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有2.3万人次参观,馆内陈列的航天器、导弹等实物展品让大家直观地看到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冰城科学家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从老一辈航天校友建立卓越功勋到今天风华正茂的学子积极投身航天事业;从航空工程系正式组建到中国高校第一个航天学院建立……回眸历史,从中国航天诞生的“元年”——1956年开始,哈尔滨工业大学就与中国航天共同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书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一系列“冰城篇章”。
a 向科学进军,新建一批尖端专业
1956年1月,党中央号召全党“向科学进军”,指出“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前夕”“要发展尖端技术”……当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着手拟办尖端专业培养师资,并于1956年、1957年两次报请高教部批准增设电表与电测技术、自动控制等新技术专业。
1958年10月,经第一机械工业部和教育部批准,哈尔滨航空工业学校合并到哈工大,成立哈工大航空工程系。1959年5月,自动控制系举行成立大会。短短几年时间,除了新建的航空工程系和工程力学系外,哈工大还陆续新建了与航天工程有关的一批尖端专业,为培养工业科学技术人才和尖端科学技术人才创造了必要条件。
b 航天民用相结合,成立我国高校首个航天学院
“以航天为主,航天民用相结合,以学科专业、通用专业为国防(航天)服务。”1962年,哈工大完成重要战略转折,走上了一条具有航天特色的综合发展之路。
从1983年起,哈工大从预研开始,利用其综合优势开始与中国航天亲密互动。1986年3月,“863”高技术发展计划的启动开辟了中国载人航天道路,哈工大成为“863”计划的重要参与方;1992年9月21日“921”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1987年6月7日,我国首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哈工大航天学院诞生,开创了哈工大服务航天的新局面。从此,哈工大与中国航天的关系更加密切。
c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近百项研究成果服务航天
1999年,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三方重点共建哈工大协议,为哈工大的发展建设掀开了新的一页。
“我这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培养了一批队伍,在所从事的领域推动了复合材料学科的发展;二是在航天学院的建立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航天学院首任院长杜善义院士回忆航天学院走过的历程,感慨良多。航天学院的成立,不仅在哈工大的历史上,在中国航天史上也是一个里程碑。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获“‘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成功”纪念奖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哈工大先后有500多名教师和技术人员参与相关研究工作,近百项研究成果应用到载人航天等各领域,为我国航天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清远270名巡察干部集中培训
培训你成为高级月嫂、美容师等,还有补贴
2017年“无记分有奖励”开奖
涟水打响工业经济攻坚战
张平深入郎溪县姚村乡夏桥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哈工大挥洒中国航天“冰城篇章”近百项研究成果应用到载人航天等各领域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励志电影《归雁》
韩国唐津市公务员到我市考察合作环境并交流合作意向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宁波解法
河源利用畲族文化打造旅游景点走在全省前列
长兴因雪停工企业全部复工
想和你到日照,一起寻找夏日的小确幸!
下半年土拍7宗地平淡成交 北园大街南两宗地现“意外”
台山市海宴镇永和村党委书记朱锦扶: 带领村民种植剑兰脱贫致富
组建水上安全讲师团 宁波多举措筑牢防溺水屏障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办理2018年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通知
市海事局党委组织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部署会
同唱龙船调 共筑中国梦
市红十字会:五大项目助力民生 “五进社区”服务群众
今年起户籍儿童入读民办幼儿园最高可获得6000元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