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滨州高新区千年古村——旧镇村 追寻历史的遗迹

旧镇村位于青田街道中部。东与西刘村相接,西与小傅家相邻,南与南高家接壤,北与北徐家、张家庄相连。是滨州高新区有名的千年古村。
村名是历史文化的化石,它带着历史风云的烙印,记录着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轨迹。它的名字背后都会有一段历史、一个典故,或者是珍藏着一个美好的回忆;村庄的建筑格局,是千百年择优而居的生存状态;聚落的形态,来源于一个望族或一段历史;村庄风水,包含着先祖生存的智慧。
明初,在其西北二十余里建新安定镇,原安定镇就叫旧安定镇,简称旧镇。新安定镇毁于水患,遗址在现黄河边小安定村北黄河大堤以内。
又一说,同治二年(1868年)捻军攻入蒲台、滨县两县,进攻安定镇时未克。安定镇得救,易名“救镇”。清末变同音字“旧”,即为旧镇。
四面荷花三面路,一村居民尽俊才是对旧镇村的一个总概。旧镇村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村西有丁家湾,青塘路(青田至淄博唐坊);村东有肖家湾,通天路(旧镇至支脉河岸);村北有棣家湾,s319省道(广青路);村南有徐家湾、二郎庙湾。
旧镇村村东边肖家湾旁居住多年的高允檀老人,讲述村里古湾古井的故事。
被芦苇掩盖的老井是原来村民们取水的地方,这口井的水甘甜入口,在早些年间甚是出名。
九丁十八巷、七十二个拐胡同,一个十字路,一条直通道。偌大的集镇只有一条东西街贯穿全村,北街有一个十字路口。其余都是丁字街,而每个丁字街的旁边有两条巷(或左或右),街与街的连接是靠这七十二个拐胡同完成,拐胡同在大街上看似走不通,其实每个胡同在中间拐了一个弯,不熟悉的人就以为此路不通,住宅与住宅之间,屋顶相连,这样的设计便于在动荡年代居民的避乱和防卫。
村子的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四面环水,长有茂盛的芦苇,并且镇子四周筑有围墙,这在动荡的年代是一个易守难攻的绝佳位置,居临黄河岸边,也是防洪的一个重要方式。
据村里的老人们说,以前在村中心有一个大钟,来大水的时候就会敲响此钟,提醒村民们到最高的安全地点。
旧镇村街里狭窄的小巷,宽不到1.5米,通透但中间有弯。
掉落的灰膏墙皮显示出了古旧的青砖。
明朝时期,从南京到北京的古鞭猪道(从南方向京城专门赶猪进贡的通路。)穿过村东。清朝以后又一直是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的驻地,虽然是居住在农业区,但80%的农户从事第二、三产业,是青田办事处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人口3000余,有高、邱、肖、张、单、王、李、徐、孙、宋、齐、许、赵、韩等37个姓氏,以高姓人口最多。
古鞭猪道遗址,从南方向京城专门赶猪进贡的通路。
旧镇村因自古是集市,村内地片全为黄金地带,从未有空闲之地。旧镇村是靠黄河南岸方圆近百里内的大村,人口超过三千。交通四通八达,集市贸易驰名百里之外。因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服务业兴盛。建村后即始有农历四、九大集(“文革”时期一度改为一、六)。自古逢集市商贾云集,来自周村、邹平、青城、滨县、广饶、龙居等地的客商,在农历“四九”前一天即提前来到入住客店,明早赶集交易。当时交易以粮食、棉花农产品为主,兼有牲畜、木货、杂货、青菜、布匹等,还有因在收获季节,高青县的青城、花沟专来销售而兴盛的“地瓜交易市场”。
村南街蔬菜市旧址。
逢四日东街西街粮食为主要市场、南街北街棉花为主要市场;逢九日棉花市占有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又变为粮食市场。
村南街蔬菜市旧址的门锁。
旧房上的“门突户”,按风门子用的,类似纱门。
旧镇村老茶馆旧址。
旧镇村南街的一所老房。
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的生产资料门市部和食品门市部设在东西主道两边,南北相对;百货门市部设在南北主道上,坐西朝东。
旧镇村东西主道坐西朝东的百货门市部旧址,张荣魁介绍旧址的情况。
张纪滨老师介绍老房子的情况。
百货门市部的南邻是新华书店;向南不远路东丁字街口即为当时的供销社饭店——大众饭店。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旧镇供销社“大众饭店”。
