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东林尖村新貌
平定县南青村养鹅项目让贫困户走上脱贫路。
盂县崔家庄村种植油用牡丹实施产业脱贫。
矿区石板片村引进中天玫瑰项目带动整村脱贫。
编者按
六月的阳泉,万木并秀,绿意葱茏。脱贫攻坚战场上,全市干劲十足,成果频现。
2017年6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视察指导工作,并于23日在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对山西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总体要求——各级党委务必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强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倾斜,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年来,我市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始终以“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块红色土地”的态度和决心,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关键进展;
一年来,我市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紧盯最困难的地方,瞄准最困难的群体,扭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全力以赴,促使整个扶贫工作面貌一新;
一年来,全市各行各业发挥助力作用,形成了多兵种作战、多元化投入、多点位突破的良好态势;我市创新体制机制,实践总结出“领帮带”扶贫模式和“孝亲敬老”奖励政策并在全市推广,进一步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一年来,我们做实各项扶贫产业,长远谋划授人以渔,实现贫困群众有业可从、有企可带、有股可入、有利可获,全市带贫效果显著。
在娘子关的山水间,在忠义藏山的阡陌中,在刘备山下广阔的田野里,分布着我市1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攻坚以来,我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改革导向,落实“六个精准”,下足“绣花”功夫,实行“挂图作战”,在2016年脱贫攻坚首战首胜的基础上,于2017年实现了再战再胜。
一年来,我市按照中央指导意见及省委部署,咬定总攻目标,落细攻击点位,完善督战机制,持续用力、尽锐出战,全市贫困村有了明显改观,贫困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扶贫产业落地生根,扶贫脱贫效果逐步显现:2015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30个,2016年初减少到125个,2017年初减少到79个,2018年初减少到32个……脱贫攻坚实现再战再胜。
突出牵引地位 夯实作战基础
一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在全省率先实现整体脱贫”这一目标,把脱贫攻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紧盯最困难的地方,瞄准最困难的群体,扭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全力以赴,努力确保高质量完成省下达的各项减贫目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我市及时召开全市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现场推进会,并制定出台《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两个〈实施意见〉的实施办法》,掀起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的高潮,有效鼓舞了各级干部精准扶贫的士气,促进了各项扶贫举措有效快速落实。
我市各级领导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多次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家中走访、调研、住村“送精神、送政策、送科技、送温暖”,还同他们坐炕头、拉家常、算收入,关心贫困户政策帮扶落实情况和参与产业脱贫情况,详细了解目前存在的困难。各级领导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对照各项考核标准要求,找短板、找弱项、找薄弱环节,通过较真碰硬的考核,树导向、严规矩、压责任,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努力实现数据平台上反映的、档案资料记载的、干部脑子里记的、群众明白卡上填的、群众嘴里说出来的能够一致。对于做的不到位的,各级领导干部不推脱责任,找原因、想办法,瞄准先进、对标一流,不断提高脱贫攻坚的成色。
2017年以来,我市实行“挂图作战”,下足“绣花”功夫,成立了9个由分管行业和扶贫的副市长任“双组长”的行业扶贫专项领导小组,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县乡党委政府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分解任务、传导压力;有脱贫攻坚任务的乡镇均强化了全员扶贫的工作机制。同时,我市还对11个脱贫任务较重乡镇书记,实行台账管理、在市委全会述职制度,不脱贫不调离,脱不了贫组织调整处理。全市形成了扶贫“三级网络”,实现了党政领导包村、机关定点扶贫、党员干部结对包户、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的“四个全覆盖”。
针对全市10个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村的实际,我市还出台了《全力推进深度贫困村攻坚的意见》,通过推进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互促共赢、打造产业扶贫新业态、实施深度贫困村光伏产业扶贫、实施免费培训促进转移就业、创新健康扶贫机制、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加大帮扶力量倾斜支持力度、加强贫困乡村“三基建设”等8项具体措施,投入基础设施和产业扶持资金,精准施策补齐发展短板,推动深度贫困村尽快脱贫。
完善帮扶体系 建大扶贫格局
2017年以来,我市以完善帮扶体系为目标,积极投入扶贫资金、充分发挥各部门行业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组织实施产业扶贫、就业促进等,开展科技扶贫、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加强定点扶贫、推进企业与贫困村合作等,不断完善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专项扶贫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了“三位一体”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
随着脱贫攻坚号角吹响,我市卫计、住建、教育、人社、农委、民政、林业、交通、水务、经信、商粮等20多个主要部门主动担当,发挥各自行业优势,围绕影响和制约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扎实解决突出问题。
2017年,我市住建部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10户,全部分解到户并开工建设;教育部门为2673名贫困学生发放资助金;卫计部门建立“1+1+1”家庭医生团队263支,落实近3万名贫困人员健康扶贫“双签约”;人社部门免费为77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并积极落实养老、医疗、重大疾病保险、补偿、报销等制度……这些扶贫领域中的主力军凝聚起攻坚力量,让贫困人员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渐行渐近。
