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院士石钟慈回宁波祭祖:没有父母就没有我的今天

  清明时节,宁波市民纷纷扫墓踏青,为祖辈献上一份缅怀。不少在外地的宁波籍游子,也犹如归巢的鸟儿,踏上了回乡祭祖之路。蜚声中外的计算机数学家石钟慈就是其中一位,今年85岁的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浙江万里学院名誉校长。
  从18岁高中毕业离家求学起,石院士已做了近70年的游子。虽然长期居住在北京,但他几乎每年都回乡祭祖,遇到老乡必说宁波话,这份对故乡的浓浓赤子之情,从没有丢失过。
  近日,记者来到万里学院教职员公寓,拜访专程前来扫墓祭祖的石钟慈院士,听他讲述对亲人的无限缅怀,以及那份浓得化不开的家乡情结。
  年年清明,他都回鄞州五乡缅怀父母
  “我出生在鄞州姜山石家村,从小喜欢读书,成绩也不错,但家里比较穷,有时交不上学费。但我父母从没让我辍学,而是想方设法筹集学费供我上学,这让我很感恩。”在较为简朴的教师公寓里,石院士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姜山一带是著名的进士村,有让子女读书的传统,他的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父亲偶尔做些小生意,父亲原本也想过让他去上海学生意,但和母亲商量后觉得,更希望家里出个读书人,于是就全力支持他发展学业。
  1948年,他考入十分难考的宁波省公立中学。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光荣称号……在石院士看来,这一路走来,首先要感谢的父母,没有父母当初对他发展学业的支持,就没有他今天的成绩。
(石院士夫妇)
  上世纪60年代,他所敬爱的父母溘然长逝,双亲离世至今50多年时间里,石院士几乎年年清明节回鄞州五乡扫墓,缅怀双亲的同时,也缅怀他那两位早年给他的学业发展提供过帮助的教职员表姐。
  每年回乡祭祖,他都会要求自己的一对子女一同前往,虽然他们曾长期在美国高校工作,但石院士始终让他们牢记自己是宁波人,根在鄞州姜山。在石院士耳濡目染下,他们对宁波老家有了份特殊的感情,只要时间允许,年年都会跟着父母回来祭祖。
  牵挂家乡教育发展,一有机会就推介宁波
  清明节对于石院士来说,不仅是缅怀祖辈的日子,更是表达故乡情的时刻。每次回来,他都会回姜山石家村走走看看,拜访下小学时的老师,会会老友们。令他欣喜的是,每次回到石家村,总会有10多个乡亲安排好茶叙等活动,迎接这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
  “石家村乡亲们建了一个微信群,我们经常在群里和乡亲们互动,每次回去前还会饶有兴致地和他们讨论安排哪些活动,感觉非常亲切。”石院士的太太施老师告诉记者,她是福建人,现在每年都会跟随石院士回鄞州祭祖探友,乡亲们的热情深深感染了她,让她感觉自己已是半个宁波人了。
(20世纪80年代,华罗庚和石钟慈(右一)合影。资料图)
  故乡张开双臂热情地迎接这位院士游子,石院士也知恩图报,长年关心支持着家乡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积极参与“院士故乡行”等活动,经常回宁波各地考察。本着为家乡教育事业做些事的心愿,2005年,石院士受聘成为浙江万里学院校长,2015年,因年龄关系卸任校长,担任名誉校长。
  担任万里学院校长的十年期间,他积极向外界推介宁波,在国内参加各类高端学术会议,去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参加学术论坛时,石院士一有机会就会向与会嘉宾介绍宁波,邀请年轻学者来宁波高校发展,碰到宁波籍同行,他就会直接蹦出“石骨铁硬”的宁波话,一表他浓浓的乡情。
  现今,耄耋之年的石院士想继续为家乡教育发展做事,他打算继续向自己的学生和朋友推介宁波,以吸引更多高端教育人才前来落户,“宁波是中国著名的院士之乡,宁波籍两院院士有100多位,作为其中一员,我有责任为家的教育发展做点事,也期望能和其他院士们携手,在各个领域为宁波的发展贡献心力。”石院士深情地说。(记者 刘挺)

潞村古村“瞄准”省级旅游度假区
停电信息
恩施州农业局“尖刀班”加强作风建设
三亚启动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
弘扬“岭东雄郡”雄武气魄 彰显千年古城精神底蕴
85岁院士石钟慈回宁波祭祖:没有父母就没有我的今天
周口中院送法进校园护航青少年
本市多角度加强和规范投资审计
省卫计委督导组来我市督导检查
雅安市文化馆成功举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文化惠民”——上里“五家文化”拓片、书画创作作品展
市政务办前往上海调研政府热线与网格化管理工作
湖州市休闲旅游项目“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低效用地认定标准和处置办法
“一张图”服务企业 太仓创新创业推进月启动
小便宜贪不得!岳阳工商部门查处63桶假冒“立邦”油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来沪调研缺陷消费品召回工作
寿阳县 富家沟的玉露香梨熟了
《武汉印象·2017》出版 聚焦城市大事和市民幸福
甘溪小学:十年了,与苏州的缘分一直没有断
如何处理与室友的摩擦?2018浙大“三位一体”面试题目考“情商”
桐城市新安初级中学私设“小金库”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