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长阳渔峡口镇西坪村“两委”班子成员合影(右二为覃远奉)。资料图片
1月22日,嗖嗖寒风拉低了山中的气温。
走了整整一个月的他,依然如土家炉火,温暖着乡亲们的日子,沸腾着这些年的记忆。
“多亏了他当初帮忙,我的合作社才有今天。”从北京回乡创业的青年覃玉锋说。
“我家办贷款要开证明,电话一打,他就送过来了。”六组村民覃世孔说。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操心村里的合作医疗和后备干部培养。”村党总支书记覃世灿说。
……
他,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西坪村共产党员,原村会计、治调委员覃远奉。
他,更是扶贫路上的“背脚佬”。为了乡亲们脱贫,他一件件一桩桩地把事往肩上扛,放身上背。
“悬崖再险,也要刨出一条脱贫路”
西坪村是长阳1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建档立卡贫困户183户,由原西坪、茅坪、施都、赤坪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子大,有4个山头,海拔从200米到1287米,开车转一圈都要五六个小时。
“我们村里的路,他操了太多的心,流了太多的汗。”覃世灿说,从小村到大村,干了一辈子,覃远奉最牵挂的是路,耗费他心血最多的也是路。是啊,没有路,怎么脱贫奔小康呢。
原来,从资丘锁凤湾到渔峡口白岩,没有路,全是大山。这几年,县里发展产业,乡亲们种了满山的椪柑、伦晚、纽荷尔等,黄澄澄的果子挂满枝头,却苦于路不通、运不出去,眼睁睁看着很多果子烂在园里。村“两委”成员一合计,决定先修一条毛坯路。
“山里的盘山路,多是修在峭壁边,一圈一圈旋出来的。”六组组长覃好洲说,在崖壁上劈山开路就得打眼放炮,稍有疏忽就会酿成重大伤亡。
在张胡子沟施工时的一幕,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钻机师傅准备继续往前开路时,因为头天刚放了炮,山土松了,一株两尺多粗、七八米高的白杨树突然倒了下来,把钻机师傅埋在大树篼子和砂石下,而且就在崖边边……形势危急!覃好洲立即通知覃远奉。覃远奉带着绳子和油锯火速赶来,人边下摩托,绳子边往腰里缠,大声喊:“快放我下去,只有把树锯断,师傅才能出来!”
大树被锯成了3截,轰隆隆滚下五六百米的悬崖,钻机师傅老谭从砂石里爬了出来,当场就告饶:“这太危险了,我不做了。”
第二天,覃远奉一个人提着油锯,攀在崖壁上搞收尾。他对覃好洲说:“悬崖再险,咱们也要刨出一条脱贫路。”
就这样,覃远奉把自己绑在悬崖边翻崖越壁,一干就是两年。路通了,大山里有了增收门路,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修这段路,他还垫上七千块!”覃世灿说,“当时村集体没收入,工程队十几个人,吃住都是他家管。” 2017年12月26日,覃远奉走后的第四天,儿子覃琳路陪着妈妈去镇上,还清了最后的5万元贷款。
村民李会芳回忆,村里新修的路经过覃远奉家果园,他二话不说,主动砍掉了38棵椪柑树,为修路让出了位置。“那可都是正要挂果的摇钱树啊!这一砍,他家一年就少收入七八千块”。
“他光顾帮乡亲们卖椪柑,自家果子却烂在了仓库”
10月23日,白沙路检查路基,900米处需增加涵洞一处。
10月24日,扶贫资金到位,要落实发放到户,12月底完成。
11月3日,精准扶贫工作产业规划工作会召开,产业路要通组入户,发展木瓜1700亩、柑橘500亩。
11月8日,脱贫攻坚四季度结硬仗。
……
这些断断续续的记录,摘自覃远奉2017年的日记本,在他生命的最后日子,最牵挂的依然是精准扶贫。
长阳玉锋生态农庄、长阳渔峡口茅坪椪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覃玉锋是西坪村人,曾在北京开办高档皮衣厂。2016年,覃远奉跟随覃世灿专程到北京请能人回乡创业,又趁他回家过春节,“三顾茅庐”将覃玉锋请了回来。创业中,60岁的覃远奉竟为年轻人当起了“保姆”,登记、办证等一连串手续,都是他跑前跑后办成的。如今,覃玉锋的合作社已覆盖30多家农户,其中贫困户10多户。
2012年冬天,因为品牌知名度不高,村里满山的椪柑挂在枝头无人问津。覃远奉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四处奔走想办法,联系了江浙、福建等地的客户,价格却又上不去。痛定思痛,大家横下一条心,成立赤坪果品专业合作社,当年就帮乡亲们卖出两万多公斤椪柑。
“他光顾着帮乡亲们卖椪柑,自己的1500公斤橙子却烂在了仓库。”覃世灿说,为了果子有个好卖相,卖出好价格,村里统一订购了柑橘包装箱,堆放在六组覃世孔家。哪家需要箱子,只要一个电话,覃远奉就骑着摩托送上门。
贫困户覃守俊,5口之家原来仅靠一亩薄田、80棵蜜橘生活,八旬父亲摔伤了腿,生活艰难。“奉会计鼓励我种了3亩椪柑,还请来技术员帮我,去年一年就卖了3万多元。”
在覃远奉和村干部们的帮扶下,周边10个贫困户的年收入都超过了3万元。“奉会计带我脱了贫,我不能让他失望!”前不久,覃守俊又开始发展黑猪养殖,还规划着做电商。
“我是党员,就得帮乡亲们多跑腿”
2016年7月19日,长阳普降暴雨,西坪村发生山洪灾害,泥石流涌进覃孔超家,由于新砌的围墙没建出口,家里很快被淹了1米多深。危急时刻,覃远奉及时赶到,抡起一个12磅的八方锤,将围墙凿出两个大洞,洪水、泥石流奔泄而下,房子和家具得以保全。
那场暴雨中,村里冲垮了3栋房子,还有12户成了危房。覃远奉挨家挨户帮助救灾,起早贪黑搞了一个多星期。
“他是个热心人、大好人啦!”村民覃世元说,乡亲们要开证明、盖公章,多是他上门帮办。2016年,村民覃世孔的孙女读大学申请助学贷款时,将单位名称弄错了,贷款办不下来。覃远奉得知后,马上补办了一张介绍信送到家里来。
覃远奉的儿子覃琳路现在麻城工作,他回忆,常常是吃了晚饭以后,天已经黑了,爸爸才从村里回来。一到下雨天,赤坪到施都的漫水桥就发水,孩子们上下学过不去,爸爸每次都站在齐膝深的水里,把十几个孩子一个一个抱过来。
“我是党员,就得帮乡亲们多跑腿。”覃世灿说,这是覃远奉常挂在嘴边的话。
2016年12月,村里发精准扶贫猪苗,老党员覃好满跟他开玩笑:“给我家也搞一头。” 覃远奉一本正经地回绝:“你不在册子上,必须按扶贫花名册来,咱是党员,不能坏了规矩!”
