217项审批事项及关联事项划转行政审批服务局办理。其中,行政审批事项149项、其他权力事项68项。行政审批服务局试运行以来,原先25个部门、107个审批科室、261名审批人员、25枚审批专用章、61个审批窗口精简为1个部门、4个业务审批科室、53名审批人员、1枚审批专用章、29个审批窗口,并对事项流程进行了优化、归并和再造,审批环节由7个减至3个,审批层次由6个减到2个,将“串联审批”变“并联审批”,实现了审批事项由“物理集中”向“化学融合”的蝶变,审批办结时限缩短30%以上,审批提速40%以上,审批效能大幅提升。
(二)持续推进建设项目审批提速。依据出台的《关于投资项目审批全面提速的意见》,积极实施推进全流程模拟审批、技术性开工、“三联合”、全程代办等改革机制,建设项目手续办理效率大大提高,目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已经牵头对15个项目试行了全流程模拟审批,对10个项目试行重点项目技术性开工,比正常工期平均缩短1至2个月。组织发改、规划、国土、住建等窗口召开了40余次联合会审会,涉及项目80多个。
(三)深入推进建设项目领域全程代办服务。成立建设项目代办中心,完善“两级代办”制度。目前,共有代办员49人,其中政务服务中心专办员6人,部门专办员12人,镇(街区)代办员31人。同时明确市镇两级代办员职责,对所有新上工业项目实施全流程代办服务。截至目前,共举办代办员培训班3期,代办项目80余个,涉及投资金额300亿元。
(四)重点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制定《寿光市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审批提效改革实施方案》,配合市编办,分三批公布“零跑腿”事项69项、“只跑一次”事项766项。梳理了新生儿服务、企业设立、不动产登记等跨部门事项链条,目前正在进行相关事项的链条式审批改革,让群众最多跑一次腿即可办理相关业务。
(五)合力推进商事、税收制度改革。以商事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多证合一”、网上预约服务、“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和全程登记电子化改革,实现了登记注册“零纸张”、“零跑路”;探索推进“互联网+税务”,研发使用“寿光e税”便民手机办税平台,业务办理时限由原来的30多分钟缩短为现在的3-5分钟,使群众和企业享受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带来的红利。
(六)全力推进中介机构管理改革。重新梳理明确了中介服务清单,凡未纳入目录的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项目一律不作为审批受理条件,彻底消除部门与中介机构挂钩现象;建立中介机构“红、黑名单”制度,根据第三方服务机构对全市中介服务机构定期评价情况,分别列入“红、黑名单”,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布曝光,对“红名单”中介机构优先推荐使用,对“黑名单”中介机构进行整改淘汰,提供中介市场良性竞争环境。
(七)深入推进标准化改革。以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梳理事项要素、规范申请材料、压减审批流程,将窗口办理与网上审批相结合,实现全方位、多途径的事项审批办理。共梳理投资类事项83项、商事登记类事项222项、不动产登记类事项80项、人社类事项54项、公安类事项51项、其他类事项10项;共搜集整理国家、行业、地方标准374项,组织编制政务服务中心内部标准1163项,其中:通用基础标准1项、管理标准49项、服务提供标准1093项(包括服务规范标准17项,服务提供规范标准1076项)、岗位工作标准20项。
(八)推进公共资源配置改革。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对线下受理、网上办理和场内管理三大工作模块作了重新规范,并配套实施跟标服务制、当日办结制、学习考核制、场内巡查制、首问负责制和信用承诺制六项制度。同时,拓宽公共资源交易覆盖面,将标的额为50万元以上的农村集体公共资源纳入潍坊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2018年1-6月份,寿光分中心共组织进场交易项目189笔,交易金额18.4亿元。
二、强化智能审批,促审批效能提升
