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月饼受欢迎
市民在挑选节日商品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中秋季,团圆时。赏圆月、品月饼、吃团圆饭,一轮圆月之下,是万家团圆的和乐融融,是庆祝丰收的喜悦欢腾。
甜咸相宜的月饼、鲜香水灵的果蔬、醇香四溢的美酒、热气腾腾的菜肴,让我们的唇齿享受到酣畅的饕餮快意;甜甜的笑容、暖心的问候、敞开心扉的彻谈,让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得到妥帖的告慰。
中秋佳节,让我们一起于灯火通明处品美食、于共婵娟时赏明月、于丰收季里话来年。
节日市场平稳红火
月饼
品种繁多 价亲民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带动我市月饼销售市场逐渐升温。连日来,记者在市城区部分商场、超市发现,今年的月饼种类繁多、价格亲民,深受市民喜爱。
在龙湖大街的山姆士超市,记者看到,月饼被摆在入口处最醒目的位置,粗略统计了一下共有10多个品牌的月饼。其中100元以下的月饼占70%以上,200元至300元以上的只是少数。据月饼销售人员介绍,很多市民会选购散装月饼,88元的礼盒月饼销量最好,平均每天销售100盒至150盒左右,200元至300元的礼盒月饼销售冷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民采购月饼时,如果是自己食用,一般会选购散装月饼。如果走亲访友或者送客户,会选择上百元左右的。散装月饼价格比较实惠,老百姓都能够接受,礼盒价格也比较亲民,有低档、中档、高档,能全面满足走亲访友的需求。除了价格可供不同需求的市民选购,在月饼口味上,五仁、酥皮、豆沙等传统月饼口味仍然占销售主流。在月饼礼盒专区,记者看到,虽然不乏新奇口味和高“颜值”的月饼涌入市场,但低价位、传统口味的礼盒月饼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市民采购的主流。
安全
全力保障 促和谐
中秋、国庆将至,为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保障节日期间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舆情事件三个底线,市食药监局进行了提前部署。
节前,市食药监局发布了开学季饮食安全消费提示、月饼消费提示等,进行了安全知识普及,重点就“两节”监管工作进行了部署。目前,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围绕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加大了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抽检力度,以期加强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严查违规生产经营问题,深入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强化药械市场安全监管,对各类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针对性巡查,加强对网络销售药品行为的监控监管。围绕重点区域、重点单位,深入开展药品质量安全集中整治。
节日期间,市食药监局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对问题产品及时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对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查处。充分发挥“12331”作用,对投诉举报事项及时受理、核查、回复。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适时发布消费警示。
此外,全系统加强了应急管理工作。值班期间坚持领导带班和值班人员24小时双人在岗值班制度,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要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旅游
周边短途 受热捧
中秋佳节将至,不少市民选择周边短途游,不仅可以满足一家人团聚的要求,还可到周边景区赏景赏月,可谓一举两得。
