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东营市2018年 东亚飞蝗防控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治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挥部成员单位:
  现将《东营市2018年东亚飞蝗防控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切实控制东亚飞蝗发生危害。
                                                                                                                          
                                                东营市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治与
                              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挥部
                                 2018年5月24日
东营市2018年东亚飞蝗防控工作意见
   东亚飞蝗是具有突发性、迁移性和毁灭性发生特点的重要农业害虫。蝗灾是我市农业生产重大生物灾害之一,蝗虫防治是我市一项长期防灾减灾战略性任务。为及时有效地控制东亚飞蝗发生危害,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特制定东营市2018年东亚飞蝗防控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防治策略
 (一)指导思想
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治蝗指导思想,坚持“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以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为宗旨,以蝗虫“不起飞、不扩散、不成灾”为目标,因地因时制宜,分类指导,科学防治,提高蝗虫防控综合效益,实现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二)防治策略
治蝗工作继续贯彻“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治蝗工作方针和“狠治夏蝗,控制秋蝗”的防治策略。在防治方式上继续坚持飞机防治与地面防治相结合,专业防治与群众防治相结合,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扩大生物防治面积和生态控制覆盖率,逐步加大蝗区生态改造力度,提高蝗灾治理科技水平,促进蝗虫灾害的可持续治理。
  二、发生形势和防治任务
根据去年秋残蝗基数、蝗卵越冬情况、蝗区水文条件及生态环境、结合春夏季气候因子以及实地调查情况综合分析,预测今年我市东亚飞蝗夏蝗为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70万亩左右,达标防治面积50万亩左右。主要依据:去年秋残蝗面积较常年偏小,但基数偏高。各县区于2017年9月10日~9月26日进行秋残蝗普查,普查面积160万亩, 残蝗面积52万亩 (2017年秋残面积110万亩),平均密度7.8头/ 亩(2017年平均密度13.2头/ 亩),最高密度点为25头/亩。其中每亩6~10头的50万亩,11~30头的2万亩。据气象部门预测,5月下旬到6月上旬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总体气象因子无对蝗卵孵化和蝗蝻出土无明显不利影响。越冬卵密度较常年略偏低。截止4月18日挖卵调查,重点蝗区平均蝗卵密度0.43粒/ m2,最高点块蝗卵密度81粒/ m2,平均蝗卵密度低于去年。
根据我市夏蝗发生面积和防治指标要求,2018年需要防治东亚飞蝗50万亩次,其中,地面防治30万亩,飞机防治夏蝗20万亩。河口、垦利等发生较重的蝗区,为重点防治区,实行飞机防治和地面防治相结合,迅速控制蝗虫危害蔓延。一般发生的蝗区,组织地面防治,实行治蝗应急专业化防治与群众防治相结合,结合开展农田病虫害防治兼治东亚飞蝗,扩大防治范围,防止蝗虫扩散;同时,加强对其它宜蝗环境监控,发现蝗情立即扑灭,以防成灾。总体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将蝗虫密度控制到最低水平,实现东亚飞蝗“不起飞,不成灾”控制目标。
  三、进度安排
 (一)蝗情监测。5月上旬开展夏蝗出土调查,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展二次蝗情拉网普查,利用gps查明蝗虫发生范围和重点防治区域,确定最佳防治时期。7月初调查夏残蝗。7月下旬开展秋蝗蝗情调查。8月底调查秋残蝗。
(二)人员、物资准备。5月底前,市县两级要对全部治蝗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达到熟练操作、科学实施防治的水平。市县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 5月中旬采购治蝗农药、药械,对原有治蝗药械进行维修,确保5月底前各种治蝗物资到位。5月下旬确定飞防区域范围,制订飞防计划。 6月上旬完成治蝗各项准备工作。
(三)防治进度。6月中旬初夏蝗防治全面展开,7月初全面完成夏蝗防治任务。7月中旬做好夏蝗扫残和秋蝗发生动态监测。8月中下旬全面开展秋蝗防治,并进行秋蝗扫残工作,9月上中旬全面完成2018年东亚飞蝗防治工作。
四、技术措施
(一)生态控制技术
推广生物多样性控制技术,改造蝗虫孳生地,压缩发生面积,抑制蝗虫发生。加大东亚飞蝗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力度,限制化学农药使用。
(二)生物防治技术
密度在0.5头/m2以下的中低密度发生区、湖库水源区和自然保护区,重点实施生物防治。使用绿僵菌、微孢子虫、苦参碱、印楝素等微生物制剂或植物源农药防治蝗虫。
(三)化学防治技术
防治指标为0.5头/m2,防治适期为3龄盛期;密度在5头/m2以上的中高密度发生区,重点实施化学防治。可选用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防治。