社会扶贫中,我市强化公益活动助力脱贫,组织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帮贫助困公益活动和特困群体关爱活动。同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助力脱贫,由市委统战部牵头,市工商联、市农委组织实施了“百企帮百村——精准到户”扶贫行动,召开“百企帮百村”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现场捐助扶贫资金100万元。
一年来,我市167家民营企业积极行动,与1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签署了帮扶协议,惠及7156名贫困人口,实现了全市贫困村帮扶全覆盖。
专项扶贫中,我市找准扶贫对象,集中力量推动产业扶贫、雨露计划、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实施,切实维护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
创新体制机制 激发内生活力
一年来,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立足贫困人口规模不大的实际,以“最有理由走在全省前列”为定位,聚焦深度贫困,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总结出了“好村领差村、富村帮穷村、强村带弱村”的脱贫攻坚阳泉模式。
“领帮带”内涵是通过联村党建、联村开发、结对牵手等方式,由经济实力强、发展势头好的村与贫困村结对帮扶,给贫困村以思想上、行动上的影响和带动,充分调动贫困村自我发展和“我要脱贫”的积极性,培育贫困村集体“造血”功能,为脱贫之后奔小康奠定基础。
实施联村党建,好村领差村。以一个标杆村的党支部联结若干个贫困村党支部,以身边人、身边事影响带动贫困村“领头雁”换脑筋、长本领,平定县岔口乡甘泉井村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似、组织相连、发展相融”的原则,与同乡的主铺掌、大前、红育等8个村,采取“1+8”的模式成立了甘泉井联村党委,通过吸纳贫困户在农业龙头企业就业,带动户均增收2000元。
实施联村开发,富村帮穷村。盂县秀水镇西关村、北关村、北村、水泉村、南村紧靠盂县县城,村民生活便利。餐饮、住宿、汽修等第三产业可以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去年底,这些村与盂县上文、峡掌、椿树底、小崔家庄、骆驼道等5个深度贫困村牵手,有效带动了贫困村贫困户就业,帮他们提供了增收的门道。
实施结对牵手,强村带弱村。去年,郊区平坦镇桃林沟村与杨家庄乡大南庄村并村移民搬迁,原大南庄村民户口全部转入,享受与桃林沟村民同等的教育、卫生、就业、养老等各种福利待遇。原大南庄村具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优先安置在桃林沟村所属企业就业。
孝亲敬老奖励措施是盂县的扶贫措施。针对贫困村65周岁以上的贫困老人,子女每年孝敬赡养费2000元以上的,政府还额外奖励贫困老人300元至500元不等。同时,贫困老人子女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用工招聘中,将优先被推荐。2017年,盂县共发放奖励资金近15万元。
“今年,我们要继续完善‘领帮带’和‘孝亲敬老’长效机制,对今年计划脱贫的32个贫困村实行‘领帮带’模式全覆盖,并在全市推广‘孝亲敬老’奖励政策,让文明乡风深入人心,补齐贫困村发展的精神短板。”市脱贫办负责人介绍。
做实扶贫产业 实现授人以渔
盂县共确定162个产业扶贫项目,涉及52个贫困村和69个低收入村,产业发展步伐迈得稳健;平定县深入乡村摸清各村扶贫产业项目,进一步完善了产业扶贫项目库,共申报170个主体和199个特色产业开发项目,可带动8468名贫困人口增收;郊区以产业兴旺为总目标,筑实“一主六辅”产业发展格局,全面落实“一村一品一主体”,贫困村“五有”目标全部实现……一年来,我市在扶贫产业方面,亮出了一本厚厚的成绩单。
产业发展是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对此,我市立足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脱贫链,围绕“一村一品一主体”,从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本地乡村旅游、加快推进光伏扶贫、积极推进电商扶贫等方面着手,扎实推进“村有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合作社,贫困户有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有技能”的“五有”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主体”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推进特色农业扶贫中,我市切实落实“一村一品一主体”,健全完善“五有”机制,突出抓好脱贫杂粮、薯类、蔬菜、中药材、水果、畜牧、养蜂、经济林、休闲农业等主导产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创新资产收益扶贫机制,有力提升各贫困村产业带贫增收能力的同时,确保贫困村集体经济稳定破零。
此外,我市还积极推进电商扶贫和乡村旅游扶贫。目前,全市已发展县级电商运营中心一个,乡镇及农村电商服务网点588个,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配送网络基本形成,为贫困村增收奠定了设施基础。去年,我市共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网络销售对接活动12次,实现贫困村、低收入村农产品网络销售960万元,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为贫困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切实提高了收入。在乡村旅游方面,我市部分乡镇立足实际,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引导贫困户开办农家乐、销售农产品,带贫效果显著。
今年5月,我市出台《阳泉市2018年脱贫攻坚行动计划》,下一步我市将通过抓好深度贫困村提升、特殊贫困群体保障、内生动力激励三个重点,脱贫、巩固、提升三管齐下,跟踪监测边缘贫困群体,紧盯“支出型”返贫群众,适时跟进帮扶措施,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完成剩余的3325人脱贫、32个贫困村退出任务,在全省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市脱贫攻坚领导组办公室、市农业委员会、阳泉日报农经部联合采写
徐州市纪委派驻第十五纪检组与市市政园林局召开工作对接见面会
市工商局当好“六员”服务企业发展
广州长隆导演操刀 环球城国际大马戏将亮相啤酒城
我市选树2018年度“贵港工匠”
【峨眉山市】省食品药品学校2018届毕业生“双选会”: 900余学子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在全省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两江新区1-8月智能硬件制造产值增长17.7%
社交电商频获资本青睐 行业爆发面临微信制约等难题
李爱武专题调度岳阳主城区交通综合整治工作
市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班
新设标语近百处 打造“廉政”社区
涟源市人民医院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绿水保卫战 法律剑出鞘——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综述
专利预警分析为企业保驾护航
烧菜时打火机爆炸女子左眼受伤 打火机要远离热源
邯郸市启动“护网行动”严打利用互联网非法经营“三品一械”行为
我市迎来强降温和雨雪天气
桂阳:省委统战部来我县调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
淮北地区将降温8℃ 全省大部周日有霜冻
践行雷锋精神 引领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