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包揽9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5月4日下午,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211个项目分获2017年度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9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7项)、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和省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2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56项、三等奖82项),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获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孙仑泉、董朝阳获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了解到自然科学奖的9项一等奖被长沙包揽,完成单位分别来自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大学、国防科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项目主要分布于化学、航天、信息、环保、新材料、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相关研究创新性强,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研究同行广泛认可。其中,7个项目属于应用基础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相关行业后续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提供了原动力。
来自中南大学的“典型重金属污染物解毒去除方法及机理”项目,建立典型重金属污染物解毒去除的基础理论,开发出成套工程技术及设备,为我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直面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被170个项目夺得,企业牵头或产学研合作完成的项目占比75.9%,比2016年度提高6.1%。
从获奖项目可以看出,事关百姓福祉的领域一直持续创新,并取得丰硕成果:“孤立性大肝癌理论创新与外科治疗关键技术”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肝癌新分型,建立完整的外科治疗关键技术,成果在数十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食源致病菌压电检测机理研究”项目实现食品安全领域一等奖的突破,为实现食品安全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保障”转变提供了可行路径;“绿色竹质功能材料节能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和“柑橘副产物高效转化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实现了我省竹材、柑橘等大宗优势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和充分利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与此同时,青年科技人才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三大奖的29个一等奖项目中,45岁以下(含45岁)的第一完成人共有10人,占34.5%,比2016年度提高12%。“湖湘青年英才”等青年人才计划育人效果明显,如2013年“湖湘青年英才”支持人选刘金刚,2017年38岁,已成长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
相关文档: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一条基本经验
“小蘑菇”谱写“大文章”
太美了!这样的五莲山不多见!云海翻腾、霞光普照
辉县市公安局千兆光端机项目征求意见的公告
平湖市中小学校长、书记专业能力提升研修班顺利举办
长沙包揽9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秦腔委培班期末汇报展示举行
衡水好市民雨后掀开井盖排水 自愿坚守充当安全引导员
我市召开全市粮食流通工作会议
常德市民热议自己心中的常德“十大名菜”
关于征求《湖州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申报和认定管理办法》意见的函
成品油调价窗口今日开启 机构预测将迎来“四连涨”
被省公安厅通缉 涉黑逃犯雷某投案自首
防城区政府与台湾海霆股份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南充出行市民注意啦!中秋国庆车票已开售
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跌41个基点
在大爱中重生 在危难中崛起 在感恩中奋进——我市灾后重建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七岁熊孩子玩火点燃沙发 民警破窗救出被困母子
噪声粉尘扰民公安县拆除生活区里的米厂
涞源县文艺演出鼓发展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