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我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安阳落地生根。
媒体聚焦:《光明日报》11月23日刊发《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访河南安阳市委书记李公乐》,12月20日刊发《红旗渠精神:林州人的宝贵财富——访河南省林州市委书记王军》;中国经济网10月19日刊发《十九大代表、河南安阳市委书记李公乐:绿色发展是唯一出路》;《河南日报》相继刊发《安阳: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社区春风化雨润民心》《河南安阳:让文化“大餐”更对百姓“味口”》《安阳: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等。
二、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2017年,市委、市政府按照“综合实力努力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目标要求,把转型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我市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媒体聚焦:根据中宣部安排,7月3日至7月23日,经济日报社记者来安对苏氏精密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绿色发展、绿色生产进行蹲点调研,《经济日报》8月7日“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刊发《“美丽中国”背后的故事:绿色制造成就强国梦》,8月13日头版刊发《安阳强基精密制造产业园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生态设计探路绿色制造》,五版“特别报道”整版刊发《记者蹲点笔记——来自安阳强基精密制造产业园股份有限公司的报告》,同时,中国经济网对苏氏精密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给予了充分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6月12日播发《河南:调整种植结构追高产变求优质》;人民网9月2日刊发《河南安阳:凝聚共识提士气布局转型再蓄力》;《河南日报》相继刊发《加快转型发展提高发展质量——访中共安阳市委书记李公乐》《安阳:精准发力务实转型》《安阳转型升级积蓄发展动能》等多篇报道。
三、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2017年,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精准调控,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水污染治理,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媒体聚焦:《人民日报》4月8日刊发《安阳“三替代” 破解“三大难”》;人民网1月21日刊发《安阳治霾“死磕”到底》;《中国环境报》先后刊发《大气治理时刻不能松懈》《河南安阳市委书记李公乐、市长王新伟:“阵痛早晚都要经历,我们必须坚持”》等;《经济日报》12月20日刊发《河南安阳:9个尾气检测卡口“卡”住货车尾气超标》;《河南日报》12月19日刊发《清洁供暖,让百姓生活更幸福》。11月12日,我市举行“美丽安阳为‘蓝’奔跑”环保公益马拉松赛,人民网、新华网、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央广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河南日报》等媒体对活动给予了充分报道,中央、省、市级媒体共刊播报道883篇(条)。8月27日,中央、省级媒体对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展开集中采访。《中国水利报》《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大河报》等中央、省级媒体先后刊发《宜居安阳从建设生态水系开始》《做活水文章 打造人水和谐的自然生态——安阳徐徐展开宜居城市画卷》等19篇报道。
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
媒体聚焦:新华社先后刊发《红旗渠畔水彩村》《农产品大省“借网突围”》等;《光明日报》1月7日刊发《真情为民的第一书记“老申”》;《河南日报》先后刊发《“坡地经济”助力山区脱贫》《今年脱贫攻坚咋推进?安阳准备这么做》《内黄下足“绣花”功,贫困户种大棚、能到基地去务工》《安阳:产业扶贫挑起脱贫攻坚“大梁”》等;河南电视台先后刊播《内黄县赵信村第一书记安艳芳:“减负增收”保证贫困户稳定脱贫》《林州辟蹊径多策助脱贫》《内黄脱贫攻坚调整升级》等。7月,《大河报》记者在内黄县陈流村蹲点采访20天,相继刊发了《一个外来媳妇眼中的贫困村变化》《内黄县亳城乡陈流村:“水泥路”变水泥路村民腰包鼓》《14亩大棚让知名孝子“翻了身”》等多篇报道,在全省引起较大反响。
五、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10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媒体聚焦:2017年,中央媒体对甲骨文化给予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先后刊发《甲骨文,也吸睛》《甲骨文成了创意源代码》;新华社刊发《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再次“惊”天下》等;《光明日报》先后刊发《甲骨绝学有传承》《甲骨文蕴含的中华基因》《汉字鼻祖焕发生机》《从“沉睡地下”到“跃动云端”》《倾力推进“绝学”研究》等;《中国社会科学报》先后刊发《冷门“绝学”中的责任与担当》《田野考古助力甲骨文释读》等多篇报道。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消息传来,《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纷纷以《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为题进行了报道。
六、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