9月17日上午,记者在市城区新建路一家旅行社看到,前来咨询旅游线路的市民络绎不绝。据该旅行社负责人介绍,随着中秋假期的临近,前来咨询、报名的市民越来越多。从旅游目的地来看,大同、阳泉、临汾等省内短途游线路颇受欢迎。记者了解到,报名者大多是“家庭团”,他们认为,一家人以旅游的方式过中秋很有意义。“以前过中秋节,我们都是全家吃顿团圆饭就算了。今年我想把父母带上,全家出去旅游。”家住银城小区的李文华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陆续走访了多家旅行社。市城区迎宾街一家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他们一共接到60多个中秋出游订单,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周边短途游。该负责人提醒广大市民,在省内很多景点,老人和学生凭有效证件可享受打折优惠,因此,出游前要带好相关的证件。
另外,还有许多人选择中秋节自驾游到乡村采摘,不仅可以品尝到农家风味,还可以领略到乡村美景。
电商
月饼螃蟹 漫天飞
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对于什么节都不会错过的网商来说,中秋节紧挨着国庆节,是促销的大好时机。记者打开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首页,发现无一例外都打着中秋节大促的招牌。整点秒杀、折上折、满减……促销方式五花八门。网络直播、在线答题赢奖、游戏夺宝等更是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从本月初开始,各大电商就积极备战中秋节,“半价”、“秒杀”、“免单”等广告词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
订制月饼、大闸蟹成了市民中秋节网购的热门,也是各大电商着力促销的商品。市民田苗告诉记者,北方人过中秋节的饮食习俗主要是吃月饼,而南方人有中秋节吃螃蟹的习俗。对于北方人来说,以往想吃到新鲜的海鲜不是件容易事。不过,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中秋节吃上新鲜的螃蟹已不是什么难事。更令他高兴的是,中秋节前,正是南方螃蟹上市的好时节,各电商纷纷推出了螃蟹的促销政策,什么满699减300,满888减400,几乎是打对折,十分诱人,提前预订还能再享受优惠。他早早就订好了螃蟹,打算和家人在中秋节分享。
不过,工商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节日期间不要盲目消费,尤其是食品类的网购,一旦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或质量问题,一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节日氛围喜乐祥和
阖家 团聚
月圆人圆 家团圆
“母亲喜欢吃板栗月饼,爷爷喜欢吃五仁月饼,我准备再买些莲蓉味的月饼。”9月19日,记者在市城区安宁街一家超市遇到了正在挑选月饼的鹿春燕。她说,今年在外地的亲人们要回家团聚,需要提前准备一些过节的物品。
今年28岁的鹿春燕依稀记得小时候回老家过中秋节的情景:那个时候,在市区的亲人和上学的弟弟妹妹一起回老家陪年迈的爷爷奶奶过中秋节。老人家知道他们要回来,提前一天就买好了菜。
“我们家过节聚餐得3桌,男士一桌,女士一桌,孩子们一桌。伯伯叔叔也是好久不见面了,给爷爷讲讲外面的新鲜事,喝几杯小酒。大娘、婶婶讲孩子们工作的事儿,而我们就光顾着抢吃抢喝。”鹿春燕告诉记者,小孩子过中秋节最大的期盼就是能吃到月饼。吃完饭后,长辈们将家里的小桌搬到院里,摆上月饼、水果、花生。然后大家开始祭拜月亮。祭拜完以后,一家人就围着桌子而坐,吃月饼、赏月、闲聊……后来,大家陆续搬进了城市,相聚的日子就少了,节日的概念也越来越淡。现在回想起小时候过中秋节,虽然当时家里很穷,但节日的氛围很浓。
“今年,大家都约好了一起回榆次老家过中秋,让年迈的爷爷感受团圆的幸福。”鹿春燕介绍说,自己也是专程请假从南方回来的,为的就是团圆,让老人嘴角扬笑。
自制 月饼
安全健康个性化
相对市场上包装精致、花样繁多的月饼,传统手工自制月饼更受消费者的喜爱。中秋将至,微信朋友圈成为diy月饼的展示圈,烘焙爱好者大方晒出自己烤制月饼的全过程,健康、安全、无添加剂等成为这些diy自制月饼的主要标签,主要消费人群为年轻女性。
在市城区新建路一家烘焙坊,记者看到正在制作月饼的市民刘佳时,她正将豆沙馅包进面粉皮中。她向记者坦言,过来制作月饼主要是为了体验diy的乐趣,从前吃的月饼都是从市场上购买的,但却不知道月饼是如何制作的,现在自己制作也是别有一番乐趣。现场,还有部分家长带着孩子体验diy自制月饼。据烘焙坊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天的顾客格外多,都是来预约时间做月饼的。现在diy月饼已经不再是少数人口中的稀奇事,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中秋节自己动手做月饼,既好吃还更能表达心意。
有的市民还买来制作面皮、馅料的原料以及制作月饼的模具,自己在家动手制作月饼。吴晓慧从前年开始就自己制作月饼,她偏爱口味清淡、甜度较低的月饼,自己制作可以满足她的个性化要求。她说,自从学会制作月饼以后,不光中秋节做,平时想吃了也会做一点,平常可以分享给亲人和朋友,中秋节走亲访友时带上一份,真是一份心意满满带着温度的礼物。
赏月 拜月
