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花都讯 9月4—7日,我区邀请《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新华社、央广网等驻粤部分中央媒体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广东省内媒体到对口帮扶的贵州毕节市织金县、黔西县开展采访活动。花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邹璇参加现场采访活动并与派驻扶贫干部进行座谈。
采访团先后到织金县板桥镇白果村、以那镇五星村、大平乡等地以及黔西县林泉镇豌豆苗一体化基地、林泉镇智慧城镇综合信息管理站、红林乡漆树村养峰基地、毕节市色妆靓鹃职业培训学校、花溪中学、贵州健群鞋业有限公司、黔西县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园、新仁乡化屋村等地进行深入采访,了解东西部协作活动开展以来花都区帮扶两地取得的成果,见证两地自对口帮扶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织金帮扶重基础
花都区投资500万元实施对板桥镇白果村对口帮扶,健全文化广场、生态停车、观光步道等基础设施,投资助力当地群众发展竹荪、油用牡丹种植和生猪养殖等项目。同时还牵线搭桥,成功招商引资6亿元规划3000亩的中和园林项目落户白果村,并与白果村结成帮扶对子,免费为白果村安装价值120万元的景观灯,安装了价值20万元的led显示屏,赠送价值近10万元的山楂树100棵,顺利帮助白果村村民摘掉“贫困帽”,朝着小康生活迈进。
在以那镇五星村,花都区通过与贫困户建立长效利益连接机制,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实施大棚蔬菜种植,覆盖贫困户530户,为农户提供就业和种植技能培训,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花都区对大平乡饮水工程进行对口帮扶,采取直补的形式,由农户自行修建小水窖,直补资金每户2000元,帮扶资金20万元,有效解决大平乡2017年度脱贫农户存在饮水安全的问题,覆盖新场村、新黔村、中寨村、前平村4个村100户贫困户。
黔西帮扶有抓手
在对口帮扶黔西过程中,花都区从多方面入手。如人才交流方面,两地互派党政干部、专技人才挂职、交流;资金支持方面,2017年,在政府帮扶和社会帮扶两个方面对黔西县提供帮扶资金总计6.4634亿元。在政府财政资金帮扶方面,共计投入1094.97万元。其中广州市统筹花都区的财政资金,安排2017年度1000万元用于帮扶黔西县两条深度贫困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新华街道捐赠花溪乡44.9万元用于援建花溪中学运动场项目;新雅街道捐赠红林乡50万元发展蜜蜂养殖项目。花都区各民主党派捐赠太来乡五锁村10.39万元用于牧草种植。
在产业合作方面,主要是促进“黔货出山”为抓手,建立绿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引导广东嘉利企业与黔西国有企业兴黔公司合作,投资1450万元,提供2300平方米的十年免租场地,在花都区建设贵州(毕节)农特优产品分销中心项目,分销中心于2017年10月18日开业。该分销中心的建成,为毕节农产品打开了市场,有力地促进了“黔货出山”。引导香港中黔能源控股集团在黔西县注册毕节市正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拟投资9800万元,发展黔画乌鸡养殖业,带动贫困户散养,并由公司回购代销,拟带动贫困户脱贫。引导广州雪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拟投资50亿元投资开发黔西化屋基-织金下红岩段旅游项目,目前项目正在筹备中。广州恒大集团在五个乡镇共实施5个扶贫产业项目,总共投资建设1213栋蔬菜大棚、62台微耕机、590平方米管理用房。广州恒大集团产业项目拟带动黔西县8481名贫困人员脱贫。
劳务协作方面,花都区与黔西县建立劳务协作对接机制,加强就业服务。2017年,花都区、黔西县两地人社部门和恒大集团共举办14期劳务培训班培训人员2396名,其中贫困人口2186名;共举办14场招聘会向贫困户提供30486个岗位,吸纳1654人就业,其中贫困户1541人。
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应落实省政府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职权事项的通知
辞职被公司扣2000元违约金 十堰男子提壶汽油闯进办公室
全市防灾减灾宣传日:行动起来 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
市政府《关于促进常州市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亳州:传统中医药“老树开新花”
我区邀请驻粤央媒及省市媒体到贵州织金黔西开展采访活动 见证两地翻天覆地的变化
平昌县土兴小学召开工会换届选举大会
10日起 横店影视集团将来贵州招募演员
连云港——新北高中男子篮球邀请赛开赛
解读湘潭市上半年经济“成绩单”
石碣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加快推进闽西南区域协作
胡五岳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传达贯彻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电玩城里供人赌博 老板获刑并罚金
乡村振兴学院:抒写台州乡村故事
绵阳市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感恩奋进报告会举行
厚街:联手宣传防溺水 增强防范保安全
2017中央、省主流媒体聚焦安阳十大亮点:传播安阳好声音 展示古都新形象
市城管局召开市区停车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动员会
孟津河务局开展金秋助学微公益捐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