5月27日至30日,我市举行2017安阳爱飞客飞行大会暨第九届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航空运动成为促进安阳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媒体聚焦:活动期间,中央、省、市及境外60余家主流媒体参加了开幕式及各项活动的宣传报道,共发新闻稿件1300余篇(条)、图片1800余张(幅)。航空节期间,全国24家省级党报80余名记者对我市进行了集中采访。《北京日报》《天津日报》《江西日报》等媒体先后刊发《“中国航空运动之都”为何花落安阳》《安阳举办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辉煌沧桑不了情》《古都转型著新篇》等多篇报道,并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予以广泛扩散传播,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一轮“安阳文化热、山水热”。
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2017年,我市将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和做好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实现了在2017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目标。
媒体聚焦:《半月谈》2017年第十九期刊发《城市“双修”的安阳经验》;《河南日报》2月8日头版头条刊发《安阳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9月1日刊发《众志成城重拳出击 共创文明》,12月10日刊发《安阳:城市美了 市民乐了》。
八、汤阴县农民夜校和“五风”建设
汤阴县创新开办农民夜校,推进严党风、抓政风、淳民风、正村风、美家风“五风”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吹来社会新风,助推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媒体聚焦:3月30日,《人民日报》刊发长篇报道《汤阴抓“五风” 刷新软环境》。12月14日至15日,省委宣传部组织中央、省、市主要媒体共计40余名记者齐聚汤阴开展集中采访,重点报道了汤阴县农民夜校和“五风”建设情况,共刊播稿件100余篇(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其中,《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新型农民夜校真管用》,新华社刊发《河南汤阴:新风润古县文明花正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时长为2分04秒的《河南汤阴:农民夜校解决乡村事物》,《光明日报》刊发《农民夜校带动“五风”建设》,《经济日报》刊发《农民夜校聚人气》,《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刊发《河南汤阴以改进党风政风引领社会风气持续向好为发展汇聚新风正气》,《中国妇女报》头版刊发《农民夜校点亮希望的田野》,《农民日报》头版刊发《汤阴:夜校取真经 村村树新风》等。
九、国际汉字大会胜利召开
9月19日上午,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开幕式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举行。
媒体聚焦:活动结束后,新华社、央视网、光明网、海外网、《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刊播《汉字之美抒写文化自信》《第二届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开幕》《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开幕 16国学生论道“汉字与世界”》《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举行》《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开幕 25国千人共享中华文化盛宴》等百余篇报道。
十、援疆医疗队、燕志学夫妇、杜开宁等先进典型讲好安阳好故事
2017年,我市多位助人为乐、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孝老爱亲等先进典型受到中央、省媒体广泛关注。
媒体聚焦:人民网刊发《“24小时医生”马启敏:给牧民带来“生”的希望》;新华网刊发《援疆医生马启敏:戈壁里怒放的马兰花》;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相继刊播《河南小伙儿坚持七年为老人提供免费餐》《河南安阳:夫妇捐款十二年资助孤儿贫困生》;《人民日报》微博刊发《河南高位截瘫农民卧床四年写成18万字小说》;新华社刊发《一对农民夫妇的善举》《老人12年资助46人自家却进风漏雨还与猪舍相连》;《经济日报》客户端刊发《河南农民夫妇:12年捐款16万元》;央广网刊发《琴心警魂杜开宁——用行动书写对党忠诚、靠坚毅锻造铁血警魂》等多篇报道。5月,“我为中原出彩做贡献”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莅安,新华网、人民网等11家网络媒体集中采访龙安区化象村党支部副书记孟卫生、林州民警郭振玮两位“出彩”典型人物,先后刊发《返乡创业企业家孟卫生:“搭上身家性命”带乡亲致富》《林州民警郭振玮:村民们挺身护警让我流下眼泪》等多篇报道。
胡五岳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传达贯彻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电玩城里供人赌博 老板获刑并罚金
乡村振兴学院:抒写台州乡村故事
绵阳市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感恩奋进报告会举行
厚街:联手宣传防溺水 增强防范保安全
2017中央、省主流媒体聚焦安阳十大亮点:传播安阳好声音 展示古都新形象
市城管局召开市区停车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动员会
孟津河务局开展金秋助学微公益捐助活动
市残联多举措推进为民办实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
利川市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核查
佛山蓝天救援队伍跨区域救援6名群众
江北新区好政策吸引大学生就业创业
悲剧!兰海高速两牵引车追尾 后车司机当场身亡
"你带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男子背着妈妈看世界
夏津:办好点滴小事暖民心
松江无涉事批次疫苗
绿化美化校园,创建优美育人环境
弘扬中华文化 促进心灵契合 定海组团赴台推介三毛散文奖
辟谣!大庆有特大暴雨的消息为假市民不可轻信
闽清拆除60间违建杂物间车库 帮业主追回1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