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再出手,与不明扣费“老套路”说再见!

  工信部11日发布了一条消息,要求基础电信企业下月起以短信方式按月向用户主动推送通信账单信息。
  一时间,用户“喜大普奔”,纷纷吐槽莫名其妙被扣费的那些“苦日子”。
  比如微博下的评论中,都是这样的画风:
  可以说,天下苦不明扣费久矣,网上甚至都有了如何高效投诉手机乱扣费之类的教程和攻略。
  梳理用户们的各类遭遇,发现不明扣费一般发生于以下三种情况:
  套路一:外呼营销
  外呼营销是指用电话方式进行营销、售后、回访等业务。
  有的外呼客服在电话中存在语速很快、介绍很笼统或者不介绍收费事宜等问题,一旦用户不经意说了“好的”或者类似同意的表述,电话录音就会被作为开通业务的凭证。
  尽管用户并不知道客服到底在说啥,但可能就已经“同意”订购新的增值服务或新的套餐。
  比如家住海南的李女士无意中发现,自己竟被开通了每月98元套餐,使用期还强制性控制在半年以上。运营商说是李女士在电话中同意的,但李女士并没有这方面的记忆。
  套路二:免费升级
  另一种情况是,选择性介绍业务,刻意模糊收费内容。
  “您是老用户了,为了回馈您,将为您免费升级……”很多用户都收到过类似电话,但是这些优惠是有时限的,过了就会收费。
  比如在流量时代,各种“免费”的流量包经常出现在运营商的营销中,尽管只免几个月。
  而在免费期结束前,只要用户不主动通过某种方式回复取消业务,运营商就等于默认用户将继续接受这项业务,并开始对用户收费。
  套路三:病毒式推广
  运营商有时会和其它企业进行合作,将自身的计费代码提供给后者。
  换句话说,就是用户付费使用其它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比如在游戏app中购买装备,费用可以直接从话费中扣除。
  但一些企业将恶意插件加入app安装包里,在运行app时跳出很容易被误点中的提示框,甚至根本没有提示框,让用户在没有留意的情况下选择了付费服务。
  比如央视财经频道曾经报道过:陕西史先生的岳母80多岁,使用一部老人机,却在去年通过短信购买了一款游戏装备。
  80多岁的老太太用老人机打游戏,想想就觉得哪儿不对。
  不明扣费是从2g时代就一直存在的老问题了,尽管扣的多半都是几块、十几块钱,数额较低,但多年、多人的费用累积起来就是巨额数目。
  运营商此前也有通过邮件方式提供账单,但消费者并不满意。
  现在工信部明文要求电信企业向用户按月推送账单信息,有了更为清晰的账单在手,是时候与以上这些“老套路”说再见了。
  (文/陈俊松,资料来源:新华社、法制日报、新浪微博等)

东新区召开三夏生产暨秸秆禁烧工作会议
宁德市领导深入霞浦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
榆次农商行营业部获得山西省“巾帼文明岗”
情系老百姓春风暖民心
城市公共水域环境“百日会战”启动
工信部再出手,与不明扣费“老套路”说再见!
中国慈善联合会首个人才培养基地花落郑州
武清区深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区创建工作
影片《影》在威尼斯电影节展映
参加“碧桂园”亲子活动后,孩子却摔成脑震荡,他们是这么说的……
鞍山小将王简嘉禾“超越”孙杨 成为中国第一个打破4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崔洪刚率团赴海南省和上海市对接招商
市纪委、监察委公布合肥“留置”第一案
岳塘区发改局:践行“五联五问”助力项目建设
国庆假期实惠带火酒店:客人幸福感升级 入住率超以往
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系列解读(2)
网罗天下(2018-05-13)
市农业局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工作
“动起来”我们不一样
高考首日厦门岛内早高峰交通运行有序 未发生明显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