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法官帮申请人要回案款
执行干警将被执行人送进拘留所
“什么?‘终本’了?你们为什么不给我执行?”当得知执行案件被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当事人无一例外都是这一反应。他们认为“终本”的意思就是法官再也不会管这个案件,自己的债权被束之高阁,没希望了。
其实,“终本”就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一般来说,是指经法院穷尽法律规定的财产调查手段和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方式予以结案。
“终本”并不是终结。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执行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法院经核查属实的,会立即恢复执行。
案例1 债主“霸占”房屋 法院强制腾房
郑某是木工,2015年5月,包工头朱某承接了一个装修工程项目,于是找到郑某,将该项目的木工活包给他。双方就工程质量、单价、工程进度、付款方式等做了约定。
郑某进场施工后,却发现现场与朱某的描述不符,于是,郑某向朱某提出更改协议的要求,后双方达成口头协议。
郑某按时完工后,找到朱某结算工程款,对方却一直拖欠5万元工程款未支付。多次催讨无果后,郑某将朱某告上法庭。
2015年10月,法院依法判决朱某支付郑某工程款5万元。
判决生效后,朱某却未按期履行还款义务。2016年1月,郑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多次寻找,却始终找不到朱某的下落,也查不到其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无奈之下,法院裁定终止了本次的执行程序。
2018年7月,申请人郑某找到执行法官,称已找到被执行人朱某的地址,申请恢复执行。
执行法官了解信息后,马上恢复了案子的执行程序,并在申请人的指引下,找到了被执行人朱某,法院认为朱某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遂依法对其实施了司法拘留。
听说要被拘留,朱某立马声称还钱,最终该案的执行款全部兑现到位。
案例2 “黑名单”再显威 “终本”案件“老赖”主动还款
2010年12月,贵阳的司某与白某因感情破裂,协议离婚,双方约定,儿子由男方白某抚养。2011年,司某认为白某无法照顾小孩子,向法院起诉变更抚养关系。
后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儿子由司某抚养,白某每月支付抚养费3000元,直到儿子18周岁。
调解协议生效后,白某却没有按期履行协议内容。于是,司某只得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由于白某外出务工,执行法官多次寻找却始终找不到白某的下落,也查找不到可供执行的财产,白某的父母也不知道白某的下落,无奈之下,法院裁定终止了本次的执行程序。
案件虽然“终本”了,但执行法官始终未曾放弃寻找白某及他的财产线索。随后,执行法官还将被执行人白某纳入了“黑名单”。
2018年8月,处处受限的白某,苦不堪言,只好主动联系承办法官,将全部执行款兑现到位。
案件“终本”不是终结
云岩区法院执行局局长向阳介绍说,所谓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主要是指经法院穷尽法律规定的财产调查手段和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法院将暂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并做结案处理,待发现财产后继续恢复执行的一项制度。
“终本”并非是能轻易作出的裁定,它有着严格的适用条件。2016年10月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和今年5月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规范近期执行工作相关问题的通知》,对适用“终本”的要件做了严格要求,案件被裁定“终本”,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已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二)已向被执行人发出限制消费令,并将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三)已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发现的财产不能处置;(四)自执行案件立案之日起已超过三个月;(五)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已依法予以查找;被执行人或者其他人妨害执行的,已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构成犯罪的,已依法启动刑事责任追究程序。
“终本”也不是执行程序的实质性终结,而是暂时的程序性的中止。“终本”后,被执行人继续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仍在。
具备执行条件,立即恢复执行
向阳表示,对法院而言,“终本”也并非“一终了之”,一旦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法院经核查属实后,将立即恢复执行。
法院也并非被动等待申请执行人提供财产线索,而是会在“终本”后的五年内,每六个月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一次被执行人的财产,发现财产符合恢复执行条件的,将依职权恢复执行。
