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娇连画了一幅《虾趣图》,陈荣新在案头为其题字。 本报记者诸葛晨晨摄
受家庭氛围影响,陈荣新自小痴迷书画,在姐夫周沧米(中国美院教授)的指点下,自学了国画、毛笔。
2004年10月,陈荣新应邀参加全国剪纸邀请赛。左二起至右分别为温岭剪纸家陈荣新、林荣文、郭献忠。
陈荣新(右一)的妻子周娇连(右二)受其影响,从2006年开始自学国画。2013年,陈荣新夫妇共同举办伉俪剪纸书画展。
陈荣新创作的作品《在线众生相》。
人物名片
陈荣新,1943年出生于温岭老城关。他从小痴迷书画,1959年跟随温岭剪纸艺术家韩伟学习剪纸,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温岭海洋文化。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各大美术展,助推温岭海洋剪纸在全国打响知名度。
陈荣新坚持艺术创作近60年,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会剪纸分会副秘书长。
痴迷艺术
陈荣新的工作室里,摆着两张书桌。他告诉记者:“里面是我坐的,外面是老师姆(陈荣新的妻子周娇连)坐的。”平日里,二老会在这间工作室里画画、剪纸,享受生活情趣。
当天,周娇连买了鲜虾,起了兴致,便参照写生了一幅《虾趣图》。一旁的陈荣新抬眼观赏,“画得不错”,随即在案头为周娇连的画题字。
陈荣新是一位资深书画爱好者,速写、国画、书法等均有涉猎。不过,更为人熟知的,是他作为温岭海洋剪纸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身份。
回顾陈荣新的艺术之路,可以说,他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
陈荣新受家庭氛围影响,自小痴迷书画,在姐夫周沧米(中国美院教授)的指点下,自学了国画、书法。
儿时的陈荣新遭遇了一次意外。
那时,他老家对面的照相馆会悬挂一些精美的画作。有一天,陈荣新听说照相馆上了批新的画作,为了更仔细地欣赏一幅画,他搬了把凳子,踮起脚从窗口往里看,但不慎从凳子上摔下来,脊椎受伤。
这次意外导致陈荣新整个学生时代都无法独立行走,过了五六年,才慢慢复原。
这次意外并未阻碍他对艺术的追求。1959年,16岁的陈荣新在参加民间艺术社团期间,结识了温岭文化馆文化干部韩伟,向其讨教了剪纸技巧。“腿脚不利落,反倒更能让我沉下心来,进行剪纸和书画创作。”
陈荣新的桌上放着一把大号铁剪,这是他剪纸创作时常用的工具之一。剪子把手上的涂漆,因为多次使用早已被磨出了金属本身的颜色。上世纪50年代至今,这把剪刀陪伴了陈荣新近60年的时光。
海洋剪纸
回顾剪纸创作历程,陈荣新说,受时代背景影响,上世纪60年代,他的作品以反映农村生活、红色革命居多,到了上世纪70年代,他的作品风格开始多样化,受温岭剪纸界前辈郭献忠、韩伟等的影响,他开始关注温岭海洋文化。
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曾在2006年出版的《中国民间剪纸史》中,评价温岭海洋剪纸为“剪其形、得其神”。观赏陈荣新的作品,《渔家姑娘在海边》《海之歌》等,会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海腥味”。通过剪裁、雕刻,温岭的大海、鱼、船、渔民、石屋等,活灵活现地跃然于彩纸上。
创作于2001年的《逐鹿沙滩》是他的“成名之作”。休渔季节,一场沙滩排球赛在海边沙滩上演。当排球过网之际,一名青年渔民跃然而起,准备扣球反杀,引得旁观者阵阵欢呼。
这就是《逐鹿沙滩》所展示的一幕,作品还加入了渔网、渔船、晾晒鱼鲞等物像,借助巧妙的构图,展现独特的海洋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陈荣新说,《逐鹿沙滩》创作时间长达两月有余,画中共有10个人物,光人物构图、动作安排,他就多次起稿推敲,力求生动并相互关联。
《逐鹿沙滩》于2001年入选第五届全国体育美术展览。此后,他的许多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各大美术展,助推温岭海洋剪纸在全国打响知名度。
陈荣新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后,国内艺术创作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进入国民的视野和生活,并获重视。
