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出生,开封市人。1977年从部队转业至开封计算技术研究所任二室副主任,1984年任开封市科委总工办主任,1989年任开封市科委总工程师,连续担任河南省第八、九、十、十一届人大代表。
我1977年从部队转业走上工作岗位直至2002年退休,经历了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开封市科技界的改革浪潮,见证了我市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使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得到释放的大胆探索。
过去长期以来,我国地方科技管理工作基本沿用了一套封闭的行政管理办法。作为地方科学技术综合职能部门的科委,主要从行使权力的方便出发,不讲求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对经济效益考虑不够,综合调节职能也发挥得不够,从而削弱了对宏观经济的有效管理。
1983年,开封地区撤销,开封地市合并。新成立的开封市科委迎来了3位新领导,组成了新的领导班子。当年全国提出科技体制改革,这3位领导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当时的改革方案是要成立总工程师办公室(简称总工办),1984年就由我担任总工办主任。总工办成立后,科委的运行机制是既行使政府职能又按经济规律办事,行使经济管理的“双轨制”。总工程师和总工办是科委业务主任和综合计划科、科技管理科两个执行机构之间的综合协调机构,是业务主任领导科技工作的参谋。除了协调科技管理与科研计划工作外,还要协调科技开发工作、科技情报工作,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做好科技发展预测系统分析,提出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政策与法规,运筹全市科技体制改革事宜。此外,还要开展“软科学”的研究,兼做市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办事机构。
1984年,开封市科委推出了一个大的改革方案,科技管理上的改革由项目管理改为经济管理,用经济手段、价值规律、市场机制来推动,这在当时还是很超前的。项目管理采取合同制、承包制、公证制、招标制。特别是公证制,我们是在全国第一个提出的,得到了国家科委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过去是把市政府给的科研经费往下面一分便了;现在为使有限的经费发挥出更大作用,我们将过去科技经费“大锅分饭”无偿使用作法改为遵照经济规律有偿使用,将科技经费有偿回收部分归入当地的科技发展基金,与来年划拨的科技经费一起使用。实践中,科研经费回收往往难办,解决的办法就是依法办事。科委与有关方面签订科研项目专项合同,这种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签约各方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每一方都有权利和义务。为将合同置于社会保证之下,我们请公证部门进行公证。科研合同一经公证,便有法律合同身份。公证部门运用法律手段调节,以保证科技合同顺利履行,公证费用从科委回收费中支出。1984年6月8日,国家科委办公厅编的《科技工作情况》以《开封市公证处一年实践表明实行科研合同公证效果好》肯定了开封市科委实行科研合同公证的改革。1984年7月13日,《科技工作情况》专门介绍了开封市科委实行科研合同公证的作法。1986年5月27日,《河南日报》以《科技经费有偿使用》为题进行报道,对这项改革予以肯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激发了亿万农民劳动致富的热情,使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从而使农村普遍产生了对科学的需求和渴望。顺应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中国的一句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名其为“星火计划”。寓意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1986年初,国家批准实施这项计划,宗旨是把先进适用的技术引向农村,引导亿万农民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引导乡镇企业的科技进步,促进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星火计划”的提出为地方科委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地市一级的科技部门主要工作是经济振兴,把科技成果推向农村、推向乡镇企业,使本地区的农村经济振兴起来。就怎么抓好开封的“星火计划”,经过多次研究,1986年,我们根据国家科委实施的“星火计划”原则,结合本市“七五”期间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科技纲要,逐渐谋划了以“2468”工程为主干的开封市“星火计划”。“2468”工程就是在“七五”期间,要在市属五县和郊区建成20个乡镇企业示范点,培训4000名农村知识青年和乡镇企业骨干,形成6个乡镇企业群落,完成8套工程技术系统,旨在把现代科学技术的火花引向我市农村、引向乡镇企业,逐步形成燎原之势,大力推动开封农村经济振兴。报到国家科委后,国家科委非常重视,1986年4月2日,国家科委办公厅编的《科技工作情况》以《开封市形成以“2468”工程为主干的“星火计划”》为题向全国转发了开封市的“星火计划”,天津、河北全国各地来开封学习、打电话要资料的很多,我们还在省里的大会上宣讲。1986年4月8日,《开封日报》刊发了我采写的《形成燎原之势 振兴乡镇经济 以“2468”工程为主的“星火计划”已拟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主办的《理论学习》1986年第7期发表了朱凤山、邵庆国和我合写的《制定“星火计划”之我见》。1986年8月26日,《河南日报》发表了我写的文章《着眼全局落实“星火计划”》。1986年9月22日,河南省科委主办的《河南“星火计划”工作简讯》第6期报道了开封“星火计划”的工作经验。1986年11月21日,《中国科技报》也报道了开封“星火计划”的工作经验。
1989年1月9日,我根据开封的“星火计划”实施情况和国家的要求写了动态性分析文章《“星火计划”微观实施中的十个问题》,在国家科委科技政策局、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办的《内部讨论》第3期上发表,引起了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关注和批示:“请(蒋)民宽、(张)尔可同志注意尹志国同志所提出的十个问题,特别是第3、第8个问题。”1989年4月26日,河南省委书记杨析综也作出批示:“请科委与国家科委联系,看他们议定了什么意见,结合我省实际,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把‘星火计划’的实施抓得更好。”为此,国家科委专门召开了一次全国性会议。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经过40年来坚持不懈深化改革,开封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助推了开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振兴。我相信,随着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助推开封跨越发展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讲述人尹志国 全媒体记者刘洋整理
争做文明先行者莫当可耻“跨栏人”
知商务礼仪 树城投形象市城投公司举办专题培训
市领导看望慰问新闻媒体
坑!三个月前预定的国庆期间酒店因涨价被取消马蜂窝:正处理
创新党建 促进楼宇经济发展
开封改革开放40周年百人口述史:不断推进的开封科技体制改革
广澳港区吞吐量创单月新高
两岸青年共赴“回家”之约
我市“七五”普法中期工作接受省督导检查 刘会英出席汇报会
我市春节期间社会治安稳定
副省长金育辉在我市调研:加快项目建设 早建成早见效
道德信贷为“好人卡”充值
[双创双修]景市场监管局开展党员志愿服务
越秀区代表队在第六届广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喜获佳绩
余干严查快办干部作风顽疾
宁德市妇女儿童工作成效显著 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超4成
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召开
贵阳市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兰州交警解读六种允许掉头和“六种禁止掉头交通行为
市质监局局长殷宏斌主持召开市安全生产巡查动员汇报会