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茶座】持之以恒清理“奇葩证明”


主持人语:简政放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各地必须把相关要求落实落细,抓出实效,持之以恒发现并清理群众身边的“奇葩证明”,不断改善服务环境,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10月17日《成都晚报》报道,日前,老家在西充的张先生母亲来成都探亲期间突发疾病入住成都某三甲医院,并事先向老家医保局报备,明确要在成都就医。谁知出院后回老家报销医疗费时被当地医保局要求出具“探亲证明”才能报销,然而张先生所在社区并未为其出具,“社区说这个证明早就取消了,现在开不了。”
或许有人会认为,“探亲证明”算不得“奇葩证明”,毕竟以往确有这项证明材料存在。但是,随着近几年中央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各地都已经逐步取消了此项证明材料。仅报道中的城市而言,成都和南充均在去年就已取消了“探亲证明”。这足以证明“探亲证明”并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也不符合群众利益需求,理应被列为“奇葩证明”。
“奇葩证明”的死灰复燃,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前段时间,国务院第二十四督查组在贵州就接到过群众反映,异地就医报账却被要求出具“就医医院是医保定点证明”,导致群众来回折腾6趟未能报销。追溯以往,类似问题更是不胜枚举。
清理“奇葩证明”难吗?答案是否定的。一般而言,清理“奇葩证明”脱离不了“上给意见下执行”的框架。各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应规范性文件后,必然会对相关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公示和宣传。哪些证明可开,哪些证明不可开,政府有明确规定,只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根本就没有“奇葩证明”的生存空间。那么,需要追问的就是各部门、各单位的执行力问题。这点其实在问题曝光后,涉事单位的回应就可看出一丝端倪。如此次“探亲证明”的官方回应,“宣传资料没有及时变更,由业务经办人员口头告知,因业务量大,并未能做到一一告知,造成了误会。”即便如官方所言,也无法回避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对政策掌握不透彻的问题,或许这才是“奇葩证明”清理难的最大“病根”。
“奇葩证明”难以灭绝,严重阻碍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对此,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深刻反思,认真整改,否则“奇葩证明”就会一直成为群众办事的“中梗阻”。
当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简政放权的决心和力度都是空前的。李克强总理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出台点硬措施,从制度上整治“奇葩证明”。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更严格、更完善的制度出台,从根子上铲除“奇葩证明”的滋生土壤。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坞城南路恢复通车840、877、870路公交恢复原线运行
安宁开启“一心四区”建设新征程
厅市会商汇聚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动能
周连华调研食品安全工作时强调坚持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
【老徐茶座】持之以恒清理“奇葩证明”
临沂市经济工作暨金融工作会议召开
西峡县重阳镇“2018新上岗教师深山大巡行”圆满成功
母亲签名的遗嘱却被判无效 法院:选错见证人
武鸣区文化馆再次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
紫金部署教育振兴工作 全力创建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
乐广高速:7天送走58万辆车
凤岭公园建设已完成90% 系列文化雕塑成又一亮点
义乌农商行3亿元支农贷款助力春耕
今天您礼让了吗(一)
泗县:变上访为下访听民意暖民心
长沙市统一战线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大会召开
9月23日秋分 厦门将在同安举办首届农民丰收节
市科技局召开纪律教育集中学习会议
防城工商多措并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