沿袭风俗 承文化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诗意的节日。每年中秋的夜晚,拜月、赏月活动是我市最主要的中秋节民俗。”家住平遥县的范晓梅告诉记者,赏月是有讲究的,中秋节时要在院子里摆上方桌,桌子上摆放上月饼、瓜果梨桃等水果,用以拜祭月亮。
中秋节,最重要的一项风俗就是吃月饼。“中秋主要体现的是全家团圆,所以一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平遥的月饼比较大,馅料主要有红糖、芝麻、花生、瓜子等,皮较薄,吃在嘴里甜甜脆脆的。很多家庭在中秋节当天晚上会做一个大‘团圆’,‘团圆月饼’大多糖少而大,制成后会在中间点缀几片香菜叶供全家分食,象征阖家团圆。”范晓梅告诉记者,拜月、赏月活动是平遥的一项民俗。每当夜幕降临,人们就会面向月亮进行供祭并叩拜,之后大家会将“团圆月饼”按家庭成员数切成均等的小块儿,分而食之。针对未能回家过节的,家人则要把属于他的一份月饼保管起来。此外,家长还会特意为年幼的孩子做“宝葫芦”、“月牙儿”月饼,以护佑他们健康成长。
范晓梅告诉记者,拜月结束后,全家人会围坐一起,共享拜月美食,同赏明月。小时候由于物质匮乏,每年八月十五,爸爸妈妈打的月饼、各种香甜的水果就成为那时不可多得的美味,赏月、拜月的情景也成为自己最美好的记忆。
记者手记
让中秋回归“家味道”
□张莉芬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中秋佳节,阖家上下欢聚一堂,赏明月、吃月饼、话家常,共享其乐融融的亲情。对中华民族而言,中秋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虽然时代在变迁,生活节奏在加快,但人们对团圆、幸福的美好期盼从未改变。
在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的今天,也有不少人感慨,在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下,中秋节正在渐失其文化底蕴,亲情受到冷落,中秋节越来越没有“味道”。
什么才是中秋节应有的“味道”?无非一个“圆”字,花好月圆人团圆。因此,中秋圆月被人们赋予团圆的象征意义,月圆之时希望全家团圆,这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古往今来对家庭伦理观念的重视。重人伦、重亲情,中秋节浓缩的是中华民族积淀几千年的“家文化”,大家期盼更多的是阖家和乐的“家味道”。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中秋节而言,团聚才是其亘古不变的主题,最应该聚的是“人”,最应该圆的是“情”。
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哪怕工作再忙,也要赶回家和家人团聚,包饺子、吃月饼,一家人其乐融融;腾出时间多陪陪家人、朋友,为他们烹制可口的菜肴,也可结伴而行,去郊外共赏明月、去田野看一看丰收的美景……即使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回家,也要以自己的方式为家人送去祝福,打个电话、发条微信,哪怕远在天涯,心也如近在咫尺。
让中秋节成为纽带,连接起远方和家乡、连接起亲人和游子、连接起亲情和友情,也连接起一个民族亘古不息对于团圆的期盼,对于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祝愿。
这个中秋节,让我们尽情沉醉于“家味道”,以安暖慰乡愁、以和乐予亲情。
本版策划 巩海江 路丽华
本版统筹 张莉芬
本版撰稿 张莉芬 闫晓媛 张颖 马永红
张凯鹏 武玲芳 孔令宇 韩文媚(实习生)
本版摄影 程婧
江阳区召开2017年民办学校年检暨规范民办学校管理工作会
隆昌市发展水产产业激活农村经济
注意!中元节祭祀,成都这些区域禁止焚烧祭祀用品
第四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在杭开幕
让保险深入人心走入千家万户
皓月当空万家团圆 盛世如歌千里婵娟
跃进社区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我市召开省运会筹委会第四次会议
王素平专题调研第二届旅发大会筹备工作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媒体代表团赴名山区考察茶产业和猕猴桃扶贫项目
公安县两男子大闹夜宵摊被判刑原因竟是这份生蚝
精心呵护能源“大动脉”
城市客厅游泳区域正式实施封闭预计明年4月下旬恢复开放
冬至情暖芦花敬老院
左新文一行看望慰问交友帮扶对象和贫困户
唐山高新区打造“四最”品牌 办事指南“码”上知
我市将为残疾儿童提供精准康复服务
全面打通信息孤岛四会“一次办成”让审批大提速成典范
团市委构建青年人才精准服务体系 促进青年与特区同成长共发展
淇滨区钜桥镇积极做好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