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磊
三清山分南山和北山。南山以自然风光为主,号称“小黄山”、“江南第一仙峰”,建有游览索道,设施齐全,游客众多,节假日更是游人如云。说实在,南山的景色的确不错,作为自然风光景区,堪称上品。但我真正想去的,也是从未去过的是北山。三清山的所有道教人文景观都集中在这里。我想去看看,主要是为了给友人介绍这座山时,可以多一些谈资。
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都是道教鼻祖。
三清山号称“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虽然有些夸张,但毕竟曾是真正的道教宗教场所,而且多位先师曾驾临布道,称为仙山福地也算实至名归。山上有玉京、玉虚、玉华三座顶峰,据说是分别象征三位道教祖师,三清山正是因为这三座巨峰而得名。又听说还有一座山峰叫“老子看经峰”,我就想,这山到底跟老子有什么关系呢,传说肯定会有,那究竟是个怎样的传说呢。
史书上关于老子的记载,大约停止在公元前五百一十六年前后。老子弃周而去,西出涵谷关,被关令尹喜留住,讲道三日。于是,“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疆为我著书。老子乃修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录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留下了《道德经》,留下了这部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博大精深又充满玄妙的巨著后,绝尘而去,杳如黄鹤。《道德经》中的所有玄妙都留给后人自己去悟了。
在老子的学说里有“长生久视”,“谷神不死”这类说法。这些字句更像是一种自然观的浪漫表达,而这恰好为民间的先生、方士所宣扬的神秘文化提供了思想依据。历史上的方士、教徒大都隐居深山,力图把自己的身体修炼得跟自然完全融合,从而羽化登仙,这正是在实践老子《道德经》中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到了东汉中叶,当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正式形成的时候,老子的道家哲学就成了它的思想渊源,老子也就成了道德祖师,进入神坛。
再回到原来的话题,老子离开涵谷关之后的去向,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大家都说老子到了自己的修炼之地。这很好理解,老子到过的山,不用自己夸,谁都会认为是仙山。
三清山也不例外。传说,老子骑青牛南下,回到了楚国老家,在江西龙虎山选了个山谷,用茅草搭了个棚子,开始重新研写《道德经》,可是却始终摆脱不了世俗的纷扰,就又骑牛走到三百华里外的三清山。他发现这座山负阴抱阳,深得自然之妙,遂又聚草为棚,继续研写《道德经》,后人就把一座形神皆备的巨峰叫做“老子看经峰”了。传说到这儿就没有下文了。其实这已足够,足以让天下方士顶礼膜拜,足以让世人刮目相看。
踏进“众妙千步门”就开始真正地登山了。山路崎岖陡峭,路边草木丛生,十米之外,古木参天,目力所及,只是眼前的几十级台阶。走过“好汉坡”之后,已是大汗淋漓,开始感到此行的艰辛,而正在这时,一条平坦的小径出现在眼前,抬头望去,石壁上刻着:“逍遥路”三个字。路稍宽了些,有阵阵山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苦尽甘来,难易交替,平险相生,自然界如此,人世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再往上爬,就到了三清宫,这里海拔已达一千五百三十来米。这是一个山顶小盆地,眼前豁然开朗,疲惫却一时难消。
我想,道观之所以建在很高的山上,并普遍高于佛寺,怕是有自己的讲究。因为道人的修炼非常强调自我,以及身边的自然环境,“我命在我不在天”,人与万物有先天的近亲关系,把人类与天地万物看成相互连合一起的大系统,并进而相互融合,就可以长生不老,即所谓得道成仙。所以远离俗世的地方,也就是最适合修炼的境界。
我想,登山是可以悟道的,而修道的确应该在高山之巅。
山顶上整个建筑群是以三清宫为中心,并深得阴阳之妙,前有涵星、清华、映辉三口天然泉池,后面有千年古木,东边有龙首山作为屏障,西面有虎头岩拱卫着。依照《先天八卦图》,建有龙虎殿,方士羽化坛、玉零观、飞仙台等建筑,其中以震位的风雷塔最是震撼人心。这是一座六层五面花岗岩石塔,两米多高,塔顶为攒尖式,五百年来,静静地立在崖边上。日出前后,云蒸霞蔚,剪影如画。动静、巧拙、虚实、藏露浑然一体,让人浮想联翩。
山上最古老的建筑要上溯到一千六百年前的东晋升平年间,炼丹术士、医家葛洪上山结庐炼丹,宣传道教教义。可以说,葛洪是三清山的开山鼻祖。他曾带兵打仗,曾经为了生计南下广州,四处游走。他还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他信仰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他长期炼丹,坚信只要炼出入火不焦,入水不腐,入地不朽的灵丹,自己就有了与之相同的属性,从而与自然万物一样,获得永恒。
同时,葛洪也强调儒道融合,他在《抱朴子内篇》中写道:“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门不修,而但求方术,皆不得长生也。”他心目中境界最高的道士必须是儒道双修的,入世可以治国安邦,出世可以得道成仙。
葛洪或许就是那种既有理性,又通世俗的人。他既是道家,又是道士,思想上又融合儒家纲常。或许也是因为这一点,葛洪才被后世尊宠,三清山更是因为有他,声名鹊起。
今日的三清宫,早已没有道士,几百年的风雨剥蚀和人为毁坏,已使这些建筑面目全非。
现代人把信仰、膜拜和敬奉只浅浅地放在心里,需要时,想一想罢了。少了敬畏的心灵,甚至都留不下对一座山峰的崇拜和对自然的包容。道教的寂寞在所难免。心中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慨,南山的风景区游人如织,北山的三清宫却门庭冷落。我不知道,当人们站在玉京峰上鸟瞰苍穹,感叹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的时候,会有多少人能对这一片千年道场投来一束哪怕是叹息的目光呢。
怀化两企业获湖南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称号
建行吉林省分行“劳动者港湾”今日揭牌 打造交警的“歇脚地”、“暖心窝”
金融知识速递
香港阳江工商联合会庆祝成立50周年
于广秋组织召开我区省2018年度
三清询道
让农民工过上快乐新年 涪城法院三举措“治欠保支”
全市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出炉
赖床5分钟扰乱一天生活
嘉兴市 “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正式启动
泸州:强化过程全记录 促进行政执法办案不留“白”
川在线:乐山举行 “三八”妇女节纪念大会
一企业家爱心捐资奖励学子
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乐清段近期施工
全国爱民模范陈国淑:平凡岗位实现人生价值
深入基层开展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服务
国庆出行看过来!虎门大桥新增10套电子眼!
东安新村、岩前镇、莘口镇……4月9日至15日三明这些地方要停电!
大寨小学:安全意识从小树立,逃生演练幼儿抓起
小满忙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