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统计局"垃圾分类"调查 分类知识掌握不足成主要难点


  宁波垃圾分类工作群众知晓率如何?满意度又如何?为了更好地了解具体情况,宁波市统计局于今年6-7月,对中心城区1750位市民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群众感知度调查。昨天,调查结果出炉了。记者发现,此次市统计局的调查结果与现代金报此前的调查结果,不少地方不谋而合。
  此次调查显示:上半年宁波垃圾分类工作群众知晓率达90.9%,较2017年底同类调查获得的知晓率提升2.5个百分点;7项指标满意率均有所提升;垃圾分类工作的薄弱环节仍集中在群众垃圾分类参与意愿低和分类知识掌握不足两方面。
  出谋划策
  调查显示
  “知晓率”和“满意率”双提升
  如今,宁波各地垃圾分类工作如火如荼举行。接受调查访问的1750位市民中,对宁波开展的垃圾分类工作表示“知道并且非常清楚”的比例有53.0%,表示“知道但不太清楚”比例有37.9%,两者合计90.9%,较2017年底提升2.5个百分点,另有9.1%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
  而现代金报此前的调查也显示,对垃圾分类工作“比较了解”占比超过了60%。
  对此,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表明我市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效果持续提升。
  为全方面了解群众的满意率情况,调查从“政府工作”、“社区工作”、“群众自身”3个维度7项指标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2017年底相比7项指标满意率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
  积极的奖励制度
  能提高市民参与度
  如何提升群众垃圾分类参与意愿?宁波市滨海城市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宁波市科普专家讲师团成员朱友君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何镇飚教授分别给我们出谋划策。
  增加文化时尚元素,让市民愿意用
  朱友君建议,垃圾临放区域和垃圾分类设备上增加文化时尚元素,让市民愿意用。
  “垃圾分类设备造型除保留必要的标准标识外,可以增加些宁波历史文化元素,或者设计很萌的图案色彩,变成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给来宁波的国内外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在城乡规划和小区建设设计上,应设置合理的垃圾分类存放区域,竖立明显且有趣的垃圾种类指示牌。既然窨井盖、公厕墙面、公共电话亭等市政设施在不少城市能成为艺术家创作载体,那么垃圾临放区也可远离阴暗角落,变成市民不讨厌的公共艺术小空间。”朱友君说。
  加重法制对垃圾分类的管理力度
  朱友君建议,从被动角度,还应加重法制对垃圾分类的管理力度,让市民互相监督“必须用”。悉尼、新加坡、韩国等地城市管理成功,关键原因之一是“重典治乱象”。宁波属于计划单列市,拥有针对城管、文化等领域的地方立法权,也具备了创设本地管理垃圾分类特色规范的法制基础。
  “我认为,要与市民的诚信教育、普法教育相结合,对次数多、行为恶劣的垃圾丢放者,采用通告、曝光、训诫等方式,甚者可以采用罚款和纳入市民征信体系,影响其贷款、高铁等生活消费,适当加大恶意者的法律负担。”朱友君说。
  积极的奖励制度能提高市民参与度
  除了以上两点,朱友君还认为,要扩大相关企业和热心市民的参与渠道。
  一方面,要争取从欧美优秀城市引进成熟或者先进的垃圾能源处理技术团队,利用生物技术、激光技术等,避免单纯的焚烧和填埋。此外,建议城管部门在对共享单车乱放有效管理的经验基础上,可以借鉴设计,尝试将共享机制用在市区垃圾分类和回收分配平台上,提高全市设备和环卫人员的利用率。
  另一方面,更要将类似免费发放垃圾袋、桶的被动任务进一步深化,在一些新小区、高档小区,针对垃圾堆放区域采用家庭实名刷卡制,对达标者进行积分兑换奖励。同时,将青少年生态教育、专家对市民的科普教育、单位对职工的资源节能教育结合一起,通过垃圾桶、垃圾电子系统设计大赛等活动,让市民和专业人士踊跃提供金点子和创意作品。
  何镇飚教授也认为,积极的奖励制度能提高市民参与度。对于正确使用垃圾分类的家庭,通过垃圾袋上的代码,直接给予相关家庭物质和精神奖励,或者通过公开表扬的形式,让更多家庭和个人,以正确垃圾分类为荣。同时,发挥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积极应用,可以扫一扫垃圾桶上的二维码,就能确认垃圾应该丢到哪个桶里。
  薄弱环节
  群众对垃圾分类参与意愿低
  从调查中,记者发现,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率最高,分别为90.3%和87.2%;对社区工作的满意率也相对较高,分别为82.1%、85.2%和82.0%;反而对自身垃圾分类的意识和参与意愿的满意率较低,分别为76.3%和80.6%。
  而现代金报此前的调查也显示,近半受访者在日常处理垃圾中,不进行垃圾分类,而是直接倒进垃圾桶。为什么分类的参与意愿低,有市民觉得,清运环节不达标,他们的积极性就会不高。
  “这说明,群众看到了政府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努力,也对社区的具体工作相对较为满意,但是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远远未被激发出来。如何激发群众的热情应该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不足
  此次调查还显示,只有57.1%的群众能够正确回答“厨余垃圾应该投入绿、蓝、红、黑4种颜色垃圾桶中的哪一种”。调查中受访群众也坦言,“群众对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不够”是当前垃圾分类工作的最主要难点之一。
  现代金报此前的调查也发现了此类问题,也有市民提出,希望能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力度。
  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虽然回答正确的比例比上一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但仍表明有超过4成的市民未正确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当前,宁波的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一半多,如果能将厨余垃圾单独正确地分类投放,实际上就已经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生活垃圾分类。 现代金报通讯员胡鑫国 记者叶佳

晋城:市民求知讲堂8月推出4场讲座
上海保监局召开“上海保险业十九大精神学习会”
王拴虎一行来延调研淤地坝水库防汛工作
我市召开2019年重点项目谋划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工作会
市文卫工会推进“六型”工会建设
宁波统计局"垃圾分类"调查 分类知识掌握不足成主要难点
邻里矛盾妥善解决社会和谐共同营造 芦山警方提示:邻里之间发生纠纷不应大打出手
400多名留守儿童进城看戏 望城区41名爱心妈妈与困境留守儿童结对
激发改革开放的新活力——三论做好新一年经济工作
“五一”过后办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
春运前三天 东莞市发送旅客近150万人次
琼州海峡昨日14时起全线停航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2018年全市“扫黄打非”工作会议召开
“七夕节”孟津新人迎来结婚登记高峰
黄岩供电局为蔬菜大棚安全“过冬”进行“体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11批次食品 抽检不合格
埇桥区三八街道银银河社区党员志愿者积极救灾
哈科会11日在哈开幕千余科技项目参展,展出面积扩大到两万余平方米
专家“把脉”中国电影市场:提升品质方能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