说到底,“终本”,是为了让一线执行法官从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中解脱出来,腾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应对那些被执行人有实际履行能力的案件,从而提高实际执结率。
“终本”后,其他“后台”程序依然运行,“老赖”依然被惩戒,申请执行人的权益仍被关注,一旦符合条件,执行程序仍将开启。
“‘终本’只是暂时的,我们的执行干警也会一直在努力。失信者寸步难行,‘老赖’是逃不掉的。”向阳说。
“一、三、五管理模式”,拒绝消极执行
近年来,执行案件逐年递增,对于当事人来说,申请法院执行,最怕遇到的,就是案件立案之后,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主观上不积极主动采取措施,致使案件执行效率低下,贻误执行最佳时机,这也是目前当事人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
“建立反消极执行、乱执行长效机制,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向阳说。为了制止和防范在执行工作中出现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的情形,云岩区法院不断提高执行干警的自觉意识和强化执行干警的责任感,从主观上消除人为消极因素,并建立和完善执行机制,做到制度管人,克服消极执行,促进执行案件良性循环。为此,云岩区法院专门制定了“一、三、五”管理模式。
即收案一个月内,由执行法官自查、梳理案件,制定工作计划;收案三个月未执行案件,由团队负责人核查本团队案件办理情况,为执行员查漏补缺,签字后对案件进行督促;收案五个月未执行的案件,由局长督察,并逐案听取情况汇报,联系实际制定可行的执行方案,以最大限度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
信访不如直接找局长
云岩区法院执行案件数量巨大,且急速上升,到访当事人人数众多。
由于执行工作的特殊性,查封、搜查、抓捕……执行干警往往白天奔走在宽街狭巷,夜晚忙碌在各个执行现场,每天外出办案,难以一直呆在办公室办公,造成有些当事人找法官难的情况。
为了缓解这种矛盾,不让老百姓白跑,云岩区法院将一楼的办公室,改成了“执行接待中心”。
安排执行法官,每周固定时间值班接待,并向当事人公布,当事人可以在接待日集中反馈。
还设立了“局长接待日”,对案件或执行过程有意见,还可直接找执行局长反映。
“每周我也会在固定时间接待当事人。”向阳局长说。云岩区法院通过建立执行接待大厅,让当事人长期反映的“找法官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信访案件也直线下降,“从2013年的一年63件,降到了2018年只有6件。”
“与其信访,还不如直接来找我,在我的接待日里,非常欢迎当事人来找我反映案情,一起商量解决执行方法。”向阳说。
规范执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抗拒执行,也是导致执行难的重要原因。
规范执行流程,旨在明确执行工作中的必选科目,确保在任何一个案件中穷尽执行措施,使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行为均受到应有制裁。
向阳表示,云岩区法院运用执行案件流程系统,按节点方式管理,做到全程留痕、全程监控;
执行过程佩戴执法记录仪,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对执行实施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防止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的发生;
严格规范执行流程,在启动、调查、处置、结案各阶段均按程序推进,避免拖延执行的发生;
建立健全执行案款管理长效机制,在银行设立执行案款专用账户,实行执行案款专项管理、专款专付,并要求执行、财务部门分工负责,做到案款流转透明,发放及时;
同时,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执行裁判文书。通过报纸、电视、微博、微信等等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并通过发布典型案件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进度和效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市海洋与渔业局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王威亮调研和林县乡村旅游示范点项目
我市将在春节前夕举办3台文艺晚会
湘潭市房产管理局关于裕丰新城国际紧急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公示
新买冰箱第二天就坏商家只修不换起争执
终本”?不是不管!云岩区法院告诉你:别想错了
马山县:能手乐“回流” 乡村“升级”快
2018全球INS大会西安开幕 创业者和行业精英进行思想“碰撞”
[朝阳区]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会议
江油小匡山下,冯家两代人接力守护李白读书台
《人民日报》和央视同时关注亳州
本市34家驾培机构因违规被责令整改、停止招生
兰溪“十大行动”力推工业高质量发展
花冠路建设 如火如荼
"支教奶奶"周秀芳爱心基金昨成立 把爱心传到更需要的地方
济南第2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在建 危险垃圾给有资质企业
云岩区审计局深入实地调研小关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
颍州区四个维度创建教育强区
三区天然气实现同网同价
【网络中国节·清明】龙湖街道移风易俗树立 文明新风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