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浦江县檀溪镇政府对外发布了一则消息,当地一块近300年历史的古牌匾“回老家”了。
这块古牌匾上面写有“檀溪硕德”四个字,题匾人叫杨汝穀,他是为一名叫陈元吉的浦江人题写的。
提写人是浦江知县
和张廷玉是同乡兼同年
这块木质牌匾长2.34米,宽0.92米,整体用杉木材质所制,古朴凝重,保存完好,题头写着“钦升御史杨汝榖”,落款为“康熙五十年仲春望后孟冬月毂旦,处士陈元吉立”。
杨汝榖是谁?他是安徽怀宁县人,在清康熙三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700年时考取了进士,仕途的第一站就是浦江,他在1705年—1709年间担任了4年的浦江知县。
因为在地方政绩突出,杨汝榖从浦江直接被调往京城任职。1711年题写这块匾额的时候,他已经离开浦江两年多了。
杨汝榖最后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官阶为从一品,在他的安徽老家怀宁,他也是当地历史上封建时代官阶最高的人。
都察院是清代专门行使监督职权的机构,左都御史即为都察院的“一把手”,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权力很大,责任也不小。
提到杨汝榖,不得不提他的一个非常出名的老乡——张廷玉,张廷玉是安徽桐城人,桐城和怀宁相邻,均属安庆地区。张廷玉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两人同为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这种关系在古代官场也叫“同年”。杨汝榖去世后,墓碑都是张廷玉题写的。
匾额曾不知下落
如今回到了“老家”
“檀溪硕德”这块匾额,是杨汝榖题给檀溪当地处士陈元吉的,什么是处士?古时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来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匾额捐赠仪式在檀溪镇齐陈溪前的民俗馆前进行,引起了村民们的关注。
这块匾额曾一度不知去向。“大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这块匾额就再也没见过了。”村里83岁高龄的老人陈杏旺说。
匾额的捐赠人江东放是浦江当地颇有名气的文化界人士,他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爱好收藏,也热衷于地方文化的整理和传承,近几年,他为浦江非遗馆陈展捐赠了一批精心收藏的传统服装系列,合计80余件。
“我对檀溪的山山水水感情很深,我早就想把这块匾额送回檀溪了,毕竟它属于檀溪,今天终于实现了。”江东放说。
市督导组到我镇开展综治督导工作
侨区举办亲子志愿活动
郜双庆调研浊漳河干流部分河道治理情况时要求
思明法院开展头脑风暴 解析知识产权案例新特点
宁远热闹了!2018中国户外健身休闲大会首站启幕
近300岁的古匾额回浦江檀溪“老家”
镇江市食药监局召开食盐质量安全监管培训会
清远芳华③:当清远成为全省工业产值利润增长最高的一个县时,“封杀令”来了……
【暖新闻·江西2018】八都镇一村民患重病 全村争献爱心
川陕甘连降暴雨引发洪水 台风趋于剧终
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期间古察院同步推出老电影展映
临颍县爱心粥阳光公益组织召开“迎中秋茶话会”
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于1月29日开幕
市城乡规划局:增强八种本领扛起责任担当
用好职称评审这根人才评价“指挥棒”
安乡县教育局局长杨成督导传染病防控工作
校企合作将谱新篇章
我市在京举办鹤岗旅游产品推介会暨鹤岗市与首旅集团签约仪式
国内第一部大型室内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
嘉兴市首届卫体系统运动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