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业发展不仅赋予了阳泉人民更多的绿色生机,也让更多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绿色福利”:一幅天蓝、地绿、水秀的绿色画卷徐徐展开,散发着迷人的风采;一项项林业产业和生态扶贫工程让更多的乡村百姓鼓起了口袋,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过去的一年,全市林业建设以生态脱贫攻坚统揽全局,以荒山增绿、群众增收为主线,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积极创新运作机制,在“一个战场”上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
绿化新成绩:造管并重林业产值达10亿元
去年春天,盂县林业局组织人员在西潘乡李家庄村林下种植了300亩连翘,并带动林农学习连翘种植的相关知识、技术。在技术的支撑下,山上的连翘苗成活率很高,这些连翘叶会有公司定时来收购,为村民带来增收机会。
李家庄村的300亩连翘是全市去年新种植2200亩连翘中的一部分,也是我市林业产业发展的一个镜头。2017年,我市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以国家生态造林、脱贫攻坚林业项目等工程为重点,高起点规划,精准化布局,规模化治理,专业化实施,在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省定任务4.92万亩的基础上,全年完成各类营造林10万亩,完成义务植树200万株,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10个,实现林业总产值10.18亿元。
核桃、油用牡丹、皂角是我市林业产业的重点。2017年,我市核桃产业完成提质增效2万亩,全市核桃总产量达607.5万公斤,与龙头加工企业深度合作,总产值达1.87亿元。我市林业部门积极落实《关于做好油用牡丹、连翘等乔灌木种植的实施意见》,全年新发展油用牡丹1350亩、连翘2200亩。此外,我市积极争取省林业厅项目资金支持,全市首个皂角采穗圃成功落地,全年完成各类育苗4万亩,新育苗木0.5万亩。此外,随着生态环境的转变,生态旅游逐步兴起,去年我市生态旅游接待27万人次,旅游收入超百万元。
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结合,将阳泉现代林业建设推向了一个高峰,阳泉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如何保护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2017年,我市不断加强市县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全市森林防火形势持续稳定,特别是盂县将森林防火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实行“政府采购、合同管理、绩效评价、信息公开”的管理办法,将全县14个乡镇453个行政村221万亩有林地划分为3个服务区域集中发包,根据划分区域森林防火难易程度和服务时限明确项目服务费用投入,对服务内容、服务区域、实施主体、专业能力、工作职责等逐一细化,跟踪管理购买的森林防火服务,实行动态考核。此举有效解决了防火经费不足问题,调动了森林防火队伍的积极性。
此外,我市林业部门还不断加强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全年共查处各类案件47起,有效保证了项目建设依法、合理、规范使用林地。
脱贫新进展:46家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带动千余人脱贫
郊区旧街乡后山村的贫困村民李光荣在加入郊区龙泉沟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后,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龙泉沟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中,有近70%的社员是有劳动能力、就业困难的贫困户。2017年,合作社积极争取林业扶贫攻坚造林工程,使贫困社员有了稳定的收入。据统计,郊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运行规范,兑现贫困人口工资214万元,带动农民实现了精准脱贫。
2017年,我市林业部门发挥行业优势,因地制宜提出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森林资源管护、核桃提质增效、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五大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我市制定出台《2017年林业生态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定期召开行业脱贫会议,细化目标任务,大力推进五大生态工程。各县区还出台了《扶贫造林工程议标办法》。
我省将荒山造林纳入生态脱贫攻坚范畴后,实施机制、运行模式、工程布局、投资标准较以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我市各级林业部门积极开展各项前期工作,引导条件成熟和经验丰富的优秀领办人创办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各县区按照我省下发的《关于扶持发展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意见》,由县区政府向社会公开发布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领办人招募公告,公布具体领办条件,并组织相关部门对申报人进行遴选和资格审查。去年,全市成立46家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完成荒山造林2.8万亩,生态脱贫1065人。
改革新实践:国有林场改革激活发展动力
我市有狮脑山国有林场、平定林场和盂县诸龙山林场三个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13.77万亩。按照我市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计划到2020年,我市国有林场事业编制减少30%左右,通过逐年编外人员自然消化和生产机制创新,实现职工全员在编在岗、森林管护购买服务、资源监管分级实施,基本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任务。国有林场改革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列入各级财政支出计划,从而让林场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林业事业。
去年,我市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完成了国有林场道路规划及国有林场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出台了《阳泉市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3个国有林场的林地全部纳入永久性公益林并完成落界工作,托管了5万亩集体公益林。市级国有林场改革评估验收工作全面完成,成为全省第一个申请省级验收的市。平定县率先将平定林场纳入全额财政预算和“两险一金”保障,走在全市的前列。
过去的一年,我市林业工作各项目标落得实、落得准,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在日前召开的全市林业工作会上提出,2018年,各级林业部门将把工作重点放在“啃骨头、补空当、保连接、提档次”上,推进重点区域绿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建设8个省级绿化示范村,每个县区要再确定10~20个村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目标一出,如同箭在弦上。盘点过往,展望未来,2018年已经启程,守护绿水青山的践行者将再出征。(卢建国 任继萍)
平湖以组合拳破解能源“双控”执行难
“兴隆坊”开工“度假区”亮牌榆中特色旅游“升温”
宁乡文物局联合湖南经视开摄“人文潇湘”系列文物纪录片
市委常委、副市长龚玉泉参加全省侨务工作会议并作经验交流
“亲情中华·欢聚扬州”戏曲演出昨上演
让百姓获得更多“绿色福利”——2017年我市林业工作回眸
陆丰举办企业用工招聘会
以歌传情以舞会友 多彩民俗大放异彩——良庆区传承民族民俗文化展现发展新气象
2331户家庭“摇中”公租房
舟山渔民画:斑斓色彩汇成海洋风情
“小黄人”成“网红”
长春经济增速突出 听听市委书记王君正怎么说
李锡勇督导检查环境整治等工作
省调研组来宿迁调研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落实情况
海城区开展水产加工企业专项整治
小区居民盼微循环公交,负责人说城中村拆迁改造完成后安排
“西湖”桂树黄色花苞缀满枝头
菊花“香”传十五载 花香园美醉金秋香坊区第十五届菊花展打造一场菊花与文化相结合的视觉盛宴
小绿豆华丽变成“金豆豆”
两岸青年共谱创业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