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甘竹滩精神 讲好顺德故事


  昨日上午,“论道顺德”政协专场走进顺德甘竹滩发电站。
  40年前,顺德甘竹滩电站从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捧回一张印有前国家领导人签名的特别奖状。这张奖状不仅代表了国家的最高褒奖,也蕴含了顺德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今年5月初,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带队到龙江甘竹滩洪潮发电站调研,要求区镇两级要以建设博物馆的形式将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原址原貌保护好,要将顺德人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建发电站的这段历史挖掘出来,梳理好、展示好,大力弘扬这种创新精神,凝聚建设“科技顺德”的强大力量。
  目前,左滩发电站已经停止发电,但继续发光发热成为全区第12个党员教育基地。如何通过这个基地讲好顺德人“敢想、敢闯、敢做”的故事,传承攻坚克难、敢为人先、拼搏进取的顺德精神?昨日上午,“论道顺德”政协专场走进顺德甘竹滩发电站,邀请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当年参与建设者共同探讨这话题。
  顺德力量
  举全县之力,把吃人滩变成幸福滩
  甘竹滩,西江下游通向北江的一条支流入口,曾是广州经顺德通往江门、肇庆等粤西地区的一条重要航道。这里曾是“甘竹滩,鬼门关,船过要沉,艇过要翻,鹩哥飞过要兜弯”的惊险景象。
  1971年1月1日,顺德决定整治甘竹滩,兴建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彼时,甘竹滩电站工程提出的口号是“治水、发电、练雄心”。佛山市政协原副主席、甘竹滩发电站建设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欧阳洪说起当年参与筹备、建设甘竹滩洪潮发电站的事情时,记忆犹新,“在落差仅有1米的甘竹滩建设发电站,难度很大。当时顺德处于‘三无’状态:无资金,无技术,无设备。为了支持这一工程,当时几乎倾全县之力。”
  原顺德市副市长、甘竹滩发电站工程指挥部成员廖荣初回忆,在缺乏大型施工机械情况下,当时顺德县革命委员会在这里设立了县党委领导小组,每天由党员干部带领着7000多名青年,基本上每天三班倒干活,而工资是工分制,几乎是不算酬劳,无私奉献。
  尽管面临极为艰苦的工作条件,这里却创下了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奇迹。“建设过程中有14万平方米的石头需要爆破,持续爆破了几个月,最多的时候一天用了一吨火药爆石,但当时没有人员伤亡事故。”欧阳洪说,这都是大家工作认真、负责才能实现人员零死亡。
  顺德精神
  敢为人先敢闯敢干方“可怕”
  小到螺丝钉,大到发电机组、铣床、水轮机三米叶片都是顺德制造,从开始设计到施工、制造设备、安装,全部是顺德人自己搞定。在当时,甘竹滩微水头发电站是广东首例,工程建设难度较大。经过实地勘测、地质钻勘、水文分析,确定了甘竹滩水位落差低、水流量大的特点。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在水位落差不大的位置建设发电站。
  为此,当时的县水电局于1970年7月成立了工程设计攻关小组,在中山大学的指导下,设计建造了一座0.4米直径的水轮机组做模型,经过半年的反复试验,最终设计出装配“菊花形”车叶的单向贯流式水轮机。
  就是在这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社会氛围下,3年4个月后,一座占地46260平方米的电站横空出世,1974年5月1日,正式并网发电。建成后大坝高27米,可防御洪水,广州通往江门、肇庆的水上航线也可全年通航。这个由顺德自主设计、生产、安装的水利工程,不仅解决了当时群众生活生产用电的需求,还在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状”。
  “在不具备条件下创造条件建设发电站,这体现的是顺德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工分制下,党员干部带领7000多群众参与建设,这体现了顺德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举全县之力建设了具备发电、通航、防洪功能的发电站,这体现了顺德人团结协作,一心向前的精神。”顺德区政协主席周文表示,通过讲述甘竹滩发电站建设时的故事来挖掘甘竹滩精神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甘竹滩精神与改革开放精神、顺德精神是一脉相承,互相补充的。在新时代,顺德提出建设“五个顺德”,更需要发扬甘竹滩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目前,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建设“科技顺德”等系列重大战略、工程正在顺德密集铺开,这是一次次必需打赢的攻坚战,正是需要这种迎难而上、勇于创新的精神,推动顺德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跨越。
  焦点
  让甘竹滩发电站焕发“新生”
  成立党员教育基地,重温艰苦奋斗故事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西江水流量的影响,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发电量越来越达不到顺德用电需求,2009年,发电站正式停产。而在去年7月,已经“退役”的甘竹滩洪潮发电站荣获一个崭新的身份,那就是顺德第12个党员教育基地。如何通过这个基地讲好顺德人“敢想、敢闯、敢做”的故事,传承攻坚克难、敢为人先、拼搏进取的顺德精神?
