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阳春新坡村新农村建设的变与不变

阳春河口镇新坡村外修生态促村貌大变样,内修人文留住村风老传统——
阳春河口镇石河村新坡自然村优美的乡村环境。
■ 见习记者/陈思捷 记 者/任绍华 通讯员/陈良才
骤雨初歇,被雨水洗礼过的村庄格外清新。走进阳春市河口镇石河村新坡自然村,硬底化村道取代了往昔的泥泞小路,道旁成排的绿树郁郁葱葱。在文化服务中心大楼避雨的村民们,寒暄着家长里短。孩童们三三两两在广场追逐嬉戏。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吹进这个省定贫困村,一条文化生态道路正在新坡村全面铺开。
“小时候山是青的,水是绿的,经过近十年农村粗放式的发展,环境变得恶劣了,污染也多了。这两年觉得记忆中家乡的样子又回来了。”石河村委会主任罗才运感叹说。2015年,为了改善新坡村的环境,村民自发成立了“新坡村美丽乡村建设筹建小组”,石河村委会到新坡自然村的村道由3.5米拓宽为5米,村里打通了封闭巷道并实现了硬底化,建起了篮球场、生态公园、文化服务中心,还先后启动了雨污分流及污水排放等工程,村里的生态环境和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乡村面貌的“巨变”之下,经久不变的是新坡村的村风文化。百年树龄的红豆相思树屹立在村口的广场旁,见证几代人的成长,成了游子们乡愁的印记;村口文化墙张贴着村民自发创作的“新坡三字经”,记录着新坡起源、新坡精神,承载着新坡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每年正月初六至十五,添丁的人家便举行吊灯仪式,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前来体验吊灯习俗的宾客络绎不绝。正月十六,村中户户“做社”,祭拜土地,仪式简朴庄重,沿袭至今。村里有名望的老人说,传统习俗的坚守,对团结村民、启迪后人有积极作用,新坡村的“年味”成为众多外出游子的牵挂与期盼。
新坡村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了图书馆、电脑室,免费向村民开放,村民自导自演的节目搬上了舞台,书法作品上墙展示,文人墨客自编诗歌收编成册,成为新坡的“文化瑰宝”。耕读传家,乡村振兴离不开优秀的传统文化引领,文化底蕴让新坡熠熠生辉,经久不衰。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也是新坡村的发展目标。石河村组织办起了幼鹅养殖基地,带动扶贫经济。下一步计划在村里筹建种养庄园,种植大棚蔬菜和养鱼,以“种养+旅游”的方式,培育产业,打开销路,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
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利用资源共同富裕。如今,这个美丽乡村既有传统村落的古朴,也有新农村的气息。从一个省定贫困村蜕变为乡贤眼中的文化村,新坡自然村悄然变化,承载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谭文强 摄

屏山纪委监委部署“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工作
到桂林博物馆感受新疆伊犁风物民俗
白云区红云社区“两节”期间打好“平安创建”战役
防城港市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新华书香节”即将开幕
【家乡美+】阳春新坡村新农村建设的变与不变
一季度消费、外贸、双向投资全线增长
“无情无义”的“庄户”汉子
“幸福舟山”建设,一个都不能少!精准扶贫舟山又出新招
“邪恶”的小夹子,落网国庆“黄金周”!
狗见人就咬民警保安合力擒获
光泽家庭农场——上线现实版“开心农场”
“移动厨房”现身广汉 厨师上门为你做菜
灵寿县组织收听收看九届省委第三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
含山旗袍协会在省第三届旗袍模特合肥赛区选拔赛上获奖
磁窑造福工程建设进入收尾阶段 
我市提前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
刚需改善族成楼市购买主力 开发商主打精装三居四居户型
全市首届农民丰收节暨花乡果巷秋季采摘徒步大会启动
全国200余所高校专家学者在连探讨高校教学督导与质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