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记者张建军报道:4月30日,《经济日报》第5版刊文关注三水区建设绿色水韵之城,突出三水的“绿色定力”,通过多维度的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的绿色水韵之城。
4月份的三水,绿城飞花,绚烂的色彩笼罩了整个城市:西南街道北江凤凰公园3000株桃花娇艳盛放,白坭、大塘两镇的黄风铃花开得金黄,南山的木姜花漫山遍野……如画之境,吸引了大批游客。作为三江汇流、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正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的绿色水韵之城。
“大环保”工作机制显成效
面对环保多头管理等情况,三水从顶层设计入手,探索成立区环境保护委员会,由区委书记、区长共同担任环委会主任。强化区级统筹,完善“大环保”工作机制,形成全区一盘棋。制定并实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办法和细则。
“生态文明建设,环保已经不再是环保部单个部门的职责。”区环委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这一点在去年的大气污染治理中就表现得非常突出。
去年5月份,三水成立全区大气强化治理专项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和区长“双挂帅”,印发大气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区环保、住建、公安和城管作为“组长”分别牵头对大气工业污染源、扬尘污染源、移动源污染和城市污染源4类大气污染源制定污染源“坐标图”和污染源监管清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治水、治气、森林绿化等方面,任务涉及许多部门和所有镇街。”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认为,必须统筹整合各方力量。
目前,区镇联动、部门联动、政企联动、社会参与,环环相扣的工作方式为三水营造出浓厚的“大环保”氛围。
“环保医生”促绿色发展
“‘环保医生’ 让我们吃了定心丸,更有信心增资扩产了。”日丰企业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李白千告诉记者。
去年2月底,三水区环保局在全市首创推出“环保医生”为企业“体检”“治未病”,即由区环保局派出检查小组对企业开展检查,及时发现环保方面存在的小微问题,对企业给予技术指导,避免酿成更大的环境问题。
三水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践行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相互促进的命题。
水质提升、大气治理是去年三水环保工作的两大重点。“无论是治水还是治气,若能找准问题出好招,就一定能取得治理成效。”黄福洪表示。去年,三水65项“四源共治”大气污染整治任务有效落实,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水质提升和大气治理,关键还是要从源头上防控。去年以来,三水环保部门的铁腕执法力度只增不减。
在三水区环保局205办公室里挂着4张地图,地图旁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工业企业、施工工地、餐馆等的名字。这是通过大量摸底绘制的污染源地图,近百家陶瓷、工业、食品饮料企业被编入地图,成为监管重点对象。这些污染源清单已落实到具体监管人,实施网格化监管。
美丽三水建设提速
好生态的背后,离不开三水的“绿色定力”,离不开三水的巨额投入。数据显示,2017年三水仅在治水方面就投入约15亿元。过去5年,三水全区累计投入20多亿元建设森林城市,尤其是依托独特的生态禀赋,实现绿色进家入户,构建城乡一体大格局的森林生态网络。
“治水、治气要依靠科技,把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到环保治理中。”三水区区长胡学骏多次提到科学治理,强调利用科技治理环境。
在三水城区,喷雾车不间断穿梭,降低扬尘等污染物。各大建筑工地上,安装了pm10、pm2.5监测器,实时监控工地扬尘情况。区环保部门在三水中心城区布设了大气监测微型站,对大气污染精准防控……
如今的三水,正在绘就“城在森林中,村在花园中,路在绿荫中,人在美景中”的城乡生活美丽画卷。
梁平区188个行政村实现有线数字电视光纤“户户通”
“昆仑石画”:在石头上勾勒大美新疆
临武县供排水公司学习十九大文件激发工作热情
宿迁市乡贤协会正式成立:汇聚乡贤力量 促进乡村振兴
江苏省省管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 李荣锦拟任设区市委常委
经济日报刊文关注三水“绿色定力”
高平市农商银行倾力“扶小扶实” 累计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1亿元
川西林盘体现国际范 国际友人崇州开party
龙华区教育今秋九月再次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
春季预防干眼症
鹤山区法院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清明祭扫活动
宁强县农技中心引进马铃薯新品种推广种植
龙海程溪:全面开展大排查活动 确保两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市民发现武昌火车站周边“黑车”“黑店” 快来举报
常刘路社区|大学生扶起摔倒老人 格格送其回家(图)
尚立群参加青岛中学开学纪念日活动
北湖区经科局开展登门走访慰问困难机关退休职工活动
市金融局召开政协提案办中见面交流会
昔日庄王擂鼓处 今朝钓翁竟技场
泾县法院执结一起债务纠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