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雨季正当时 “老苏州”传授防霉防潮土办法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眼下,苏城正处梅雨季节,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到处都湿漉漉的,衣物也容易发霉,防霉防潮成为市民们的头等大事。那么,“老苏州”如何防潮防霉?有哪些好用的土办法呢?别急,记者为大家特别寻找到生活达人,传授防霉防潮“攻略”,让大家告别湿哒哒的生活。
  为衣物吸湿防霉废报纸、茶叶渣有大用处
  梅雨季,衣服容易发霉。姑苏区葑门片区(双塔街道)第一联合工作站邀请生活达人龚琳霞,与大家分享用废旧报纸、喝剩的茶叶渣和自制防霉包来吸湿防霉的小妙招。
  按照龚琳霞的生活经验,报纸揉成一团可以当成抹布,吸水力很强;在橱柜底部铺上报纸,能为衣物吸湿防霉,报纸上的油墨味道还能驱虫。此外,平日喝剩的茶叶渣攒起来,晒干后用纱布袋或牛皮纸袋装好、封口,放进衣柜里。干茶叶有极强的吸附能力,让霉菌无处生长,还能让衣物散发阵阵清香。
双塔街道生活达人龚琳霞分享梅雨季节防潮防霉小妙招。
  现场,龚琳霞还制作了防霉包。用纱布把花椒、大蒜、茴香包起来,和大米、小米一起放进口袋后扎紧,防霉包就制作完成了。放在衣服或衣柜里,使用一段时间后,翻晾一下,可重复使用。
  解决地板潮湿温盐水、洗衣粉经济又实用
  横街社区的居民顾菊英家住一楼,每到梅雨季,家里总是又潮又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想尽了办法。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她得出了几条经济又实用的小妙招。顾菊英说,温盐水可以解决瓷砖、地板潮湿问题,将拖把用温盐水浸泡后拧干拖地,温热的盐水蒸发速度比冷水快,地板干的速度会比较快。同时,留在地板上的食盐成分,由于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钙,能够吸附水分,防止水汽在地面凝结,地板保持干燥的时间就延长了。
  处理浴室积水,顾菊英也很有一套。将洗衣粉分装到小袋子里,再在袋子上戳几个洞,放在需要除湿的角落里,可以吸收水分。洗衣粉吸水后结块,拿去洗衣服正好,一点也不浪费。顾菊英还提醒,黄梅天里浴室要多开排气扇,同时关上浴室的门,尽量保持浴室地面的干爽,避免水汽凝结。
  老房子的“防潮战”墙角撒石灰是一大绝招
  “每年到了黄梅天,屋里的潮气就很重。”71岁的张满阿姨住在金阊街道施林巷17号,这是一间40年房龄的老房子,屋后就是学士河,一到梅雨季节,墙上地上都是湿漉漉的。“我从婆婆那里学了一招,拿一些生石灰沿着墙壁洒上一圈,很管用。”张阿姨说,这是老苏州人人皆知的秘诀,石灰吸潮的效果很不错。
  同样,双塔街道锦帆路社区的居民韩丽芬也住在老房子里。据介绍,韩阿姨所住的通关坊7号大院是建于明朝的苏州市控保建筑——丁宅。由于房子是典型的木质结构建筑,所以受潮情况较为严重,韩阿姨最喜欢的防潮土方法也是撒石灰。“在墙角边撒一些石灰块,不但可以防潮,还有防虫消毒的效果,或者用报纸把石灰包起来放在室内,相当于一个吸湿机。”韩阿姨说,这些方法都是从老一辈那里学过来的,别看材料不起眼,防潮效果相当好,还有邻居用石灰块或洗衣粉包起来,放在衣服口袋里防潮,一个梅雨季下来,衣服没有任何受潮迹象。
  木质家具很怕湿黄梅天开窗通风有讲究
  施林巷17号是老宅,又是沿河而居,张满阿姨家的潮气要比普通居民大院更重一些。为了给木质的家具防潮,张阿姨特意把家具都垫高了,“湿气一重,木质的桌椅脚会慢慢发霉,垫高后通风效果更好,会好很多。”
  另外,根据张阿姨的经验,黄梅天里开窗也有讲究,“窗户开小一些,保证通风就可以了,尽量不要让外面的湿气进来,开窗时间最好在每天空气湿度比较低的下午。”此外,张阿姨还自制了防潮拖把,拖把头用的都是一些全棉质地的旧衣服、旧毛巾,用来擦拭木质家具或地板,尤其吸水。张阿姨说,年轻人喜欢用抽湿器,但是像她家这样的老房子,面积大,层高也足有3米多,使用抽湿器的效果不理想,还是土办法管用。(记者 吴丽婷 朱雪芬 实习生 王妍茹)

绵阳启动2018全民阅读活动,这份书单请收好…
英德市举办“童贺新春”2018少儿春节联欢晚会
吃上“定薪丸”
阳春市:切实抓好环保督查
我市加大打击走私力度 集中销毁走私冻品27吨
黄梅雨季正当时 “老苏州”传授防霉防潮土办法
邱晋雄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专题传达学习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
【兖州区】王骁督导视察城区绿化工程进展情况
沅陵农业:部署稻水象甲防控工作
农融会见美国旧金山广西同乡会代表团
市住建局全面加强建筑安全管理
中央、省驻遂单位廉政(洁)文化作品展开展
改革磨利剑——我市纪检机关创新工作纪实
鹤峰县400余名高一新生“开学第一课”学消防
西工大教授为城固山区学生作科技报告
脱贫不等不靠 多元发展致富——天全县仁义乡大田村村民张敏脱贫记
宜章县梅田镇:大力推进全镇脱贫攻坚大走访工作
宏业村街道第二社区:爱心包进粽子
建始官店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巡回培训
中国体育,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