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田间走来,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到创业一线,成为渝钤大地创新创业的佼佼者。
他们是十年来我市“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毕业的学员。十年磨剑锋出鞘,2560多名学员,每个行政村平均达6名,全省比率最高;全市88%的村委干部是“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毕业的学员,50%的学员都有自己的产业。他们将成为我市乡村振兴的领跑者。
十年来,我市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广大农村培养了一支有文化、会管理、能力强、留得住的乡土专门人才队伍。他们中有一大批学员担任了村党组织书记和“两委”干部,还有一大部分学员领办或参与非公企业、产业协会,进行自主创业,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打造“新余样板”,夯实了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石。
一个种养能人带动一个产业发展
下村镇付小华,2015年兴办了新余市欣欣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投资近5000万元,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年产鲜香菇1.35万吨,年产值1.5亿元。付小华不满足自己富,而是主动融入产业扶贫,承担社会责任、吸纳贫困户参与企业生产,让有生产意愿的贫困群众都能脱贫致富。他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农户”模式,建立了32个产业扶贫合作项目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吸引3000多户农户,为村民提供了180多个就业岗位,为合作社农户年人均增收8000多元,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凤阳镇的“西瓜大王”陈小红,作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他精心研究麒麟西瓜的种植技术,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组织分宜、上高等周边4000多户农户发展麒麟西瓜种植产业,种植西瓜面积达5万余亩,产值4亿多元,带动农民就业人员1万多人,为种植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如今,麒麟西瓜已经成为凤阳镇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全镇从事麒麟西瓜主导产业的农户占全镇总农户的60%,真正实现一个种养能人带动一个产业发展。
一个“五强书记”带富一个乡村
良山镇下保村党支部书记胡云华是“五强书记”的优秀代表,也是被中央省级媒体聚焦的“一村一名大学生”。2010年以前,下保还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在胡云华的带领下,下保村从农村环境、特色产业、乡土民风、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用几年时间使得整个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许多来到下保村参观的人都说:“这里的生态环境让人流连忘返,住在这里是一种享受。”村民们都说,胡云华是飘扬在小山村里的鲜红党旗。他以村为家,把群众当亲人,让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山村,打造成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全省基层党建工作样板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致富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省4a级乡村休闲旅游村。
一个爱心使者树起一面乡风文明的旗帜
乡村振兴的一项要义,在于文化,在于乡风文明。在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要加强培育乡贤文化,建设乡风文明,引导乡村社会见贤思齐、见德思义,使之成为乡村振兴中的正能量,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在分宜县就有这样一个突出代表,他就是梁小明,先后在家乡、赣州、深圳等地创新创业,开办服装店和服装厂,注册的“仙女湖”系列服装品牌越做越旺。近年来,他组织发起成立多家志愿者队伍投身公益事业,在赣、粤两地建立99家村级志愿服务协会,为各地村民们开展邻里帮扶、环境整治、助学帮困等公益活动,形成浓厚的公益氛围和良好的示范作用,推动了家乡和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仙来学校夯实校园管理 彰显仙来特色
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 让宝鸡的名字响遍全国
白杨街道举办全民舞蹈大赛 18支队伍250位社区居民组团来参赛
深圳拟规划建设一批重大项目 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将超6000亿
“3+X”模式 莞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升级启用
从田间走来到创业一线我市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石
固镇县安监局全面完成烟花爆竹零售许可证换证工作
【精准扶贫】祁阳:“四扶四建”助力脱贫攻坚
2018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论坛在深圳隆重开幕
省政协调研组到海丰开展“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专题调研
致力把兴化打造成文学之城
旅游景区开展消防安全演练
积极备战降雪天气 我市设施蔬菜生产未受影响
“理财课堂”办到田间地头 人行重庆营管部送国债进百村万家
我镇2018年东莞市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演出圆满落幕
郑州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召开2017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述责述廉暨春节前廉政谈话会
白道营子村开展“庆祝建党97周年”党员唱红歌活动
台州标院助力推进椒江区创建“全国智能马桶标准化示范区”
管城区妇联开展系列活动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东丽区税务局组织税收征管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