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二十六早7点38分,一阵噼啪的鞭炮声响起,素有鞍山“查干湖”之称的高坨镇桑树村“大卧子”撒下今年冬捕的第一网,这里的“胖头鱼”早已成为节日餐桌上的一个亮点。“大卧子”是周边面积最大的一个鱼塘,30岁的刘天源是它的主人。刘天源说,“大卧子”名气很大,它的名字由来已久,自己从祖辈人口中得知,“大卧子”至少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而且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大水坑,即便是严重干旱的年头,这里的水也从来没有干涸过。“大卧子”里的鱼名气也大,因其一直采用野生的养殖方式,且捕捞上来的都是三年生至五年生的大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地处浑河和太子河之间的高坨镇,有着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冬捕是当地渔民的一种习俗,延续已有数百年。然而,与查干湖冬捕不同,这个地方的冬捕集中选在春节前的一周。刘天源从父辈手中接管“大卧子”的十几年,冬捕从未间断。跟他合作的捕鱼队里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把式们。值得称赞的是,刘天源家的鱼价与市场同步,更没有头鱼和尾鱼之分。“第一网的鱼,个个都是头鱼,价钱也都一样。”刘天源说。
水美鱼肥,口碑相传!这些年,“大卧子”冬捕的消息不胫而走,前来“抢”鱼的人群从附近几个村子扩散至周边乡镇,乃至鞍山、盘锦、辽阳等周边城市的市民。今年,为了扩大鱼塘销售网络的影响力,刘天源提前半个月就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冬捕时间,得到消息的亲朋好友们随即进行消息转发,“大卧子”冬捕的关注度又高了许多,吸引着更大范围人群的关注。
刘天源已做好充分准备,提前一天规划好撒网的线路,并在冰面打出了113个网洞。不仅如此,刘天源的母亲还提前购买了30余顶红帽子,发给捕鱼队的队员和前来帮忙拉网的亲朋,一方面便于在忙乱中区分自家人与“抢”鱼的消费者,一方面也图个好彩头。
缝网、下卧、拉网……捕鱼队的冰下捕鱼有条不紊,岸边陆续出现了买鱼人的车辆和人群,不时有人上前跟捕鱼队打听最后收网的准确时间。“10点30分,我们肯定能收网,你就准备‘抢’鱼吧!”
时间过得很快,随着一声声的高喊,网口收紧,鱼跃水面。“抢”鱼的人们纷纷架起攻势,随时冲上前面。
3条、5条、8条、10条……
30条、50条、60条……
岸边的人群高喊着自己的抢购数量,站在水中的捕捞队员们拿起渔网挑鱼,随后扔向岸边的塑料筐内。“只挑大的,小的放回池中,让它再长个一两年,这也叫年年有余。”大家说笑着。
随着一筐筐大鱼抬向岸边,称重处渐渐排起长龙。刘天源事先安排了几个朋友,称重、记账,收钱、喷标、维护现场秩序,众人各负其责。来自盘锦的郭女士一共买了60条鱼,她说,自己已连续7年来这里买鱼,回去后,也会在第一时间送给亲朋好友,图的就是年年有“鱼”。
“抢”鱼的现场还有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鞍山的摄影爱好者,一群人等不停地按动手中的快门,生怕错过了精彩瞬间。一位网名叫“大可”的摄影爱好者说,冬捕是北方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在传承中早已变为一种文化,自己每年都来这里拍摄冬捕,目的就是记录这一地域文化的传承过程。
时间临近中午12点,第一批抢购者已经开车离开,收网处还聚集着熙熙攘攘的“抢”鱼人群。远处传来了鞭炮声,年越来越近了!
千山晚报记者 徐天宇 文/摄
梅江消防走进校园开展宣传教育行动
2017中国(宿迁)国际公路轮滑马拉松公开赛圆满落幕
世界急救日 急救知识齐学习
脱贫后又为扶贫出力
分居10多年卿卿我我来离婚
鞍山“查干湖”撒下今冬第一网 岸边抢头鱼
前8个月,宝鸡经济运行稳重向好 汽车制造业较快增长
孟津县召开中央财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项目会议
四川大学尹昌衡研究所成立大会在彭州举行
老照片 新故事 | 老志愿者华寿康:“做点好事,心里就舒服”
我市公交行业持续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飓风行动”再显神威 桥头警方智擒网吧“惯偷”
《广西按病种收付费工作手册(试行)》对外公布 桂林“打包看病”时代即将到来
“文明餐桌”理念深入人心,市民自觉践行建设绿色家园使命
市工商质监局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推进会
彩绘桥墩成新景
我市举办第三届幼儿园轮滑联赛
发布涉德国留学生谣言 深圳25岁女网民被行拘3日
我市“油条夫妻”入选中国好人
新罗白沙镇卫计系统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献爱心 学雷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