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

  霍永祥 于洋 实习记者 陈骁
新立小学,肇东市唯一一所留守儿童的公办寄宿学校,他们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通过心理健康引导、培养良好习惯、感受家庭温暖等方式来引导其成长,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该小学先后获得全国学雷锋先进学校、全国基层示范家长学校、省级创新教育先进学校、省妇联留守儿童之家、省师德先进集体等荣誉。
心理健康成长的根基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能长期陪伴,缺乏安全感,容易形成胆小、孤僻、自卑等心理疾病。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心理健康一直是重中之重,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健康成长。新立小学对症下药,与市人民医院共建心理健康室、亲情沟通室、健康观察室,邀请专家定期开展心理专业指导。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奉献爱、感受爱、表达爱、传递爱、回报爱”新五爱活动,坚持“三个一”,每天一件好事、得到帮助后用一件好事去传递、犯了错误后做一件好事来弥补。并以《弟子规》作为一日常规,实现背诵、抄写、讲解相结合,鼓励学生对照《弟子规》寻找他人优点和自身缺点,发现错误后,可直接读诵《弟子规》,找到过错是哪一条,及时改正。
良好习惯成长的保障
良好的习惯能让人一生受益,新立小学老师深知好习惯对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将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的生活细节中。在生活习惯方面,学校采取三遍查寝制度,让学生养成早睡早起、健康睡眠的好习惯。推行“三节”活动,让学生餐前念感恩词、餐后数饭粒,习惯文明用餐。并开展内务比赛,提高动手实践,培养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在学习习惯方面,新立小学开设读书课,养成止语读书好习惯,安装电子阅览室,实现纸质与电子图书的结合。利用抢答器,通过20分钟止语读书,5分钟提问题,15分钟抢答,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展速记抢答课和新立小学版《挑战小学生》,以周冠军、月冠军、学期总冠军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爱心家庭成长的港湾
家,是一个人、特别是儿童最为向往、最为温暖的港湾,留守儿童对家的期盼。新立小学的老师们为帮助留守儿童深入爱心家庭、重温家的温暖,呼吁爱心人士开展“让爱回家”、“爱心妈妈”等活动。目前,学校每周都会迎来10多位“爱心妈妈”,她们为留守儿童洗衣服、打扫卫生,在节假日里将孩子带回自己家,感受家的温暖。学生李某因为母亲去世,父亲外出打工,寄宿在学校十分孤僻,“爱心妈妈”李丽娟得知情况后,周末将孩子带回家,像自己孩子般照料,几周下来,孩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逢人便说:“我又有妈妈了。”
小家有了,不忘大“家”,这个大“家”就是家乡。在让留守儿童感受小家温暖的同时,新立小学开展感受家乡美活动,多次参加肇东版《爸爸去哪了》,并组织去火车站询问票价、去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参与清明祭扫、体育场放风筝、植物园游玩等活动,通过活动让留守儿童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并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家乡。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如今,朴实而充满爱心的肇东市新立小学,已成为留守儿童温暖的“家”。

西华路立面改造项目预计元旦完工
长安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治安管理处罚法》执法检查
市政府办公室协调中铁上海工程局开展帮扶工作
涓存硥鍘块珮濉橀晣锛氬瀹堕潪鍏紒涓氭崘璧勫姪鍔涜劚璐敾鍧?
保护个人信息净化网络环境
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
三亚市人才服务“一站式”落户平台共受理落户申请7952人
到省博看匈奴王金冠去山西首次举办长城主题文物精品展
自强不息奔富路
惠州将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南通第六部实体性地方法规 《住宅物管条例》立法启动
清明小长假接待游客65万人次
频频在高层次技能大赛创佳绩 盐城“青年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武陵区甘露寺小学:新教师的“闯关”生活
苏皖两省国防科工局共受经验——高教城省级军民融合示范区申报工作扎实推进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经劝说终投案
2018年打假“质检利剑”行动锁定农资等五大领域
郑州大学美术专业学生到林州市桂林镇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城阳中心城区再添大型住宅 海信·观澜规划方案公示
试炒新安银毫茶 岭脚村民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