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波及天汉大地,使我市的宁强、略阳、勉县遭受重创,其余县区不同程度受灾。
十年寒暑更替,十载冬去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天津各界的无私援助下,天汉大地从满目疮痍到一片生机,从家园破碎到欣欣向荣的华丽转身;天汉儿女也抒写了在大爱中重生,在危难中崛起,在感恩中奋进的辉煌篇章。
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昔日的灾区如今已发生了巨变。灾后恢复重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经济持续走在追赶超越上升通道,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产业升级步伐加快,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改革开放蹄疾步稳,群众福祉显著提升,最美城市魅力初显。
灾区发展蓬勃兴旺
灾后恢复重建以来的十年,是我市灾区发展振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十年。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中、省的关怀帮助下,在天津对口援建及社会各界鼎力支持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韧不拔、奋力拼搏,抗震救灾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略阳、宁强、勉县3个重灾县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经济社会步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震后十年,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维修加固农村受损住房16.58万户,重建6.9万户,建成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5057套,受灾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交通瓶颈有效破解,10个县区通高速,6个县区通高铁,所有县区通二级公路,所有乡镇和97%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沥青路);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45.4万亩,汉江综合整治建成堤防主体140公里,宁强巨亭等33座水电站项目建成投运,解决30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除险加固震损水库69座,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114处,防灾抗险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为灾区发展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震后十年,我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震损学校维修加固905所,重建中小学419所,宁强、略阳、勉县3个重灾县均成功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级“双高双普”县;恢复重建医疗卫生机构237所、村卫生室458所、敬老院34所,新建农村五保供养机构50所。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截至2017年底,略阳、宁强、勉县3个重灾县累计建成美丽乡村(新农村)459个,打造市级示范点56个,略阳县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宁强县被授予国家园林县城,勉县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2017年略阳、宁强、勉县3个重灾县城镇化率分别达到46.3%、50%、50.49%,分别较2008年提高18.5个、6.3个、9.9个百分点。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
灾后恢复重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追赶超越和“三市”建设目标,坚持绿色循环、生态宜居发展定位,围绕改革创新、提质扩量、开放融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主线,积极推进“三大变革”、发展“三大经济”、壮大“六大产业”、实施“十大工程”,全市经济持续走在追赶超越上升通道,主要经济指标位于陕甘川毗邻地区前列,增速稳居陕西省第一方阵。今年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速领跑全省,实现首季开门红。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震后十年,我市加快构建具有汉中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24.9:39.6:35.5调整为2017年的15.8:46.3:37.9。
实施农业倍增工程。我市粮油生产实现“十四连丰”,十大绿色农产品基地扩规增效,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深入推进,发展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91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6个。“汉中仙毫”跻身“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实施工业翻番工程。2008—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5%,2017年达到1424.88亿元、是2008年的5.4倍,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绿色食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5.5%。
实施全域旅游工程。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累计创建4a级景区10个,紫柏山、华阳、黎坪、青木川创5a步伐加快,兴汉生态旅游示范区等重点文旅项目加速推进,张骞墓祠、汉中“三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黎坪地质公园入选第八批国家地质公园。我市荣获“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是2008年的5.16倍、9.95倍。今年一季度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5.1%、40.24%。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震后十年,我市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017个、完成投资3109.88亿元,一大批事关汉中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用。着力破解了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瓶颈,全市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541.65亿元,汉中机场通航四方,西成高铁、十天高速、宝巴高速汉中段建成通车,阳安二线、西镇高速加快建设,成为全省首个拥有绕城高速环线的地级市。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工程”,持续开展中心城区城市建设重点年活动和美丽城市三年行动,重点抓好“五个十大”工程,兴汉新区、滨江新区、一江两岸展现新姿,39个省市级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步伐加快,建成市级美丽乡村旅游精品村20个,城镇发展能级不断提升,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生态园林城市,荣获“美丽中国最美城镇奖”。
改革开放蹄疾步稳
