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川(右)与同学
(记者 张玲)“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说上一句话语,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十年前,他是四川“512”地震灾区的一名小学生,在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南理工”)志愿者姐姐的陪伴与抚慰下,走出灾后影响;十年后,他是南理工的一名学生,还是该校兵器教学中心的一名志愿讲解员——他活成了“她们”的样子。
忆当年:老师大喊“快跑” 地面似在“游动”
“那天中午在2楼的教室午睡刚醒,还迷糊着,就听见老师在使劲喊‘快跑’,我们都往楼下跑,往学校外跑。跑到楼下,看到地面好像在‘游动’,街上的人都在乱跑乱叫。”尽管已经过去十年了,但十年前的那场“512”地震在当时年仅8岁的何振川记忆中印象深刻。
张婷婷(后排左一)吴思宇(后排右一)与孩子们
何振川说,他所在的德阳受地震影响不算大,所以在灾后没两天,他就随着家人自发组织的救援车队去了汶川,给灾区中心的人们送去一些食物。“当时下着雨,很多建筑都坍塌了,所见之处满目苍夷……”
南理工志愿者奔赴灾区 协助学生走出灾后影响
2008年四川“512”地震灾害发生后的9月,南理工2008届本科毕业生吴思宇和2008级研究生张婷婷作为社工志愿者,赴灾区参加灾后希望学校建设工作。她们跟着张曙教授一起来到德阳天元小学,参加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共同主办的四川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当时,何振川是该校四年级的一名学生,刚好是志愿者重点对接服务的年级。
帮扶地孩子们开展活动
带队的张曙教授说,当年来到天元小学后发现,虽然天元小学在那次地震中没有人员伤亡,但很多孩子灾后的行为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随即,张曙教授将工作重心定在了协助学生走出灾后影响,致力于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品质塑造和学习能力提升。
何振川成了跟着志愿者姐姐的快乐“小尾巴”
张婷婷说,来到德阳后的走访中发现,何振川家是一个流动家庭,小何在班上缺少归属感。为此,志愿者们就和小何爸爸妈妈沟通,让他们多参与到小何的成长学习中来,帮助小何融入到班级中去。在志愿者的建议下,小何有了第一个在班上和同学们一起过的生日,有了放学后小何和同学们一起写作业,妈妈在一旁给同学们做寿司的温馨记忆。渐渐地,小何爱说爱笑了,成了校园里跟着志愿者姐姐的快乐“小尾巴”。
天元小学校园建后的近期照片
吴思宇说,何振川是个个子矮矮的,小脑袋瓜特别灵光的“小尾巴”,总喜欢跟着志愿者们忙前忙后,出黑板报、打造社工之家、课后复习,总少不了他的身影。志愿服务的三年,就是通过千余个日夜的帮扶相助,把何振川这块被掩盖住光芒的“璞玉”挖掘出来的三年。进入中学后,何振川逐渐在学习中显示出了实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中组一等奖、高中组三等奖,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获奖。
灾区小孩考上志愿者姐姐母校 也成了志愿者
十年间,何振川与当时到灾区做志愿服务的吴思宇和张婷婷从未间断联系,他们时常打电话,时常通视频,聊生活,聊学习,聊未来。
天元小学校园建后的近期照片
高考时,何振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志愿者姐姐的母校。出于从小热爱兵器,出于南理工机械工程学院兵器专业在全国数一数二,更出于在十年前的震后,南理工的两位志愿者姐姐奔赴灾区,三年陪伴,一千多个日夜帮扶,如一道温暖的光,给他照亮了前行的路。
如今,何振川是南理工机械工程学院兵器专业2017级的一名学生。来到南理工学习的大半年来,何振川渐渐成长为了学习生活双能手。他把当年志愿者姐姐带着他学习,带着他搞活动的经验搬到了大学同学间,带着大家搞宿舍卫生,带着大家做好阶段复习。同时,他也是该学员兵器教学中心的一名志愿者——兵器讲解员。
采访末了,何振川告诉记者,几年前,他又去了一次汶川,他说,再见汶川,跟十年前有天壤之别,“道路干净多了,建筑修好了,更漂亮了。”
九龙坡:华岩镇"情暖夕阳"助老行动让老年人老人所依
【黄冈发布】蕲艾生长的地方,演绎产业嬗变传奇!
左权县开展“春雷护绿”行动守护绿水青山
保护区将设置海钓证准入门槛
“童心向党”迎“六一”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汶川地震灾区小伙十年成长记
到樊城文体局报名 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
北京除夕PM2.5峰值浓度近六年最低
磁县首家纳税超亿元民营企业在磁县经济开发区诞生
好危险!这车顶个“烂脑壳” 开了近千公里
全市党委办公室系统巡视整改工作动员会议召开
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三服务”工作新局面
泗洪县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研讨意识形态工作
五城联创——创建新型智慧城市:创建新型智慧城市 让城市发展更有质量
周孝广:不比阔绰比公益
试点工作专题网站
宁波第二期名校长工作室启动
湘潭市安监局多措并举助推乡村振兴
王伟参加衡水市老白干集团系列活动
鄞州:保养泵站修剪行道树
二维码被撕6处直饮点“停摆” 小学生调研揭了直饮水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