2012年,“温岭海洋剪纸”被确定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陈荣新被列入第一批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民间美术)专家库名单;2008年,他被温岭市人民政府授予“温岭海洋剪纸”项目传承人荣誉称号;同年,“荣新剪纸五十年”剪纸作品回顾展在温岭市尺园书画社举办。
“温岭剪纸是历史与人文沉淀的瑰宝,通过剪纸创作者们的技艺传承以及不断创新,才能长久被世人牢记。”陈荣新说。
取材生活
从2008年开始,陈荣新坚持在温岭老年大学、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等,教授市民剪纸技巧。近年,由于年岁渐长,陈荣新闲赋在家,但他的书案上,还是会堆放着画纸、笔墨和剪刀。
他的妻子周娇连受他影响,从2006年开始自学国画。平日里,夫妻俩各自创作,相互品鉴。2013年,两人共同举办伉俪剪纸书画展。2014年,这个艺术氛围浓厚家庭被评为温岭市首届文化家庭。
曾有人问陈荣新,他的剪纸作品有何独到之处。陈荣新认为,不是技艺,而是他的创作思想。
他创作的《辛卯吉祥——十二生肖花》,在2012年12月举办的第一届温岭市文博会上正式亮相,并以礼品的形式推向市场,现场收获不俗的销售情况。
过年贴生肖剪纸再寻常不过,但陈荣新剪刀下的12组生肖图,颇有新意。他把代表月份的花与12个月的代表生肖结合起来,如正月是寅月,梅花是该月的代表花卉,就将老虎与梅花结合起来,设计概念新颖。
今年,陈荣新创作了一组新作品,叫《在线众生相》。他告诉记者,现在是信息时代,手机成为大家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许多人都成为“低头族”。他想以剪纸的艺术形式,反映这一社会现象。
三月惊蛰之际,他投入创作,直到入夏芒种完工。在这近三个月内,已过古稀之年的陈荣新经常伏案工作至深夜。他对照着手机上采集的素材照片,手中铅笔在素白的画纸上迅速滑过,当画中物成型后,再执剪就着灯光细细裁剪起来。
这一次,陈荣新共完成了43幅剪纸作品,涵盖52个人物形象,男女老少,形态各异。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幅作品的画面上都有手机。比如其中一个人物,在炎炎夏日顶着墨镜出门,在行走过程中,为了观看手机内容,他把墨镜拉下,架在鼻子上,如此头也就埋得更低了。“剪纸中的人物,有的是身边的亲友,有的是写生时捕捉到的素材,还有的是微信朋友圈里朋友发的照片。”
“我创作的每一幅作品,灵感都来源于身边的人和事,我想用剪纸的形式把它们记录下来。”陈荣新说。
参考资料:《带着“鱼腥味”的温岭海洋剪纸该如何传承?》作者:包斌斌;《谈温岭海洋剪纸的地域特色及区域差距》作者:邵银燕。
“金牌员工”王建平的含金量
车站社区帮扶创业人员实现梦想
右江区社科联助力均衡教育
天津26日傍晚有阵雨或听春雷声 周五迎弱冷空气
【房地局】5月2日起三环内商品房实施限售
陈荣新: 执剪一甲子,作品入海魂
长宁区新华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手东华大学科学商店举办科普进社区活动
湖南省自然资源推介展进入市州互评阶
226年来首次!美国纽交所迎来女性掌门人
利州区“三到位”顺利完成春运任务
宿迁开展教育管理干部领导力提升专题培训
英山县聚焦深度贫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交房推迟几个月 临泉一开发商支付违约金29万元
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开办 首日河南受理30张
金融科技助力上海银行“精品银行”战略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专题研讨班
中国将继续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
沐川县: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起改造20年以上老旧小区我省出台指导意见,有条件的可根据居民意愿加装电梯、建设地下停车场等
柳依社区开展党建领航·关爱少年儿童“党员活动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