震后十年,我市全力打好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组合拳”,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持续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组建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设立军民融合发展等10支专业基金,2017年民间投资增长18.2%。积极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套标准管服务”放管服改革,“12345”政府便民服务平台投入运行,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达64.8%。组建全省首家健康联合体,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造“汉中模式”。文化体制、国资国企、事业单位分类、城市管理执法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全面扩大开放。坚持“四向融入”,加快发展“三大经济”,打响“张骞故里文化经贸使团”品牌,着力招大引强选优,2008年以来,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3201.43亿元、年均增长36.8%,中交建、红星美凯龙、绿地集团、万达、恒大等一批500强企业先后落户汉中。稳步推进苏陕合作“园中园”、汉中西安融合发展平台建设,积极筹划建设中医药交易中心、农产品交易中心、民用航空制造中心等一批区域性发展合作平台,着力打造陕甘川渝毗邻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全力推进创新。深化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市绿色循环暨产业经济研究院成立运行,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加快组建,汉中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工作扎实推进,2017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3.6%,今年一季度高新技术工业完成产值66.47亿元、增长15%。抢抓“军民、央地、部省”融合创新机遇,积极争取陕飞民用货机项目,培育发展“民参军”企业30余户。
群众福祉显著提升
震后十年,我市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616亿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程。坚决打好深度贫困、产业扶贫、基础设施等“八场战役”,实现新的扶贫标准下69.9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14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退出。全市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03.72万人下降至2017年底的33.7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34.5%下降至2017年底的11.58%。
深入推进民生改善工程。坚持就业优先,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4.65万人;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和省“双高双普”县创建任务,高考实现“六连升”,汉中职业教育集团挂牌运行;累计实施移民搬迁16.4万户,建成各类保障房11.2万套,改造棚户区85638套、农村土坯房6.5万户;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三连涨”;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
深入推进治理创新工程。深化平安汉中和法治汉中建设,社区网格化管理全面推行,“民情直通车”制度入选中央改革办案例选编,网上信访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安全生产、食药监管全面加强,荣获“全国见义勇为城市”奖和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市,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综治及平安建设优秀市,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最美城市魅力初显
震后十年,我市坚持人文、生态并重,着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宜居宜业宜游“三宜一体”的陕西最美城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为统揽,设立1亿元绿色循环发展科技投资基金,组建绿色循环暨产业经济研究院,4大循环体系初步形成,18条循环产业链不断延伸,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力打造文化名市。《汉颂》《汉水汉中》《汉源》等精品力作精彩纷呈,《汉中天坑》《味道》等七部大型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汉中秘密特使》《风从巴山来》分别荣获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文华剧目奖”,六集大型纪录片《汉中栈道》即将在央视播出,成功创建3个国家级文化先进县和3个省级文化先进县。国际学生感知汉文化基地项目成功启动,汉中报业传媒集团、广电传媒集团成功组建运营,2017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2.6%。
扎实推进生态建设。深入推进陕南森林化战略和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江河湖库综合整治和汉江滨水湿地群建设,建成8个国家级、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留坝县成为国家首批、西北唯一“两山论”实践基地县,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以山水林田湖草一体治理为统揽,深入实施铁腕治霾攻坚,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扎实推进汉江生态环境保护“清澈”和秦岭生态破坏环境问题“清零”行动,2017年大气质量综合排名全省第4,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市上下的普遍共识。
十年来,天汉儿女心怀感恩,不忘初心,奋力追赶超越,交出了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向前看,建设新“三市”的蓝图已徐徐展开,天汉儿女必将昂首阔步奋进新时代。(汉中日报)
成品油调价窗口今日开启 机构预测将迎来“四连涨”
被省公安厅通缉 涉黑逃犯雷某投案自首
防城区政府与台湾海霆股份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南充出行市民注意啦!中秋国庆车票已开售
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跌41个基点
在大爱中重生 在危难中崛起 在感恩中奋进——我市灾后重建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七岁熊孩子玩火点燃沙发 民警破窗救出被困母子
噪声粉尘扰民公安县拆除生活区里的米厂
涞源县文艺演出鼓发展士气
2018全国公路自行车联赛(第一站)赛事服务谈判公告
经开区米兰春天24幢有一户将承重墙完全敲掉了
市中院和两个基层法院受到省高院通报表扬
马承祖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
义安区部署安排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
守护你的回家路春运期间4000万人奋战在一线岗位
苍溪县“大、强、优”强力推进制鞋产业转移承接工作
邯山区副区长李响专题调度309国道整治情况
平阳县委书记董智武督查57省道复线绿化提升工程
罗湖区委统战部走访慰问挂职干部
丹江口市落实精准扶贫四项重点工作 为贫困户“绣”出脱贫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