  重温兴建过程、工作流程
  自基地正式成立以来,已经有数十批党支部、团体前来学习。顺德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伟成认为,大家通过观看甘竹滩洪潮发电站纪录片,重温发电站兴建过程、工作流程,听老一辈革命同志叙述当年的艰辛,实地参观发电站的堤坝、发电机房,能够深刻体会到顺德党员群众“爱岗敬业、求实奋进、敢为天下先”的理想信念。
  “甘竹滩洪潮发电站过去的成果到现在仍然有它的价值所在,作为党员教育基地,无论是对党员的教育还是对普通民众的教育,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龙江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龙江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张潭英希望后一辈人特别是年轻的创业者,都为甘竹滩洪潮发电站持续发挥它应有的历史作用而做出贡献。
  从青少年教育的角度,顺德政协委员、龙江镇坦田小学校长廖杏芳则表示,转变教学理念,在每个教育环节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把甘竹滩建设所体现的创新精神传承下去。
  建设博物馆,成为精神传承地
  去年12月27日,佛山市委、市政府召开建设“博物馆之城”重点工作推进会,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向全市部署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佛山要围绕建设高品质的文化导向型城市的目标,鼓足干劲、奋发有为,努力把佛山建设成为门类新颖齐全、布局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多彩、富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之城”。与此同时,今年5月初,郭文海带队到龙江甘竹滩洪潮发电站调研,要求区镇两级要以建设博物馆的形式将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原址原貌保护好,要将顺德人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建发电站的这段历史挖掘出来,梳理好、展示好。
  “甘竹滩发电站博物馆不应该只是物的建设,而要成为精神的传承地,两者是相关的。将物体与精神结合起来,将精神发扬出来,是今后建设博物馆的重要思路。”顺德区文体局副局长梁国锋表示,适逢佛山市委市政府提出3年内打造“博物馆之城”之际,顺德将高标准、高质量去规划,同时征求市民意见,在保护好原址原貌的前提下建设甘竹滩发电站博物馆。
  整合乡村资源,打造旅游文化区
  今年3月13日,顺德区召开加强基层大治理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大会,提出从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等五大方面,勾勒出顺德乡村振兴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未来,将全力保护和活化这座寄托着顺德人精神的工业建筑,使其能够结合乡村振兴和党建教育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顺德区龙江镇党委副书记、妇联主席、政协龙江联络委员会主任梁柳玉透露,接下来,龙江将以左滩为切入点,整合周边乡村、基塘、水域等资源,打造龙江南部以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为主题的里海旅游文化区。其中,在项目的推动过程中就包括对甘竹滩洪潮发电站的维护和翻新。
  论坛嘉宾名单
  ●佛山市政协原副主席、甘竹滩发电站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欧阳洪
  ●原顺德市副市长、甘竹滩发电站工程指挥部成员廖荣初
  ●顺德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伟成
  ●顺德区文体局副局长梁国锋
  ●顺德区龙江镇党委副书记、妇联主席、政协龙江联络委员会主任梁柳玉
  ●龙江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龙江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张潭英
  ●顺德政协委员、龙江镇坦田小学校长廖杏芳

沙县:可望签约项目11个
交通银行滁州分行依托产业链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建设
[金堂县]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督促环境问题整改到位
安陆921户贫困户迁新居
地铁2号线拟延伸至马尾 全长约16.88公里设车站12座
传承甘竹滩精神 讲好顺德故事
小伙打完篮球后瘫软站不起来,原来是未补充电解质
头顶烈日暴晒脚下柏油烘烤
创放心舒心消费城市营造和谐消费环境——“营商年”抓好“四大环境”建设系列报道之三
首期“晋城楷模”发布仪式举行
做好跨境电商 把“青神造”卖到世界各地去
紧急寻人!杭州初三女生昨晚自习后失联!家人急疯了
市安监窗口容缺办理让企业办事少跑路
武陵源借助六大平台编织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网
【通报曝光】瑞昌市通报4起作风建设典型问题
经开出台《聘用人员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规范管理促效能
修通一条路造福一方人崇阳打造生态旅游经济带
湖南省全民健身示范中心正式启用 部分时段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陆丰举办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班
南明区兴关社区长效机制管理青云路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