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个电都能被操控 还能安心玩手机吗?


手机被操控虽是个案,但影响恶劣,一旦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或衍生出更多非法行为,后果难以预料。
深夜,放在桌上正在充电的手机竟自动点开某app,浏览酒店客房,看评价,还订了一间总统套房,仿佛有一个无形的人在操控。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杨女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见10月7日《钱江晚报》)
手机拿在用户的手中,但却被他人随意操控,这意味着用户的财产安全、信息安全、个人隐私缺乏足够保障。类似怪异现象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此前一些人的微信、微博关注列表突然出现一堆营销账号,或者qq突然被加进陌生群组,据说多是黑灰产团伙控制了手机用户的相关账号。
手机之所以轻易被他人操控,有的是因为手机被植入“流氓软件”,有的是手机受到黑客攻击。而上述杨女士手机被操控,专业人士认为其充电头里可能装了“木马”芯片。其实不论什么原因造成手机被操控,都是移动通信时代的“地雷”。因此,手机被操控现象急需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有关专家提醒用户注意安全,要从合法正规的商店下载app、要连接安全的wi-fi等。但我们也要意识到,仅靠用户防范是远远不够的。有的硬件伪装手段较多,用户未必能辨别真伪。比如,很多城市和消费场所都提供免费公共wi-fi,究竟谁安全谁不安全,不是每个用户都能分辨清楚的。
因而,个人防范之外,更需要有关部门就“手机被操控”问题制定完善的治理措施。首先,从产品质量方面应当尽可能保障市场上流通的手机及充电等设备都是安全的。去年,国家质检总局披露18批次手机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对这样的隐患手机,既要充分曝光更要从严处置。
其次,确保手机使用安全。由于手机使用场景越来越多,防范手机被侵入被操控也随之越来越难。但有关方面可以尽可能地创造安全的手机使用环境,比如,对公共场所和商业场所的wi-fi及充电设备的安全性进行严格监测。
再者,严查个案“杀一儆百”。从问题充电头倒查销售商、生产商,让手机操控者曝光并受到严厉惩罚。这需要质检、公安等部门联手出击,让这种案例成为反面教材产生更大的警示教育价值。
手机被操控虽是个案,但影响恶劣,一旦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或衍生出更多非法行为,后果难以预料。公众使用自己的手机原本不该战战兢兢的,眼下怪象实在令人不安。面对新问题,要动真格,切勿养痈为患。(冯海宁)

苏州市建立化工(危化品)企业常态化系统化监督检查制度
长沙市群艺馆面向全国招收20名湘绣绣工进行公益培训
5月31日计划停电通知
韩华对“政融保”工作提出要求
路南区举行计生协会员宣传日暨健康扶贫大型助爱活动
充个电都能被操控 还能安心玩手机吗?
市中医医院开展预防接种主题宣传
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东莞督导会昨日举行
温州高铁新城产城融合PPP项目正式启动
濉溪县市场监管局举办2018年食品安全民生工程食品快检第二期培训班
江南大学MBA办学十周年
293家企业获强制性产品认证
安乡五中青年教师获常德市高中组历史课堂教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2017塘厦高博会今天盛大开幕
“家庭医生”上门服务
市国资委认真迅速落实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工作
市公路局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我市将开展“消费随手评”活动
成都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昨日召开
徐州市2018年中秋节期间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