“这个地方,就像是现在的大超市一样”张荣魁老师讲着他与这个地方的故事。
现在依稀可以看见这个旧址上面写的字,烟酒糖茶、家具展销、零售批发等字。
上图那些字与“镇中综合门市部”这几个字就是30年前张荣魁老师书写的。
张荣魁老师重新书写了一次“镇中综合门市部”这几个字,满满的回忆。
张荣魁老师与村民聊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的往事,或许等图中的这位小朋友长大后,不再对旧镇村的这些故事有概念了。
自立村至清末村内庙宇甚多,香火不断。旧镇村有9个丁字街,每个丁字街街头均有小型庙宇,一、二、三间不等,建筑模式全为古朴的民族式砖瓦结构。较大型的庙宇有北街玉皇庙;南街土地庙和百子庙;东街娘娘庙和二郎庙;西街的三官庙。这些庙均为正房大殿及厢房和院门围成的四合院。
原旧镇村内庙宇门口石狮的残骸。
旧镇村的卫生事业始于清代,药铺有李道光、高丙章、徐守义、高玉章等六处。各药铺有坐堂先生、司药、账房,并带有徒弟若干。尤其是齐鲁大学毕业的高玉章的洋药房(西药)由于医术高超,求医者门庭若市。
当年坐落在旧镇村街里的旧镇卫生所旧址。
旧镇村的老人讲述老卫生所的故事。
旧镇村树龄在150年以上的古国槐现存有3棵,至今生长茂盛形态各异,最低的一棵在进士胡同西头,高3.5米直径0.8米,5条主枝各向一方,春夏枝繁叶茂,众鸟潜入纳凉筑巢;秋季树上槐豆串串,群雀云集,追逐见食,鸣戏鸣唱,实为一大景观,最高的一棵在丁家湾东南角一处闲院门前,植于清朝中期。
村西丁家湾东南角的一棵古槐,树高8米,直径1.3米,占地300余平方米,树干形状奇异,主干弯曲,绕形斜势上升。
树干已压房顶,旧镇村民用木棍给予古槐支撑,并没因压塌房顶而将其砍掉,为保护古树做出了贡献,主人对古槐珍爱倍至,一年四季从不伤其一枝一叶。为咱旧镇村的这位村民点赞。
古槐虽历经沧桑,但生命力却依然旺盛,春季枝芽绽放;夏季枝叶茂密鲜花芬芳;秋季果实累累。
古槐树皮苍老折皱,疙瘩满身疤痕累累,蚀孔透明。
不过此古槐植地差矣,如此古槐若出现在旅游胜地,不知它将能招来多少文人墨客赋诗作画为之赞许。
旧镇村人杰地灵。远已不可考,明清两朝文人墨客代代皆有,功名官臣朝朝封赐。村北街与西街交界处有一进士胡同,此胡同有五户人家,就有三家悬挂横匾,《岁进士》邱元渭之衔、《品行端庄》邱源沂之称,还有《累世名经》之匾。秀才、举人、进士还有张二桥、邱明芳、邱钟昆。
旧镇村的繁荣昌盛与注重教育息息相关。村里的私塾、学堂始于明清(远不可考),人们记忆中最早的私塾设在东街娘娘庙,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等内容,30年代末改为学堂,同期蒲台第二高级小学也建于娘娘庙之处。
1985年旧镇村这里就建成具有大、中、小班,设施完备的幼儿园。
旧镇小学南门旧址。
2016年秋,旧镇社区开始规划施工,预计2019年完工。完工后旧镇将全部搬迁至新建社区楼房。新的社区占地250亩,共1348户,共21.6万平米,多层47栋。千年古村旧镇将成为历史。
旧镇社区航拍照片。
摄像:高新小崔
编辑:高新小崔(不妥之处请指正)
指导单位:高新区新闻宣传办
资料来源:《旧镇史话》
特别鸣谢:青田街道办事处 孔凡华
龙江诗社 刘维华、张荣魁、徐英奎、张纪滨、刘瑞山

首届世界宁海人发展大会举行 现场签约23个项目
科博会|明日7:30--9:30,绵阳交警建议这么走
秋分过后 天气渐凉
佳禾公司党支部成立 “两新”党组织再添新成员
【泰然应急讲堂】不要随便给昏迷者喂水喂食
走进滨州高新区千年古村——旧镇村 追寻历史的遗迹
河北区集中清理垃圾堆物
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中宣部等发布2018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
《山东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施行以来淄博市依此首开“罚单”
黎作凤李可波召开棚改项目清零行动第一阶段交账会
世界燃煤发电绿色标杆机组在淮开工建设
[人民网]年俗注入新风尚
光天化日抢老太太的金项链?!平阳浦警方2小时内抓获嫌犯!
停电预告(2018年5月25日)
牵 手
唐山市食药监局“7+X”叫响食品药品“四最”服务品牌
浚县首座500千伏变电站投运
洛阳一低洼房屋雨夜被淹救援人员趟水背出八旬拾荒老汉
清河门区委书记张俊成深入皮革协会调研第五届皮革展销会筹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