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苎麻种植特色资源优势
双林镇走出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子
近年来,被誉为“中国夏布之乡”的双林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线,充分发挥苎麻种植的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村制宜,不断强化苎麻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强苎麻种植、夏布手工业品牌,走出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子。
建基地,做大苎麻种植面积
双林镇苎麻种植始于唐朝,历史悠久,2016年建立首个500亩高标准苎麻产业示范基地。为积极响应全县乡村振兴及产业发展战略,双林镇在原有苎麻种植基地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种的原则,计划用三年时间(2018年—2020年)将苎麻基地发展到5000亩。2018年新增1500亩,新建集贤200亩连片基地1个,100亩连片基地3个,50亩连片基地10个,10亩以上种植户30户,基本形成基地化、规模化的苎麻生产布局。并通过示范基地,重点村的示范带动效应,带领全镇农户千家万户种苎麻,做大苎麻种植面积。
新技术,做活苎麻种植高产高收
湖南麻商邹总带领其技术团队在双林镇双林村流转数十亩土地,新建苎麻育种基地,大力引进推广扦插培育的“中苎一号”和“国叶青”苎麻苗70万株,在原苎麻基地对现有苎麻进行剪枝、扦插、培育、育苗,目前已培育750万株种苗,供应全县8500亩种苗需求。同时,麻商邹总及其技术团队对当地村民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育苗培训,提高当地村民种麻技术,据了解,双林村许多村民已经掌握新技术,可以单独育苗。新技术的引进,将带动农民年人均从苎麻种植业增收500元以上,这不仅促进麻产量、品质和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也有助于实现苎麻高产高收。
搭桥梁,做强苎麻种植规模化经营
双林镇积极引进县内外有识之士在我镇投资发展苎麻规模经营,通过对外招商、人才引进等方式搭建桥梁,现已引进麻商邹总在我镇集贤村建有200亩苎麻种植基地,同时加大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力度,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源共享、信息共享、行业自律、风险共担的优势,巩固和发展农民经济组织,先后成立了1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引导农户利用责任山和责任田积极扩种苎麻,已有800多户农民加入苎麻种植生产经营,并为合作社农户提供生产经营和技术服务,做强苎麻种植规模化经营。
延链条,做深苎麻种植产业化发展
以苎麻种植基地为基础,走“基地+农户+公司”发展模式延长苎麻产业链,着重在夏布产品加工、夏布产品销售上下功夫。在提高夏布产品附加值方面建有徐小红夏布绣培训基地,聘请专业绣师为夏布手工业者培训,制作精美夏绣产品;在产品销售方面线上线下销售并行,线下以分宜恩达国际麻纺公司为依托,推进夏布产品品牌化经营,线上依靠在外从事电商大户的丰富经验,拓展夏布产品销售渠道。在纵向、横向上做深苎麻种植产业化发展,形成苎麻种植、手工加工、夏布产品销售一体化产业链。
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双林镇苎麻种植基地从500亩到1500亩,在苎麻种植技术上的更新与突破、在产业链条上的纵向横向拓宽,都在推动着苎麻种植向着规模化、产业化踏步迈进,这不仅让苎麻种植成为双林镇农业产业发展的领头雁,也为双林3.2万人民实现农业强、农民富的愿景蓄势待发。
绿色环保我先行 多肉种植乐淘淘
丹东市政府下发《通知》: 坚决遏制投机炒房 支持刚性住房需求
我市召开全市防汛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武隆:科普下乡助力“科技脱贫”
爱心单位关爱一线环卫工人
双林镇走出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子
“我把福州寄给你”作品征集今日截止
迎江区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区文化委情况反馈会议召开
加大电视剧监测力度,确保播放管理有序规范
中共南昌市委召开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
普陀区商务委(旅游局)赴上海美易假期国际旅行社检查
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蓬安县召开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工作法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工作协调会
唐山召开生态环境深度治理现场观摩会
百余家钛板带企业齐聚宝鸡 共谋产业发展
全国首家高科技儿童税收体验馆开馆
数字杭州位居百城“领导者”序列
全市4个开发区试点“证照分离”改革
保持定力坚定信心 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雪莲路千米路段破损严重何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