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大王”带富一方乡邻
纯正的红薯粉条
“产品有化学成分,赔偿10万元。”在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这句话已是家喻户晓。他就是南阳十佳致富能手、卧龙区首届“最美卧龙人”、“红薯大王”谷光华。谷光华用七年的时间,带领3000多位种植户从10000多亩红薯地里年均多“刨”出1000多万元。
红薯救了他的命 据谷光华讲,在他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了5个孩子。“在我记事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种红薯,用俺爷的话说,这紫山脚下的人,都是红薯养大的。”谷光华的记忆中,一到秋天,家乡的田野、菜园以及房前屋后,都是绿油油的红薯田。
“我出生后,俺妈没有奶水,是俺爸用红薯汁把我救了过来。听俺爸说,当时看我饿得哇哇哭,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把红薯洗净,放在锅里用大火蒸,待红薯起锅巴后,从锅中取出红薯,用汤勺把锅底的红薯汁舀进碗里喂我。就这,居然把我喂活了。”谷光华说。
红薯变废为宝 在谷光华老家,红薯不值什么钱,都是人吃一份,猪吃一份,剩下的就扔了。14岁那年,谷光华的父亲因病去世,他也就随着兄长开始出门闯荡。有一次,谷光华到河北农村谈生意时意外发现,那儿的农民将红薯加工成红薯粉、红薯面,非常赚钱。“朋友告诉我,当地不产红薯,都是从外地买回来进行加工,然后又卖给产红薯的地方。”谷光华的心为之一动,红薯在老家没人稀罕,到别人家手里倒成了宝贝,为何不学学人家,拿红薯来致富呢!
说干就干,谷光华带着开油坊赚的钱,开始四处奔走,到省农科院购买优质种苗,请专家讲解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谷光华试种种苗成功。2007年初,在家人和村里的支持下,他与人合伙开起了“红薯合作社”。
靠诚信赢市场
一开始,谷光华创业并不是那么顺利。做粉条的头一年,因为刚入行受眼光局限,购置的设备技术落伍,粉子分离不彻底。粉条的净度、纯度不够,观感、口感差,最后只能作了猪饲料。
“我这个人性子特别倔,认准了的事情,一定要把它办成。”为提高粉条质量,谷光华从山东聘请3位专业粉条师傅做专业指导,还设置了10万元质量奖,在粉条的包装袋上郑重承诺:凡发现任何环节掺杂使假非纯红薯粉制作,均奖励10万元。
凭着“绿色食品”的招牌,高质量红薯粉非常受欢迎。谷光华“红薯计划”的名声不胫而走,如今远近乡镇的农民纷纷主动上门签订种植合同。就在今年4月份,谷光华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摸索,请教专家指导,终于实现了一年双季种薯计划,在每年的9月底10月初种薯,赶到春节采摘薯尖,填补青菜市场空白,待到来年3月份开始育苗的时候,不但省去了种苗的费用,也减少了人工。
带富一方乡邻 在谷光华的心里,他的“富民薯业”只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对待家人和员工的爱也丝毫不逊色。谷光华的老母亲,当年因患高血压导致偏瘫和老年痴呆。由于工作太忙,护理知识也不懂,就专门请了懂护理的保姆,有计划地帮着老人康复锻炼。在悉心照料下,谷光华的母亲基本恢复到病前状态。
在合作社管理中,他一直坚持用班车接送在合作社打工的农民工上下班,中午提供免费午餐。满足于这般优厚的条件,众多农民工放弃去外地打工机会,一心跟着他干。谷光华说:“我希望让我的父老乡亲,靠着家乡红薯发家!开发薯条、薯片,建立红薯园,让城里人来采红薯、吃红薯宴……”(南阳晚报记者 李 阳)
一晚查获3起酒驾 桑植交警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碑林区召开金融大数据产业杭州精准对接会
古台山林场举行金融产业扶贫业务培训
长天过大云 墨色转星斗
会同为87个贫困村配备村务专干
“红薯大王”带富一方乡邻
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下功夫推动高质量发展
吉首“创森”宣传进校园 46所中小学92所幼儿园全覆盖
市政府总值班室组织召开市直重点部门值班室规范化建设座谈会
福州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转发福建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关于发布高森林火险橙色预警信号(2018年第4号)并下达2018年第4号禁火令的通知
项目快步走群众都点赞
献给妈妈的爱
街道整洁有序 中秋佳节海口环卫全员坚守
山和新村道路工程招标公告
《聊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条例(草案送审稿)》征求意见
2018年南山计划安排土地整备项目13个
开平区开展国防教育 暨大学生征兵宣传活动
青川县加快推进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县创建
陈容全:主动作为,全力打造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三水区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宣传工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