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经济】创新——照亮中国经济新发展之路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被提升至国家发展理念的首要位置,天宫、天眼、墨子号、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创新为什么会成为当下的一大热点?风起云涌的创新大潮中,哪些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创新驱动,政府、企业该扮演什么角色?教育又该避免哪些误区?
  企业应创造市场需求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那企业在创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在《中国经济大讲堂》演讲时说:“中国这么多年的创新,主要是满足市场上现实的需求。但有一些创新不是去满足现实的需求。”以乔布斯为例子:“乔布斯做智能手机的时候,有人问他,说是不是应该做一下市场调查?乔布斯说不用做市场查。原因是市场上还没有这个需求,大家不知道有这个需求。这实际上就是乔布斯在创造需求。”
  “我们很多企业,包括大学科技研究人员,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个实际上就是创造市场的需求。”
  当然,在创新驱动中,除了创造市场需求,还要协同开放。现在企业竞争已经不完全是同行之间的竞争了。李培根说到:“未来的企业竞争,可能是三维的,甚至是更高维度的竞争。”
  创新驱动 满足现实需求
  创新驱动需要发挥政府的引擎作用,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与时俱进地改变政府发挥作用的重点和方式。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引擎,政府有怎样的优势?政府驱动创新的发力点在哪?
  李培根说:“我们现在的发力点就应该向超现实需求,向引领性创新或者说向创造需求的那种创新这个方面靠近一些。”李培根认为,我们长期以来重点支持的多半是跟踪型的、增量式的创新。
  近年来科技的高速发展,也得益于政府的支持,但是增量创新不是原始创新,它跟原始性创新跟颠覆性创新是不一样的。
  李培根院士认为,政府应该从满足现实需求,逐步转移到重点支持,创造需求。“所谓创造需求,就是说这些需求可能是超前的,甚至是我们想象的、虚拟的需求,是社会中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的。”
  教育创新
  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创新驱动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超越意识。其次,创新教育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李培根说:“没有这种自由,思想不可能活跃。只有思想活跃创新才容易迸发。”此外,李培根认为,创新需要情怀,学生应该用善意关注社会问题。
  创新,是植根于人的存在意义。在创新的同时还需要文化上的升华,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更长远的事,需要社会各界的多方努力。(央视网经济频道/央视财经《中国经济大讲堂》)

【文明你我他】向不文明行为说“不”!
九江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病区开放
南京启动房地产市场专项检查 河西南两项目违规被要求整改
惠东县:县工商联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90后被迫连续通话八小时,存款全被骗走,这是什么局?
【新时代·新经济】创新——照亮中国经济新发展之路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集美区软件工业招拍挂C16地块土地征收的通告
人民邮政为人民
找美联房屋中介卖房 钱款已到位却不协助办理过户
延长春节假期 不如用好带薪休假
打好三套“组合拳” 破解贫困“空壳村”
市教育局下发六条禁令 重拳整治在职教师有偿补课
南屏镇开展减油减盐健康膳食宣传活动炒菜时控制好你的油盐量
7月1日全国铁路调整列车运行图,银川新增列车一对
灵山一季度引资超50亿元
烟台获批两家山东省科技教育基地 重大成果公开展示
贺旺调研乡村振兴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工作
今年,我市主城区仍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邾城街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学习徐福明先进事迹
德安县蒲亭镇雁家湖社区开展防溺水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