秉承“就近办、网上办”的政务服务理念,率先在潍坊市试点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市、镇、社区全面建成网上政务大厅,基本建成“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上下协同”的网上三级审批体系,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推进“两网”拓展。即政务服务网络审批平台和电子政务外网“两网”拓展延伸到镇、社区(中心村)工作。在全潍坊市率先试点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工作,全面梳理市级审批服务事项1372项、镇(街区)和社区服务事项5931项,逐步做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扎实推进网上办理和网上咨询,优化行政许可事项网上申请、受理、审核、决定、送达等流程,缩短办理时限。目前全市15个镇(街区)和98个社区均已完成网上政务大厅建设,实现事项上网运行。电子政务外网通过升级改造,覆盖范围由原来各单位一个点,扩展到了各市直部门、各镇(街区)、各社区和中心村每名工作人员电脑。
二是提升“三端”标准。即办事大厅窗口端、自助服务终端、手机移动服务终端“三端”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优化提升工作。目前窗口端各项硬件设备配备齐全、各项服务指南标牌标识规范有序,与浪潮集团联合开发的自助服务终端、自主研发的党群服务体系清单电子查询系统已开始投用,手机移动服务终端软件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实现了窗口端能够规范办理承诺的全部事项,“零跑腿”事项能在自助服务终端和移动终端办理。
三、强化监督管理,促审批效能提升
秉承“马上办、一次办”的政务服务管理标准理念,切实建立“一个承诺、两个保障、三项机制”为核心的“123”政务服务管理标准运行模式。将严之又严的自律意识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价值取向,变成一种工作习惯和服务规范。
(一)加强窗口监管。综合运用电子评价、电话回访、日常巡查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全以第三方评议为主体,特邀监督员、阳光监督员为补充,内部巡查为常态的窗口长效监督机制;定期开展现场办结率、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度等监督指标的考核评比活动,考评标准实施和服务提升的效果;充分发挥12345政务咨询投诉举报热线和网络投诉平台作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二)狠抓现场管理。通过整理、清洁、整顿、清扫,采取规范行迹、位置等方式对物品摆放进行标准化规范,确保窗口物品摆放易取、易放、易管理,各类标识标志清晰、简洁、直观。定期组织对前台、办公区现场标准进行专项检查,通过“以查促建、以建保创”工作模式,探索打造符合中心实际的窗口管理标准体系,以现场管理提速促进审批服务提效。投资6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寿光市政务政务服务联动大厅,实时监督各镇(街区)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运行情况,实现市镇两级标准联动,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三)创建优秀品牌。按照“一个窗口、一个品牌“的要求,以打造最佳政务服务环境为目标,开展优秀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教育引导窗口工作人员,让“马上就办、一次办好”的服务承诺和“零过错、零容忍”服务意识沉入心中,先后打造了“非工作日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免费代办服务”、“投资项目高效快速审批”等多个优秀服务品牌。

商品时髦 美食丰富 外地游客爱逛天津大商场
苏州公交司机职业状态调查:他们每天开车绕赤道20圈!
选购花卉
赤壁149名“第一书记”解难题扶贫一线显身手
“影楼拍的婚纱照效果不如手机” 准新娘不满照片质量要求退款
寿光市强化改革推进 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
利辛县投资1.62亿元用于贫困村道路建设
从合同格式条款整治抓起 下城区全力推进社会信用建设
彭清华尹力考察西博会内江展馆
市质监局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显实效
儿子去世无钱安葬村民自发捐款办后事
紧扣时间节点 增强监督实效
怀远县市场局开展报废气瓶非法充装专项整治工作
“梦想碧桂园·百城公益行——关爱祖国花朵走进仕版村站”活动圆满落幕
永泰城管马洋中队快速响应并查处市民投诉
13920元/平米 宁波土拍节前最后一拍
我市备战省级森林城市验收 周月霞出席工作推进会
常州溧阳大手笔整治视觉污染
2018年湖北省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 将开展200余场活动
周迅示范夏天围巾穿搭大法 颜色靓丽不失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