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高地在加速崛起

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实体公司成立,7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一中心三平台建设同步推进——
区域创新高地在加速崛起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谢菁 通讯员 邢超 王锡祺)9月25日,在位于双岛湾科技城的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项目二期工程工地上,记者了解到,目前桩基施工完毕,年内将进行主体施工。
“二期项目计划建设36万平方米集办公、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今年计划投资7亿元完成多层建筑主体施工,高层建筑建至5层。”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去年9月,我市出台《关于建设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的意见》,正式提出打造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整合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各类创新资源,形成“一中心三平台”的创新研发格局,并拓展形成“1+3+n”创新模式,打造立足山东半岛、以“两化”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
放眼项目工地,未来这里将是“一中心”所在地——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的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综合体,是创新中心的“心脏”。据介绍,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的实体公司威海区域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已于7月5日注册成立,第一批员工公开招聘已经完成,聘任员工已经到岗。公司正在完善管理制度,筹办办公室装修和展厅装修。
该负责人说,公司由市政府、高区管委、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创新创业园、国家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五方出资组建,后期还将吸纳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创新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入,实行董事会管理。目前,《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已在网上公示,并征求了各有关部门意见,即将成文。同时,公司已经开始接洽投资项目,已有7个项目开始前期调查工作。
当前,我市正处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高区作为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域,“一中心三平台”建设均已取得可喜进展。
三大平台之一的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在加速建设。该项目位于科技创新园和兴路北侧,目前已完成桩基施工,年内部分主体封顶。这一平台将成为除北京以外工信部在我国北方的唯一分支机构,建设成为国家电子信息领域行业发展的顶层规划制定平台和基础综合支撑平台。
据介绍,依托工信部在威海的这一中心,前期引进了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工信部直属七所高校技术创新中心、海富光子智能制造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金丰电子国家级高速轨道交通光学实验室等8大平台,引进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园等科技研发产业化项目6个。
高区还成功引进天津海之星海洋高端装备、青岛云世纪无人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海洋电子与智能装备研究院。协调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相关人员,指导威高集团、迪尚集团开展工业互联网国家级平台建设。此外,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山东省通信管理局、威海市政府、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四方共建的工业互联网山东(威海)创新中心也在筹备中。
从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一路向西,国家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建设提速。该项目位于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包括5.3万平方米的创新中心和6.7万平方米的9栋专业化厂房及配套设施。目前,创新中心大厦、中试车间已装修完毕,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产业孵化厂房主体完工。
据介绍,该中心聚焦新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采用“实体公司+外围联盟”的模式组建。去年3月,由威高集团牵头,与国内8家公司发起成立山东高创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创新中心的实体公司。目前已与22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签署了联盟组建协议,与25家单位达成联盟组建签约意向,已汇集专家人才40人,开展了8个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
哈工大创新创业园完成实体公司注册;11个技术研究院已注册运营4个,孵化项目11个,汇聚人才60余人;一期工程3号楼和4号楼正在进行内外装修……眼下,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边建设边运营。
“我们计划3至5年内转化成果50个、吸纳人才1000人、毕业上市企业5个,建成‘威海的硅谷’。”哈工大创新创业园负责人表示,预计年底完成园区大楼内部装修,科研、办公设备安装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穿行在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各个在建项目工地,创新与科技一同迸发着热情,这是我市以科技引领创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最好诠释。
按照规划,今年将完成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实体公司组建完成并开始运营,三大平台正式开展相关业务工作;到2020年,计划入驻创新机构10家以上,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个以上,申请发明专利500个以上,产业化项目、孵化企业100个以上;到2025年,中心将进一步拓展形成“1+3+n”格局,发展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研发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才集聚高地,建成创新能力突出、辐射带动能力较强、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引领支撑作用的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
“建设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是抢占发展新优势、关系威海在新一轮竞争中位次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将按照创新中心建设确定的工作任务,把中心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创新高地。”高区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政府关于王建华等同志免职的通知
北京昌平法院开展春节暖心行动 13名农民工回家前领到欠薪
政府推出系列实体经济奖补措施 看看有没有一项适合你
十堰交警周末夜查 抓住24名酒司机
市直机关工委开展“结对帮扶”主题党日活动
区域创新高地在加速崛起
中山籍著名甲骨文学者欧阳可亮百余幅甲骨文书稿捐赠市博物馆
国家发改委:只进“一扇门”办理所有审批事项
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逾万户工业强省迈出坚实步伐
七届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召开
嘉吉红灯送福活动完美收官
灌云住建局“纠正作风顽疾”掀起“效能革命风暴”
“帮我报警”!济南一男子办理挂失时打出求救信号 银行火速报警
仲恺高新区:深学笃用十九大精神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
时瑞达: 争当轨道交通创新发展“引擎”
德州市委常委会召开省委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杨林赴大观区协调粮食物流园有关事宜
杨永: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 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
大江奔来 看绿意盎然(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
延平区水东街道:整治市容“五乱”打造洁净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