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改委:资源化处理建筑垃圾重获新生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武玉姗 蒲长廷)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进行,如何更环保高效地处置建筑垃圾成为现实问题。记者今日(16日)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通过精细化治理、资源化处置,建筑垃圾将重获新生。
鼓励再生产品多渠道利用
近日,市住建委会同市发改委等10个部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建筑废弃物在拆除现场存放时间不得超过半年;鼓励使用移动式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置设施,对建筑废弃物现场资源化处置,应实时监测重点污染物;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资金将予以支持,建筑垃圾处置费用标准试点按不高于现行建筑垃圾处理费标准150%执行。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为再生产品利用提供了“出口”,明确拆除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去向。“鼓励全社会提高意识,共同参与,既发挥各区主体作用,也鼓励各相关部门、施工单位、项目单位等参与进来,共同促进再生产品利用。”
意见中明确,拆除类项目,应当在拆除现场实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各区可因地制宜建设1-2个临时性(或半固定式)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待任务完成后拆除,规划国土、环保等有关部门应依法加快办理相关手续。
据介绍,下一步,本市将继续提高建筑垃圾的处理能力,以资源化处理为主,同时将打通再生产出口,并进行精准化调度。
建筑垃圾监测用上卫星遥感
为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本市已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违法建设拆除完成进度进行动态跟踪监测,重点针对建筑垃圾的产生、垃圾堆放面积、处置清运进展进行持续监测与分析,及时掌握拆违地块范围内的建筑物拆除、建筑垃圾堆放、场清地平、留白增绿现状信息,为决策和监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上午,记者在二十一世纪公司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着监测点位每月的监测影像。记者了解到,遥感可以动态监测拆违的进度以及建筑垃圾处置等实时进度,卫星可以保证实时点位,按照任务来自主调度。据介绍,在2017年和2018年共对大兴、通州、房山等区域12000多个重点拆违点位进行监测。
拆违过程中如何开展卫星遥感动态监测?据介绍,拆除前:监测地表覆盖情况,建筑面积、分布等信息;拆除中:开展拆迁进度监测,判别工程未拆除、拆除未平整、绿网覆盖;拆除后,监测建筑垃圾分布、建筑垃圾消纳、拆迁是否平整和绿化等状态。按区、街乡镇对各类情况占地面积进行统计并制图。同时,卫星遥感影像及监测数据成果可为监督检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市地税局现场调研献策排忧解难
市计算机学校:培训大会促成长
向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开展节前走访慰问
安达爱尚车友会一片爱心献孤老
大鹏新区城市建设局开展工地扬尘污染防治专项督查工作
北京市发改委:资源化处理建筑垃圾重获新生
高新区第一小学开展“珍爱生命”主题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彭山区区属国有公司开展城乡党建结对共建活动
天心区赤岭路街道新丰社区打造党支部网格化管理
衡水爱之光公益协会助力贫困学子圆梦大学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今年太原慈善职业技术学校继续在晋城市招收贫困学生
古塔区编委办深入学习机构编制法规和条例
大手拉小手,快乐学税法!平远开展税法进校园活动
一场盛大的“选美”活动即将开始,谁是你心中的“嘉兴十美”呢?
市欧美同学会召开座谈会 纪念毛泽东莫斯科大学讲话六十周年
常德技师学院学生周杏子获2017“技能雏鹰”奖
第四批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公示名单发布安徽理士电源技术公司入选
​李水华:借鉴先进 聚焦重点 务求实效
关于全市燃煤散烧治理工作第二轮交叉检查情况的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