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书画摄影展反映扬州文化自信 合力重塑“扬州派”“扬州学”
扬州网讯 昨天,“大运河第一城扬州书画摄影作品展”开幕式结束后,北京与扬州的书画家还举行了专题座谈会,就扬州书画艺术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览充分反映扬州文化自信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宋靖首先发言。她说:扬州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古城,这次展览充分反映了扬州的文化高度和文化自信。
人民画报社书画院院长、中国书协理事白景峰看了展览后感触颇深。他说:扬州是大运河第一城,是大运河交通带的枢纽城市,是画史上著名的扬州八怪的诞生地。无论是绘画史还是书法史,扬州八怪的影响都很大,尤其是对绘画史的影响更大。扬州八怪的创新精神也是当代所呼唤的。扬州作为江苏书画重镇,实力深厚、功底扎实,明显受大运河文化影响,融南北文化特色于一体,既有江南的小桥流水、杏花春雨,也有北方的雄强大气。
重塑“扬州派”“扬州学”
从扬州走出去的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朱天曙从专业的角度对今后扬州文化、扬州的书画艺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他说,历史上,扬州是一个标志性的名称,是一个文化高峰的概念。对于生长生活在扬州的今天的书画家们来说,如何传承与发展今天的扬州文化、扬州的书画艺术,需要认真思考。
“我对扬州的感情很深,我觉得可以从这三个角度考虑着手。”朱天曙说,一是艺术创作角度。需要在古代扬州画派的基础上重塑一个今天的“扬州派”,这个“扬州派”是一个大概念,需要发动所有有扬州情结和与扬州有关的人来共同努力完成。二是从学术角度。扬州的学术在历史上的影响太大了,完全可以建立当代的“扬州学”。三是人文角度。我们要提出我们的“扬州梦”,“中国梦”落实到扬州就是“扬州梦”。
朱天曙说,从“扬州派”到“扬州学”再到“扬州梦”,今天的扬州就会如同历史上的扬州一样,再次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性标志,甚至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文化标杆。
扬州书法有三个突出特点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叶培贵教授的感言代表了参加研讨会的大多数嘉宾的感受。
“扬州自古文光璀璨,翰墨风流,奕代承传,特别是大运河开通之后,更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不可忽视的核心区域之一,这个无须多言。”叶培贵说,改革开放后,扬州以经济为依托,继历史之遗韵,乘时代之东风,在文学艺术上深耕细作,保持了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涌现了一批时代领军级别的扬州籍书法艺术家,深度参与甚至引领了当代书法的发展。
看了本次展览,叶培贵认为,扬州书法有三个突出特点,值得关注:其一,书文结合。扬州人文传统深厚,在书法上的直接表现,首先就是诗文传统与书法的密切融合,本次作品有多件自作诗文。两者交融发展的意义自不待言,在当下尤其需要弘扬。其二,多样包容。扬州自古就有包容精神,传统者有之,创新者有之,都能在这片厚土上发展壮大,和谐共进,呈现出丰富的艺术面貌,对当代书法的多元掘进具有积极意义。其三,文雅本色。在多样性中,扬州书法又有鲜明的艺术特质上的统一性,这就是文雅气象,这既是长期文化浸润的地域优长,更反映了当代扬州书法艺术家对传统人文精神的当代弘扬的自觉意识,不甘平庸,不尚粗俗,是一种坚持,更是一种砥砺。这样的追求,必将使扬州书法在建设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征途上继续成为不可或缺的区域。
最后,叶培贵以自作诗为结:云烟新翥古扬州,辉焕东南向九丘。大运河长书不尽,北沙滩更报风流。 记者 吴娟
本版摄影 司新利
第三届“三知论坛” 在禾举行
三水新增3个区级创业孵化基地
荣昌:清流镇志愿者献爱心 为贫困户栽种"摇钱树"
红安严管水利在建工程安全质量
感人!拉煤三轮撞车后侧翻埋住3人 众路人抬车营救
书画摄影展反映扬州文化自信重塑"扬州派""扬州学"
我市借智借力推动创新发展
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砖瓦行业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两位丽水女球迷赴俄感受足球激情
在钟楼巷创业是一种幸福
李荐国参加新化县代表团讨论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河源首例公益诉讼案连平开审
恩阳区扎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全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暨党员积分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流动“快赔点”上岗 交通事故处理增速
台州市椒江智能马桶特色小镇(一期)控规局部修改评审会召开
整治背街小巷不松劲南环四巷一处三层违建被拆除
王晓在参加春季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传承尕布龙精神 让尕布龙在西宁后继有人
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保住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