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基本完成“僵尸”事业单位“大扫除”

“僵尸”事业单位消耗、占用着宝贵的机构编制资源,成为改革发展必须割除的“囊肿”。目前,山东对“僵尸”事业单位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省市县共收回事业编制近1.6万个。
  记者从省编办了解到,清理之前,全省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对“僵尸”事业单位情况进行了核查,发现“僵尸”成因多样:既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被淘汰出局的招待所,也有职责弱化的厅局办培训中心,还有为单一目的设置的临时性机构。
  清理时,我省主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对主要职责消失、工作任务不饱满或没有工作人员的“僵尸”事业单位清理力度,切实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在清理中,与培训疗养机构改革、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和学会协会脱钩等体制改革相衔接,协调推进,加大机构编制资源调整整合力度。三是坚持积极稳妥。在清理中,对因整合撤并造成单位超编或超职数的,暂允许其超编和超职数运行,超配的领导干部和超编人员由其主管部门限期予以消化。
  “撤销与整合,是清理‘僵尸’事业单位的主要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分门别类精准施策,不搞一刀切。”省编办事业机构编制处负责人介绍。在清理路径上,一是主要职责消失、原承担的特定工作任务已完成、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二是工作任务不饱满的事业单位予以调整整合;三是已无在职人员或虽有少量在职人员但已长期不开展工作的空壳事业单位予以撤销;四是培训疗养机构按照中央改革要求进行规范清理,符合“僵尸”事业单位条件的先行予以清理,同时对其他培训机构一并提出调整意见。
  省市县三级通过“撤、并、转”等方式,积极推进“僵尸”事业单位清理。截至目前,省级共清理77个事业单位,收回事业编制2200余名;市县两级清理1897个事业单位,收回事业编制1.36万余名。
  通过清理,我省将盘活的“沉睡”编制资源投入到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提升编制使用效益,补短板,惠民生。比如,为保障全省中小学用编需求,去年全省中小学重新核定编制,在事业编制总量内共调剂增加9991名编制用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东莞连续4个月空气质量好转 大气污染防治成效初显
应急管理部将对全国大型综合体进行消防安全治理
嘉兴姑娘屡屡被男同事偷拍 隐忍6年才报警
.【2018两会·改革新征程】在军民融合发展中升华军政军民关系
[龙泉驿区]“龙泉造”黑玛房车抢眼四川“年货节”
山东基本完成“僵尸”事业单位“大扫除”
慰问低保户 传递爱心正能量——交研院慰问北京街广卫路街道困难群众
文化传媒“琅琊榜”正式揭晓
超半数选手来自世界顶级音乐学院 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受追捧
仁寿县党务政务服务中心 “四个加强”做细做实服务热线工作
廉江市:市领导检查企业固体废物处置工作
青川县“法治+”助力脱贫攻坚
梅溪湖街道举行庆祝建党97周年总结表彰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汇演
养老金上调近40万扬州人受益 今年新增养老金7月底前补发到位
开阔视野 收获经验 转变观念 提振信心 我市组织农业战线干部深入牡丹江东宁市学习考察黑木耳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7000“新农人”成为监利乡村生力军
潍坊市水利局关于调整取水许可审批权限的通知
太原首届农家美食节在青龙古镇隆重举行
下水管破裂污水渗入水源地 太阳村用水告急
2018年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