“6种病,全是要命的!”覃世灿流着泪说,工作中,覃远奉经常说腿痛,他自己轻描淡写说是痛风,大家也没在意。2017年8月,负责对口帮扶西坪村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组织部关心村里干部的健康,为每名村干部订了体检套餐。其他人都去体检了,每次催覃远奉去,他总说事没忙完,实在走不开。
村委会主任田孟年说,精准扶贫以来,走访、登记、造册、发母猪仔、发果树苗,发放各种慰问物资,各种惠民政策都要通过村里,落实到每个贫困户,这两年覃远奉基本上没有歇过脚。
覃远奉的家,还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土坯房,旧式的土家木制结构,楼梯踩上去咯吱咯吱作响,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和家电。妻子邹德寿说,房子比覃远奉的年纪还大2岁,每次跟他商量修房子,他总是说等忙过了这一阵。去年,终于修整了前面的院落,却腾给村里合作社作了柑橘仓库。
2017年11月21日,覃远奉请假去麻城为小孙女庆满月,妻子发现他脸色异常泛黄,急忙送医,结果显示为肝癌晚期。
家人为了让他平静度过最后时光,向他隐瞒了病情,只说是胆结石。病情恶化时,他将同事请到病床前,交接手头最后一笔资金——收缴的村民合作医疗及养老保险金共计8.4万元。
扶贫攻坚,就得有“背脚佬”精神
本报评论员
一位60岁的农村最基层干部,一名有着33年党龄的农民党员,不幸倒在带着乡亲脱贫致富的路上,但是,他却立起了扶贫攻坚战中朴实却丰满的“背脚佬”形象。
“背脚佬”覃远奉心有目标。他自27岁入党,不忘初心,不曾离开,不知放弃,无论是任小村的党支部书记,还是合村后当村会计,都把自己奉献给了山区乡亲的脱贫事业。
“背脚佬”覃远奉脚踏实地。多年以来,他揽上肩、背上身的事大多数都很琐碎,尤其是精准扶贫方面更是如此。可他明白,这些小事对乡亲们来说就是天大的事。因此,他始终脚脚踏实,步步走稳,事事办妥,堪称“以伟大的心态做小事”的基层楷模。
“背脚佬”覃远奉充满韧劲。深山之中40年,他不计名利,不讲条件,不图回报,服务片区群众随叫随到,抢险除险从不掉号,劝能人回乡兴业不怕嘴说起泡。
“背脚佬”覃远奉值得信赖。修路要砍树,他先砍自家的;帮乡亲们卖完椪柑,自家的果子却烂在了仓库;扶贫资金、物资等,交给他保管最放心......
贫困如大山,把这座“大山”背走,只剩下不到三年的攻坚期。希望更多的基层党员干部、精准扶贫驻村干部,以覃远奉为镜,牢记使命,饱含真情,锤炼作风,坚持韧劲,争当平凡而有成的“背脚佬”,建功精准扶贫的攻坚主战场。(记者 黄春梅 梁剑)
违停被抄牌还大骂执勤民警?荷塘一男子自食恶果
打造乒乓人才的摇篮
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认定结果公示
厉害了!宜昌这一座小镇要火 这里有“最美丽的颜色”
贵阳4月份空气质量100%达标
追记长阳渔峡口镇西坪村共产党员覃远奉
淄川区政协美丽乡村建设对口协商会议召开
市委统战部开展“三方共建”活动 推动党建、业务“双促进”
蚌山区燕山乡政府联合区食药局开展农村流动厨师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南大梁高速一小车侧翻 车上玉米棒散落一地
淮北市举办“一次登记、全程服务”管理系统培训班
踏访历史红色印地 助推党风廉政教育 县卫计局党支部参观芷江受降旧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石家庄市政协系统理论研讨暨县(市、区)政协主席座谈会召开
晋城市出台规划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体系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解除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端午未到市场已粽子飘香 菜品变馅料创新口味成卖点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广德到汶上县康驿镇庄户村走访慰问困难党员
综合保税区: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高质量发展
“非遗”闹新春民俗增年味
我市织牢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