(四)开展东亚飞蝗蝗区勘测工作
为进一步掌握我市蝗区现状,更有针对性地稳定控制蝗害,2018年开展东亚飞蝗滋生区、重发区及宜蝗区数字化蝗区勘测。勘测工作主要包括蝗区勘界、蝗区生态调查、禾敌资源调查、历史数据整理、以及蝗区数字化管理等内容。通过勘测,澄清蝗区现状,明确蝗区生态,理清近30年来蝗区演变情况,并总结治蝗成果及改治经验,提出今后稳定控制蝗害规划。
(五)大力推行统防统治
在集中连片面积低于500hm2的区域,可组织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使用大型施药器械开展统一防治,最好使用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在芦苇、玉米等高秆作物田以及发生环境复杂区,可采用烟雾机防治,防治时间应选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在集中连片面积大于500hm2以上的区域,可选用大型飞机,采用gps飞机导航精准施药技术,采取隔带式防治;发生面积较小,或呈岛屿式分布时,可选用直升机、植保无人机,采用超低量喷雾技术进行防治。东亚飞蝗重发区域,由省植物保护总站统一组织开展大规模飞机防治。
  五、保障工作
 (一)信息保障
坚持蝗情监测报告制度,做到蝗情准确、信息及时。各级治蝗专业技术人员和查蝗员必须坚守岗位,按有关要求,认真搞好蝗情系统调查和预测预报工作,真正做到准确、快速、超前,发现一片,查清一片,控制一片。各级农业部门都要明确专人负责蝗情调度,公布蝗情调度专用电话,每周逐级上报蝗虫发生动态和防治工作进展,治蝗关键时期实行24小时值班,重大情况随时上报。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准确掌握蝗情的基础上,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汇报,当好领导参谋,争取治蝗工作的主动权。
(二)组织保障
实行治蝗行政领导负责制,做到组织领导、查治队伍、责任落实全到位。要进一步充实完善各级农业重大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或治蝗指挥部(领导小组),政府分管领导要亲自挂帅,各有关部门密切分工协作。签定责任状,层层分解责任、落实任务。要健全蝗虫监测、防治体系,按4-5万亩一名长期查蝗员,每万亩一名临时查蝗员的要求组建蝗虫监测队伍,按蝗情侦查规定的要求,做到统一组织,统一侦查,进行规范化调查,及时掌握蝗情,发布预报。各有蝗县区都要建立地面应急防治队伍,配备大中型机械,并对所有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增强地面防治能力,确保查治蝗队伍战斗力。治蝗关键时期,各级农业部门要派人员深入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确保防治质量,杜绝漏查、漏治现象发生。
(三)技术保障
坚持应急防治预案制度,做到响应及时、防治科学。开展蝗区数字化勘查,逐步实现蝗虫发生、防治、指挥调度、监督等信息数据化、网络化、可视化。各县区根据当地蝗虫发生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防治技术方案,分类指导,科学防治。要科学划分生态控制区与应急防治区域,应急防治要确定飞机防治区域和地面应急防治区域;地面应急防治区域要确定重点防治区域,普遍防治区域和一般挑治区域,加大中低密度蝗区生态改造力度,扩大生物防治面积,提高蝗灾治理科技水平,逐步实现持续稳定控制蝗害。
(四)物资保障
按照“突出重点、适当集中、确保效果”的原则,因地制宜细化资金安排,确保财政农业防灾救灾(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资金使用成效。各级要按照国家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蝗虫灾害治理工作的意见》(农农发〔2002〕6号)的要求,把蝗虫防治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根据需要提供经费保障,保证治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要根据防治任务需要,提前做好治蝗物资釆购和器械维修,确保所有治蝗物资在5月底以前全部到达治蝗一线。
(五)安全保障
东亚飞蝗防治动用人力、物力多,作业范围广,安全隐患大,各地要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加强指导协调,提前排查安全隐患,制定相关安全措施和安全作业方案,督促有关各方落实飞机治蝗等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台州11项 “浙江制造”标准获批立项
“2018年度政法人物”报道评选活动启幕
诸暨“辣妈”直播手工改造闲置衣物,半年吸粉8万多
扬剧经典与数字电影完美融合 4K电影《衣冠风流》首映
市商务局:淮北市召开开放发展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二季度工作调度会议
关于印发《东营市2018年 东亚飞蝗防控工作意见》的通知
区农业局扎实推进畜禽散养专项整治工作
C罗强奸案最新回应,律师:媒体的相关文件属捏造篡改
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廉政工作会议
集思广益改进占道围挡管理交警邀请市民、网友为围挡管理建言献策
濠江区召开全区海洋与渔业“净海2018”专项执法行动工作会议
“青岛叙事·小港”预告|在共享空间邂逅一场城市画展
总书记心里装着咱老乡
扶贫日·含山在行动——含山县“四大行动”助推秋季攻势
我市安全生产积极对标上海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演练
陈明捷到大石街调研黑臭河涌整治工作
沈阳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今晚登场 市民们 云飏阁约起来吧
蒋文红主持召开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工作会
一“诚”天下无难事(人民论坛)
五莲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首月“开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