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辜负党员和群众给我投的那一票
记优秀共产党员七年如一日的“田坎”村支书姚洪魁
进村道路坑坑洼洼,村民房屋年久失修,田地里种的除了玉米就是水稻......这是曾经的旺苍县普济镇龙池村。如今,这里却是“公路通、产业兴、农民富”的喜人景象。让村民改善生活、脱贫致富的“金钥匙”正是来自于该村的优秀共产党员七年如一日“田坎”村支书姚洪魁。
“当村干部,工资比较低,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这个年龄阶段,主要是多为老百姓做点实事,为百姓造福,这是我当干部的宗旨。”普济镇龙池村党支部书记姚洪魁说。
龙池村位于山区,属普济镇非公路沿线村,由于地理位置较差、交通不便,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或种植传统农作物,发展较为滞后,身为土生土长的龙池人,姚洪魁看到家乡贫穷的局面很痛心,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的穷日子还历历在目。在1994年入党伊始,他就在心里立下誓言有一天要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让龙池变个好样子,改变龙池贫困落后的面貌。2011年,姚洪魁得到全体党员村民的一致拥护,当选为龙池村党支部书记。七年以来,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村干部就是为群众服务的”。
“原来路没有硬化的时候确实很不方便,走路带的一脚的泥,现在硬化了上个街买个东西,拉个东西这些都比较方便。水也通了,宽带都安起的。”龙池村村民祝映红说。
白天下村了解村情民情,解决村里大小事务;晚上,思考如何强村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上任以后,姚洪魁从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带领班子成员,到处跑项目,筹集资金,补齐了道路、水利、生活设施等方面一块又一块的短板。先后争取资金修建村级公路23公里,解决了全村人的出行难问题。扩建容量14万立方水的水库一座,切实免除了群众靠天吃饭的问题。为了方便生产,他努力争取项目,建设了生产便道2公里,新修建混泥土渠埝6公里,改造高标准农田100亩。在他的努力下全村宽带网提前实现了全覆盖。目前,龙池村实现了村组公路全覆盖,许多村民世世代代肩挑背扛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要想富,先修路”,发展致富的基础有了,可发展什么产业又成了问题。通过了解群众意愿和多方考察,姚洪魁决定利用龙池村土地面积多,有种植业技术底子的特点,发展藤椒和猕猴桃种植,并定期带领村支两委班子外出考察学习,跑市场、进农场,学习产业发展技术,联系产品销路。为了把自己学到技术传授给村民,村支书摇身一变农技员,姚洪魁将办公地点从村委会“搬到”了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村民管护、修枝、施肥等技术要领,每一道田坎边,每一条乡村小路上都留下了姚洪魁的足迹,他也因此被老百姓们亲切地称呼为“田坎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和群众栽植藤椒和青花椒共计3000余亩,栽植猕猴桃500亩,全面投产的个别农户产值收入达五至六万元。
姚洪魁今年已经55岁了,在他的带领下,龙池村村容村貌得到了全面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可即将退休的他最牵挂的仍然是龙池村的发展和手中的工作。
“公路虽然全部硬化,主道路比较窄,想申请政府争取项目,有11公里的村道路,把它拓宽,主打藤椒产业需要修一个冻库,修一个烘干房……”普济镇龙池村党支部书记姚洪魁说。
七年如一日,人生又有多少个七年。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姚洪魁用自己的质朴和坚持换来了龙池的蜕变,也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担当。
“当干部今年已经接近8年了,我一直坚持的信念就是不辜负党员和群众给我投的那一票,要把事情给老百姓干好。”姚洪魁说。
最多跑1次丨我市客运车辆网上可办理年审了
省人大调研组在吉调研 王大胜参加座谈会
贵阳“健康城市”进社区系列活动在云岩区启动
预告:7月13日中午11:00-12:00江门供电局作客《民生热线》
筑牢安全防线 呵护“舌尖上的安全”
记优秀共产党员“田坎”村支书姚洪魁
商丘市公安局坞墙派出所 “立体防范”守护平安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 选举李玉妹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马兴瑞为省长 表决各项决议
孟津县工商质监局开展电梯事故应急演练
淇滨区大河涧乡河口村脱贫攻坚工作见闻
精准扶贫光明行·点亮贫困学子梦
大沥消除安全隐患两日拆18宗广告牌
[社保局]包保清欠成效显著 我市养老保险欠费清收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众多“黑科技”亮相,展示国内外“互联网+”最新成果
高埗:举办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陈小山:科学合理用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佳木斯市开展"道德楷模"系列微电影巡演活动
吕书生主动要求消掉扶贫户指标,怎么回事?
2018年度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开始报名
全城共读半小时 南山拘留所内朗朗书声分享《给予就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