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血压会下降但并非是“安全期”


夏季气温高,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血流阻力小、压力小,血压会降低,因此夏季常被很多人认为是高血压的“安全期”。相关人士表示,高血压患者夏季千万不能擅自停药,需警惕心脑血管突发急症。
今年31岁的小伙孙亮(化名)在与朋友踢球的过程中,身体突发不适,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没过多久,突然倒地不醒,随后被送进了医院。来到急诊室时,孙亮已经昏迷,瞳孔对光反射迟钝,血压显示210/142mmhg。从他家人口中获知,孙亮患有高血压两年,觉得自己比较年轻,而且也没有明显不适反应,所以一直没有服用药物。经ct检查显示,孙亮脑干大面积出血,已经无法进行手术治疗,随后被送入了icu,经过十多小时的救治,孙亮最终还是离世。
夏季血压下降,为何还会出现高血压诱发脑出血意外呢?相关医生表示,天气炎热,不少室内都开空调,突然的冷热变化,很有可能造成突发性心脑血管急症。同时,夏季常被很多人认为是高血压的“安全期”,因此,不少高血压患者擅自停药、减少药量,也会对血压的控制造成影响,长期患有高血压或血压控制不理想,会加速动脉硬化,硬化的血管壁会变脆、弹性变差,高血压还可导致脑动脉发生一些特殊的病理变化,如形成微小动脉瘤等。当温度差较大、运动劳动强度过大、情绪激动、饮酒熬夜等因素引起血压骤然升高,就会诱导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
对此,相关医生表示,虽然血压在夏季有所下降,但是夏季也是血压最容易波动的季节之一,高血压危险因素还是存在,患者们绝对不能放松警惕。
此外,近几年,高血压呈年轻化趋势,除了遗传因素外,抽烟、饮酒、熬夜、超重,再加上长期的工作压力,使不少年轻人血压日渐升高。不少年轻人自认为年轻,且高血压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所以不服用药物,最终导致突然发病,且病情十分危重。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监测血压,建议常年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可以佩戴随身监测血压器,时刻了解血压的变化;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盐、少吃生冷食品,高血压患者要养成少量多次、定时饮水的习惯,尤其是在睡眠前后更要补充水分;注意降温避暑,尽量不要出入室内外温差较大的场所,高血压患者应学会科学使用空调,室温不要调得过低;少饮酒、不熬夜,夏季昼长夜短,市民应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在晚11点前进入睡眠状态。
记者 杨简竹

快讯:福州市气象台变更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丰收节里话丰年
左手书写两万字手稿记录地震 省减灾馆拟聘86岁老人为“馆老”
中央扫黑除恶第8督导组督导广东省工作动员会召开
“情暖童心” 筑牢留守儿童禁毒防线
夏季血压会下降但并非是“安全期”
[彭州市]日本专家在彭州开展养老服务培训
我市去年出生45680人 二胎数高于一胎数
全民共创全国文明城市丨节能,还得拧紧“水龙头”过日子
小贴士 | 海关预裁定之原产地预裁定
四会市:打假工作成效显著去年立案调查案件134宗
百余名快递员学习交通安全
河海大学成立农业工程学院
市土地收储中心召开扶贫专题会议
青岛90后排爆特警:为练拆爆 自制炸弹模型
包头市昆区两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开工
新华社评论员:筑牢奋进新时代的宪法根基
任东赴四铺镇调研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红桥区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关于2017年12月15日上午9:00至12月16日上午8:00仓山区迎宾路的停水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